林國鴻 文闊
摘 要:基于國際政治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及改革創新過程中應更注重對于大學生國防安全意識的培養,為我國國防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力量。基于我國高校國防安全教育的現狀,高校國防教育應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國防教育活動對于國防事業發展、民族精神建立及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有著積極且重要的意義。因此,應深刻肯定國防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深化高校國防教育的改革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路徑的研究
1 當前新國家安全形勢的特點
2014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尤其指出國家安全是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 11 種安全構成的國家安全體系。“總體國家安全觀”凸顯了當前人類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征,豐富了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高度概括總結了我國面臨的新國家安全形勢的特點和趨勢。
1.1國際體系和利益格局劇烈變化,傳統國家安全形勢日趨復雜
當前的國際體系和秩序是由美國主導,主體框架通過二戰與冷戰兩個基本歷史階段塑造而成。美國以維持和鞏固世界霸權地位作為其首要的戰略目標,遏制并破壞任何新興國家的崛起。美國發布的每一份國家安全戰略都明確設定了其全球戰略目標,即維持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防范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進入21 世紀以來,中國的崛起對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和利益格局造成了巨大沖擊。美國采用各種方式企圖維護原有的戰略霸權,不斷給中國制造困境遏制中國的發展進程。美國在軍事上組建圍堵中國的軍事聯盟,在政治上扶持反華勢力破壞我國穩定團結的局面,在經濟上實行封鎖和貿易打擊政策阻滯中國發展。中國從戰略層面將面臨更加嚴峻和復雜的國際安全形勢,承受更大的國際安全壓力。
1.2非傳統安全問題來源因素日益增多,表現形勢更加多樣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在對外貿易高速增長的同時,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影響經濟持續穩定運行的外源因素不斷增多,經濟安全問題日益顯現,如傳統優勢產業出現滑坡,大量中小型外貿加工企業的虧損、倒閉會加劇嚴峻的失業形勢;境外投機金融資本惡意操縱中國金融市場,制造出中國經濟惡化的負面風潮,引發并加劇資本持續性外流、外逃問題,嚴重威脅到中國的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這些不確定外部因素對國家安全產生了復雜影響,中國經濟正面臨“中等收入陷阱風險”的挑戰。
2 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的創新路徑
2.1明確高校國防教育的理念
要找到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的創新路徑,應積極明確高校國防教育的基本理念及主要目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中明確規定,國防教育是增強公民國防意識、培養公民國防能力的重要教育途徑,是構建國家國防事業的基礎內容[3]。首先,高校應針對國防教育的功能進行明確的認識,對高校的國防教育進行準確的定位。其次,高等院校應堅持將開展國防教育的目的與服務國防事業發展相結合,在全面認識國防教育的功能的基礎上,將國防教育的主要目標放在服務國防安全上。基于國家安全角度分析國防安全的重要性,將責任意識結合至國防教育的具體教學中。最后,高校應將愛國主義精神培養作為國防教育的基本理念指引,借助國防教育活動培養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2.2豐富高校國防教育的內容
高等院校應不斷整合教學資源,通過豐富國防教育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熱情。首先,高校國防教育的內容設定不僅應涉及宏觀層面,同時還應基于微觀層面科學地規劃國防教育內容,基于學生每個學習階段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及評價指標,通過宏觀教學與微觀教育的結合,在軍訓內容與軍事理論維度上進行結合,保證每個國防教育模塊內容能夠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及豐富性。其次,國防教育的內容中應增設軍事科目訓練及體能訓練,實現嚴格軍事化與日常教育化的緊密結合,培養大學生不畏艱險的意志品質。高校的軍事理論也應堅持與時俱進,向學生展示國家最新的軍隊建設成果,加深學生對于軍事現代化、信息化的了解程度,激發大學生參與國家安全保衛工作的熱情及信心。
2.3創新高校國防教育的方式
應積極探索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的創新路徑,高等院校應積極改善國防教育的方式及手段。首先,高校應加強與部隊的合作,借調部隊中的官兵對學生開展專業性的軍訓活動,其中主要結合方向為與部隊征兵結合、與部隊裝備結合及與部隊文化結合。高校可增強學生參軍入伍的意識,組織學生參觀、了解現代化的武器裝備,激發學生的興趣及熱情。高校可定期開展具有軍事特色的文化活動,在完成國防教育的同時,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高校應堅持實戰訓練與理論講解相結合,將日常的軍事訓練與國防理論教育課程聯系起來,增強國防教育的針對性及實效性,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活動內化吸收。例如,高校可定期組織學生參觀軍隊,幫助學生感受軍事裝備的性能及特點。
2.4改革高校國防教育的形式
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組織形式的創新,首先,應分清國防教育的職責,理順國防教育的關系。高校教育工作者應重視軍訓工作的有效開展,借助軍訓工作與國防教育相結合,承訓部隊應摒除功利性的思想,認識到大學生軍訓工作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后備力量,保證承訓軍官的訓練態度,為大學生做好參軍衛國的積極榜樣。其次,高等院校應重視國防教育的基本保障,加大對于國防教育的資金投入及人力投入。普通高等院校可將軍訓費納入學校的經費項目中,通過與各級政府的協調及時撥付大學生的軍訓經費,確保高校軍訓工作及國防安全教育工作順利開展。與此同時,高校應完善學生訓練場地及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建設,通過對基地建設及教學設施的投、入完善,切實提高高校國防教育的質量及水平。
參考文獻
[1]金文義.談大學生國防教育課實踐教學[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7,19(06):109-110.
[2]劉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高校國防教育的著力點[J].教育教學論壇,2017(45):256-257.
[3]花樹洋,王麗梅,任重威.大學生國防教育中的輔導員角色擔當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7(11):337.
[4]秦瑞蘋.論高校國防教育與忠誠素質教育的相互關系[J].現代交際,2017(2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