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英
摘 要:林木種苗是開展植樹造林工作重要基礎保障。隨著國家對林業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種苗發展也被提上重要日程,要充分認識林木種苗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本文就林木種苗資源管理發展建議展開探討。
關鍵詞:林木種苗;資源管理;發展建議
1 自然條件
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地理座標:北緯36°57′~39°35′,東經107°28′~111°,轄1區11縣、總土地面積43 578km2,總人口382.12萬,其中農業人口303.57萬人。(1)地貌 。分為三大類即西北部風沙草灘區地貌、中南部河川區地貌和東南部丘陵溝壑區地貌。(2)水文。榆林市水系有內流及外流兩類,是陜西省唯一具有內流水系及內陸湖泊的地區。(3)氣候。榆林市屬暖溫帶至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差較大,無霜期150d左右,年平均氣溫8℃,年平均降水400mm左右。氣象災害較多,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早、霜凍、暴雨、大風、冰雹等災害發生,尤以干旱、冰雹和霜凍危害嚴重,大風主要危及北部風沙區。(4)土壤。榆林市土壤有13個土類,26個亞類,51個土屬,168個土種。其中黃綿土3 188.4萬畝,占49.5%;風沙土1 760.5萬畝,占 27.3%。土壤流失類型主要包括風蝕、水蝕。
2 林木種苗資源管理發展建議
2.1標準化發展
標準化發展要求林木種苗需具備高質量且其具體發展行為必須要嚴格、規范。將林木種苗做到高標準發展,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林業產業發展水平,同時,這也是保證我國林業產業化穩定發展的最有效措施。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大林木種苗標準化建設力度,將其工作加快落到實處,完善現階段標準化建設體系、林木質量標準化體系。同時,結合當地生態發展實際情況和林業產業發展需求,采取相應發展策略,進而加快標準化發展進程。與此同時,也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采標率,真正做到高標準設計、高標準制定、高標準實施,縮短與國際化標準的距離,真正實現與時俱進,實現標準化發展,并在滿足新時代林業發展需求基礎上,促進我國林業穩定發展。
2.2完善種苗管理機構
組織機構的合法性是林木種苗站行使職責權力的基本保障。為滿足林木種苗監督管理,實現林木種苗管理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和信息化,有效發揮各級林木種苗管理機構的作用,林木種苗管理機構的建設應該包括組織機構、人才隊伍、基礎設施與設備、制度體系、技術體系、種苗供給保障能力等方面。建議將林木種苗管理機構納入行政編制體系,依據上級機構設置相應的職能管理部門,配置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促進林木種苗管理工作有效運行。
2.3規范林木種苗的生產經營
在進行林木種苗生產經營時,種苗生產經營各部門都必須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并根據其要求,完善本產業各項制度,為今后林木種苗生產經營穩定發展提供有利條件,使其加快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的生產經營模式。要加大建設力度,保證各建設基地都能夠達到健全狀態,其中需要建設的基地包括:林木良種繁育中心、采種基地等,并且要將合資、租賃、兼并等形式結合到實際建設發展中,進而在當地建立一批符合其發展需求的育種苗圃,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要積極帶動集體或者個體參與到建設活動中,最終實現主導苗圃與分散苗圃共同發展的目的,保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大大提高兩者的經濟效益,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發展進步,為建立長期穩定良種供應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保障,使其生產經營基地既具有當地特色,同時又具有專業化、區域化等特點,進一步促進綠化的和諧穩定發展。
2.4建設良種基地
首先要要結合本地實際,科學編制林木良種基地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相關檔案資料,嚴格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同時強化科技支撐,開展技術攻關,切實提高良種基地的建設與管理水平,從而提高良種產量和質量,在繼續做好主要造林樹種良種選育的基礎上,根據生態環境建設需要,開展新品種選育研究,特別是加強抗性強、特種用途樹種和能促進林農增收致富樹種的選育和推廣。
2.5增強專業技術能力
林木種苗管理機構是林木種苗科學技術管理、儲備、推廣應用與宣傳的技術支撐與服務型部門。切實加強種苗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資源儲備、培養和任用非常重要,是林木種苗機構構建完善管理體制的基本內容。林木種苗科技創新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是林木種苗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也是管理機構提升行業管理能力,加強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按照“科技興種、人才強種”戰略要求,要在崗位設置和人才引進上加大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增強林木種苗機構對種質資源調查收集、良種選育、成果轉化、推廣與技術培訓等方面的工作,保證林木種苗工作的科學、專業和與時俱進。
2.6保持優質林木種苗資源的協調發展
保持優質林木種苗資源的協調發展是一項長久項目,所以,要想做好此項目需將工作重心傾向于保護林木種質資源層面上,并嚴格遵循“統一規劃、和諧發展”原則,同時,工作人員必須要清晰掌握當地優質林木種苗資源實際情況,這樣才能夠保證后續工作得到順利開展。除此之外,需結合林業產業發展要求以及實際發展情況科學合理制定發展目標、發展方向以及發展的具體步驟,其中,重點發展內容包括:瀕危物種、鄉土物種等等,在實際開展工作中,要做到有針對性,并根據針對內容采取相應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策略,給林業種苗轉向良性化發展做出良好鋪墊,使得保持長期穩定發展。
2.7配套業務設施設備
為了各級林木種苗管理機構職能的高效運行和實施,必須要有固定、統一、規范化的辦公場所和各類配套設施設備,也是各級種苗管理機構加強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主要設施包括辦公、檢驗檢測、加工貯藏、檔案、種苗保存、信息網絡等設施,相應的設施需要配備主要儀器以及野外調查、通訊、交通等設備。省級種苗機構應建立專業化水平較強的種子、苗木檢驗室、種苗儲藏庫等;市級、縣級種苗站應配置必要的檢驗、標本、檔案設施設備。縣級以上林業種苗機構至少應配置1輛檢驗執法特種車,統一標識,規范管理和使用制度。加強林木種苗信息化建設,市級或林業重點縣可建立獨立運行的林木種苗網站,其他縣級單位至少應有林木種苗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