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烜銘
摘 要:網絡媒體這一新興媒體,被人們稱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網絡媒體因其互聯網載體而帶給他的優勢,也是前三位媒體不可達到的。網絡媒體及信息量大,要送速度快,信息即時又不限于載體的特點為人們所追捧,發展的非常迅速。本文就從網絡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理念的突破為著力點,進行研究分析,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網絡新聞;傳統新聞;理念的突破
0 引言
網絡新聞傳播的即時性交互性,信息廣度多元化,小眾化多媒體的方式讓網絡新聞受到了人們的追捧,特別是年輕人的喜愛。而在網絡新聞傳播的參與度上,幾乎是人人可為,已經不再獨立于主流媒體的壟斷。網絡媒體新聞在打破傳統新聞傳播下的界限和限制,確立了當今互聯網發達的大環境中一些新的傳播理念。
1 打破了新聞傳播的區域界限
網絡新聞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新聞傳播的界限。就新聞的價值來說,它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性的,新聞本身的價值要根據受眾和新聞內容的區域、社會背景、社會階層等等的原因來決定。而網絡新聞的傳播不管在傳播的過程中還是受眾群體上,都已經不再有區域界限。一個新聞在網絡上的傳播往往是全球性的,無限的成為了全球范圍內傳播的新聞。網絡的呈現將單個人真正推到了全世界媒介面前,完成了人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個人化,人與人之間的天文間隔概念由于信息的自在高速流通越來越變得含糊。麥克魯漢在幾十年前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正由理想變成理想。
2 打破了新聞發布的時間界限
網絡新聞媒體能夠自由的掌控發布信息的時間,讓時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會并存于同一個新聞網站中,并且由于網絡載體提供的自由,新聞的發布無需傳統新聞媒體發布新聞時的大量準備工作。新聞本身的價值因為速度不同也會有不同,新聞報導的速度越快,新聞價值越高反之新聞就會貶值,而且沒有人回去閱讀。所以網絡新聞把及時性這一根本要素進行了價值體現,而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較最大限度可以滿足新聞報道即時性的這一根本需求,網絡新聞的及時性從本身上就有著自己的優勢。以往的新聞媒體,因期刊限制、時段限制和刊幅限制,往往讓新聞有了各種各樣的界線,媒體不管是在發布前還是發布后,都有著非常靈活的特點。發布前媒體工作者們可以及時發布訊息,并且拋出了很多不必要的準備工作,在發布后媒體工作者們也可以對已經發布的新聞進行修改。這種靈敏靈活的操作方式,讓網絡媒體這樣的非線性的編輯優勢,在當下的社會當中成為了主流,并且網絡媒體還能夠將文字文本、圖像文本、聲音影像等等進行得心應手的綜合編輯,能夠隨意的調整文本的長度,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非常便于現場的溝通和編輯。
3 打破了新聞傳播方式的界線
在以往新聞媒體的傳播方式當中,影像文本文字往往是不能夠在同一個載體當中進行表現的。而當下的網絡媒體的新聞當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篇新聞稿當中穿插的圖片文字甚至視頻,都可以在一起表現,這就讓網絡新聞媒體打破了新聞傳播方式的界限。能夠讓受眾在平面當中得到他們想得到的不同媒體不同信息源以及不同觀念的信息。網絡媒體集中并綜合了這幾種傳播方式,受眾在網絡上能夠從多角度、多層次、最大限度地理解一個新聞事實包含的信息。
4 打破了傳者受者關系的界線
此外網絡新聞媒體的傳播,也打破了傳播者和受眾關系的界限。在以往的新聞傳播當中,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區別是非常明顯的,媒體在進行新聞發布時,受眾沒有反映反饋的渠道,也不能夠進行實時的交流和評論。而在當下的網絡新聞媒體傳播的過程當中,突破了傳統的新聞,媒體傳播當中受眾被動接受的局面,傳播者和受眾站到了同樣的位置上。例如在生活當中,受眾經常能通過一些客戶端、公眾號等等,來實時的對新聞進行評論和討論,但是有的人可以通過自己來成立一個自媒體,宣傳自己想宣傳的信息和新聞。這就讓受眾和傳播的角色經歷了多次的轉變,在受眾進行對新聞的理解中也產生了觀念上的轉變,但是以往只對新聞進行接受的情況。
傳播者和接受者關系界限的打破,這不管是在對傳播者自身價值觀導向,還是接受者在對新聞信息進行理解的過程當中都有著不同的改變。這樣的模糊讓新聞的真實性有了大眾自己的理解,而受眾對于新聞信息的參與,也讓新聞的輿論導向有了新生的巨大力量。
5 結語
以上種種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打破,實踐上表現出網絡新聞傳播最實質的特性,那就是開放、自在。正是開放、自在賦予網絡傳播以即時性、交互性、海量性、多元化、小眾化、多媒體方式、超文本構造等眾多特性。但是網絡媒體公信力的構成,并非由于絕對開放自在,或是濫用這些特性而停止的毫無限制的打破界線。網絡媒體是在合理發揮這些特性的同時,依托網絡媒體的記者、編輯本身的努力,以人民的利益為重,才敢取信于受眾,逐漸樹立起本人的聲威。因而,“開放、自在,以人為本”是網絡新聞編輯的中心理念。只要據守這一理念,網絡新聞才能既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特征、不同散布的各類受眾的多樣、動態、個性化的需求,又能根絕虛假、泄密、侵權、色情、暴力等新聞的眾多,到達新聞自在的理想境地。
參考文獻
[1]李彬.網絡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編輯理念的突破[J].西部廣播電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