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風險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最為重要的風險。在市場經濟時代,現代國有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如何規避和防控財務風險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有企業在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類型的財務風險,只有通過提升企業財務風險防控機制和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才能有效防控風險。本文基于財務風險視角下重點分析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結合國有企業財務工作管理現狀,提出改革創新策略,以期為國有企業財務風險防控體系的建立提出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風險:風險防控機制:管理模式:優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有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如何通過構建科學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來有效防控財務風險,成為現代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心。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加大,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正朝著以追求質量和穩定的方向轉變。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對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重要作用。國企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計劃經濟模式下傳統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以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為此,須對其結構和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改革,才能夠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現階段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及運行現狀分析
(一)國有企業的經濟資產流動性不強
現階段,國有企業的融資模式和渠道主要借助債務融資,通過債務融資能夠促進國有企業的經濟需求得到滿足,以此推動國有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得以逐一落實和貫徹。而在進行債務融資后,企業需要保證擁有足夠的資產和現金能夠償還即將到期的債務和利息,才能保證國有企業在合乎法律的條件下完成融資。但是,如果遇到市場經濟疲軟、企業自身的經濟運行狀況不良,加之國有企業自身的資金流動性較弱,沒有基本的變現能力,缺乏投資項目。這樣就會導致,國有企業到融資到償還日期時,不能夠及時進行債務償還,延長企業經濟周轉時期,加重企業的潛在財務危機,促使國有企業陷入自身的債務危機、官司風波,最終會出現惡性循環影響國有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秩序。
(二)企業對外的經濟投資失敗
國有企業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力量之源,企業生產經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大量的經濟利益,基于這樣的發展理念,國有企業領導者以及財務管理人員就需要不斷利用當前的資金對其他項目進行投資,以獲取更多的利潤回報。但是,這樣的投資具有相當大的風險,尤其在于對外的經濟投資中。對外投資的手段多樣,但主要以有價證券投資和銀聯投資為主,一旦投資成功便會獲得大量利益,但是這類投資具有風險性極高的特點。因此,一旦企業管理者以及領導者沒有對投資對象以及投資計劃進行嚴密分析和了解,就進行盲目投資或者產生投資決策失誤,就會導致企業因為該投資計劃而產生大量的經濟損失。與預期的收益計劃和支出預算的結果有著大大的出入,令企業一時沒有正常、穩定的經濟發展趨勢,擾亂了正常的收支模式,最終促使企業卷入財務危機,對于企業競爭力有著大大的削減作用。
二、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的從事因素分析
(一)國有企業財務系統的內因
大部分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都是處于企業正常運作之中的,而企業內部管理人員作為企業財務的管理者和指導者,也沒能及時發現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這說明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較為淡薄,而在企業的具體項目銷售時,由于企業管理人員沒有設想到未來的財務風險危機,對銷售對象實行賒銷等銷售方式,雖然提高銷量,但是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資金收不回來的現象,導致潛在的財務風險逐漸變為現實,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企業管理人員以及領導者的投資戰略錯誤,也會導致國有企業財務風險問題的出現。由于企業領導者在進行投資等經濟戰略設計時,沒有進行縝密的思考,也沒有對企業現實狀況進行分析,帶有主觀臆斷就進行投資,促使企業財務風險大大提高。
(二)市場外部因素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逐漸融人于全球化的經濟浪潮之中,而受此影響,我國對于經濟方面的相關政策、制度、法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以此更好地推動我國整體的發展態勢。而基于這樣的發展模式,我國國有企業卻面臨著大量的外來挑戰,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于當前的競爭環境,加之我國部分國有企業管理制度混亂,更是加重企業的財務風險,而種種原因影響下,就會導致國有企業財務運行狀況不佳,間接造成財務風險的發生。
三、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構建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策略
(一)提高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能效
隨著我國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市場經濟形勢每年都在發生變化,而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應該積極對經濟形勢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應該積極對當前的市場進行經濟分析,以此來推動下一步企業戰略的設計,減少企業財務戰略的正確性以及實效性。此外,還需加強國有企業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與實踐能力,提高財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二)提升企業財務工作者的風險防范意識
國有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之中,面對著來自各處的挑戰,只有具備良好的財務風險意識才能夠完善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企業應該慎重進行經濟投資,對每一次投資都保持小心謹慎的態度。此外,還要對未來的財務風險有一定的準備,保持企業的資金流動鏈良好,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并且還要定期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其工作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使其在日常的工作中都能夠注意,提高工作安全性以及效率。
(三)構建完善的國有企業財務風險防控體系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國有企業應構建科學完善的財務風險防控體系,結合實際制定監督制度,保障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運行。借鑒現代化企業的財務管理經驗制定運行管理監督機制,提高國有企業對財務風險的預警防控能力,使財務運行狀況更加透明化。同時,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財務審計工作,對財務工作進行有效監督,提升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滿意度,幫助國有企業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規避財務風險,擴展融資渠道,實現國有企業財務工作和資金的良性循環。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也在不斷革新。國有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類財務風險,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不斷提升風險防控意識,通過完善財務風險防控機制,構建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來保障國有企業財務體系的健康運行,提升國有企業的市場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孫偉娜.基于財務風險視角的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模式優化研究[J].財會學習,2018(30):39+41.
[2]牛建芳.基于財務管理視角的集團公司稅收籌劃研究:以山東A工程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15(22).
作者簡介:
熊虎,山西長治經坊莊子河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