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倩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主體性缺失、主客體分離、知行脫節”和協同機制缺乏的問題,以“德心共育”為教育理念、以“協同創新”為組織模式、以“情境設置”為運行路徑、以互助成長聯盟和心理環境建設為保障基礎,圍繞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協同機制的設計與構建進行探討。
關鍵詞:協同機制;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青年
一、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協同機制的構建思路
(一)貫穿一條教育主線。以“德心共育”的教育理念為主線,貫穿于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協同機制設計、構建、運行全過程。以青年心理認知接受規律為切入點,以激發青年的主體意識為抓手,強化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驗式實踐環節。
(二)創建一個協同機制。運用“協同創新”的先進組織模式,創建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協同機制。形成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有效發揮青年知、情、意、行整體功能,實現教育由物理過程向心理過程的轉化。
(三)創設六條運行路徑。創設拓展心理素質、創新教學模式、豐富團學活動、營造校園文化、建設網絡基地、開展社會實踐等六條機制運行路徑,設置了“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教育情境。體現了教育回歸生活、教育融入生命的思想,讓青年在潛移默化中將外部教育影響轉化為內在穩定的價值信念。
(四)構筑二項保障基礎。組建互助成長聯盟、建設校園心理環境,為機制運行提供主體支撐和心理基礎。
(五)實現一個教育目標。通過機制運行,將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有機結合,促進道德知識的傳授、道德情感的培養和道德行為的養成緊密聯系。引導青年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最終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的教育目標。
二、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協同機制的構建
(一)提出并踐行“德心共育”的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念
深入研究德心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以德養心,以心育德,德心交融,德心共育”的教育新理念。秉持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的新判斷,注重優化青年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等道德心理結構,注重發揮青年心理過程與接受、個性心理與接受、心理狀態與接受等價值認同接受機理,為思想品德與心理教育的深層次有機結合提供了理論支撐。
(二)創建并運行“協同創新”的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協同機制
運用“協同創新”的先進組織模式,創建多主體、多因素共同協作、相互補充、配合協作的教育模式。模式的構建與運行由接受主體、接受中介和接受客體,通過方案實施、信息反饋、方案調整、效果評價四個環節的有序循環,有效地促進接受主體循序漸進地實現注意信息、保持信息、接受信息、心理內化、改變認知、轉變態度、影響行為的接受過程。通過教育由物理過程向心理過程的轉化,進而表現出相應的外化行為,最終實現教育目標。
(三)創設“六位一體”的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運行路徑
青年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心理具有“開關”和“選擇”的特點。通過協同機制的運行,運用情景設置技術,創設心理素質拓展、教育模式創新、主題團日活動、校園文化營造、專題網站開發、實踐基地建設等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教育活動,設置了“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教育情境。給青年提供了選擇、攝取、體驗、實踐的空間,讓青年在潛移默化中將外部教育影響轉化為內在穩定的價值觀念。
(四)構筑保障協同機制持續有效運行的基礎
1、建立互助成長聯盟,為協同機制運行提供主體支撐
將傳統的“管理本位”轉變為“青年本位”,建立互助成長聯盟。依托青年社團、互助成長網絡平臺、互助成長熱線、互助成長QQ群、互助成長微信群等載體開展活動。充分調動青年人自我教育﹑同伴教育的積極性,構筑起了青年互助成長的能動體系。凸顯了青年追求成長的主體性,為機制運行提供了主體支撐。
2、建設心理環境,為協同機制運行提供基礎保障
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打造對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起積極作用的、能動的心理環境。營造具有時代氣息、高品位的文化氛圍。強化環境育人的引導性和滲透性,讓青年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熏陶和感染。發揮環境育人“潤物無聲”的教育功效。為協同機制運行奠定了心理基礎。
三、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協同機制的創新點
(一)教育理念創新
將“德心共育”的教育理念運用于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并貫穿于協同機制設計、構建、運行全過程。該理念將德育與心育有機結合,兼而施之,相互借鑒,互為轉化,尋求最優化的“交融和滲透”。突出和強化了受教育者的主體性、能動性;實踐意義上的參與性、體驗性;技術手段的自助性、互助性;心理接受意義上的認同性和內化程度。
(二)組織模式創新
運用“協同創新”的先進組織模式,創建并運行多主體、多因素共同協作、相互補充、配合協作的教育協同機制。形成了物理與心理、課內與課外、青年與青年、自助與互助、線上與線下、校內與校外等多層次、多形式、多功能有效運行的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全員參與機制。
(三)運行路徑創新
運用“情境設置”技術,創設“六位一體”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協同機制運行路徑,形成有效發揮青年知、情、意、行整體功能的教育情景。激活各種心理要素共同參與道德活動,促進各心理要素協調一致,實現教育由物理過程向心理過程轉化。體現了教育回歸生活,教育融入生命的思想。
(四)研究方法創新
1、用團體心理訓練的方法,拓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接受渠道
對青年開展心理開放性和接受性團體心理訓練,優化青年接受心理,增強其接受新觀念的主觀能動性,為核心價值觀教育疏通了心理接受渠道。
2、將教育和心理實驗手段運用到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
將教育活動轉變成實驗干預條件,研究其對青年核心價值觀的影響。通過實驗手段,提升研究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