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慧
摘要:醫學生下臨床實習是其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它不同于其他專業的實習,醫學生實習時間更長、要求更高、意義更大,但在這個特殊期,醫學生們面臨著學業、升學、畢業等壓力,思想波動大,再加上離開學校,人員分散、工作時間不同給思想教育帶來了巨大難題。本文結合實際教育經驗,對自媒體時代醫學生實習期間思想教育路徑進行研究和探討,并給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解決實習期醫學生思想教育困境的現狀。
關鍵詞:醫學生 實習 自媒體 思想教育
醫學生下臨床實習是其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它不同于其他專業的實習,醫學生實習時間更長、要求更高、意義更大。它是理論運用于實踐、是校園走向病房、是學習和鍛煉臨床動手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這個特殊期,醫學生們面臨著學業、升學、畢業等壓力,思想波動大,再加上離開學校,人員分散、工作時間不同給思想教育帶來了巨大難題。但是,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為這一特殊時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契機。根據中國網絡信息中心2019年發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普及率達59.6%,較2017年底提升3.8個百分點,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中國網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體為主,10-39歲群體占總體網民的70.8%。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27.9%。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體軟件使用頻率最高。顯然,自媒體已成為影響大學生思想的重要工具,有效地利用自媒體對實習期的醫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解決實習期醫學生思想教育困境的重要途徑。
一、醫學生實習期間思想教育現狀
醫學生下實習后處于一個流動階段,學校和醫院對實習生的日常事務和思想都很難管理,基本屬于一個空檔期,大大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續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一)實習期間人員分散、實習時間長、思想松懈。
現有的醫學生實習工作是由醫院到高校對大二學生進行面試選拔,被選中人員即可去該醫院實習,未被選中的學生由學校進行分配醫院實習,這一程序就造成了不同班級的不同數量學生去不同醫院實習,每個醫院的學生都來自不同的班級,由不同的輔導員管理,人員分布及其分散,輔導員無法對自己的班級的每個學生進行有效管理。此外,醫學生的實習一般是8至10個月不等,有的甚至更長,在這段時間,學生住在校外獨立生活,每天按排班上下班,沒有大量作業和考試,壓力大大減少,在這個特殊時期,思想教育出現空窗,管理出現難度,醫學生們容易被一些不正之風影響,例如部分醫院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態度不好、缺乏責任心、索要紅包等現象,醫德醫風建設出現漏洞,直接影響著對醫學生的醫德教育。[1]
(二)重實操,輕思想。
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完成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識運用于實踐,成為一名合格醫生、護士的必經之路。醫學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各種高科技的醫療設備投入臨床運用,醫學生們必須在臨床中不斷學習、提升動手操作能力,這就使得部分醫學生們出現了重實操,輕思想的現象,認為只要我的技術過硬,就能成為一名優秀醫務工作者,什么思想都是虛的。此外,學校、醫院對實習期的思想教育重視度也不夠,學校在大一、大二會開設《禮儀素養》、《人際溝通》、《醫學倫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進行學習并且進行考試,但實習期間沒有相應課程的學習,也沒有考核機制。醫院在專業知識教育方面有很多講座和培訓,卻很少有相應的思想教育課程或者醫德醫風等方面的講座,教學實踐中僅有極少數的醫學導師會向學生進行有關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而且是隨機的,內容方面也僅限于當前個別醫患矛盾中涉及的醫德醫風現象,專門的實習醫學生德育培養存在著盲區。[2]重實操,輕思想的現象,導致一些實習生在面對患者時無法進行很好的溝通,面對不良誘惑時無法擺正位置,甚至面對醫患糾紛時手足無措。
(三)銜接缺乏,管理缺位。
2019年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開班儀式上講到:“要高度重視對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不斷創新政治思想工作內容和形式,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確保青年一代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系著祖國的未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目前,高校十分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創新和深化思想教育制度,但對臨床教學醫院實習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可操作性的制度作保障[3],學校與醫院也缺少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銜接,學生黨員所在支部也缺少與醫院黨支部的溝通,致使學生黨員、醫學實習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的浮于表面,有的開天窗,管理嚴重缺位。
二、自媒體時代醫學生實習期間思想教育路徑
(一)、充分利用自媒體手段,院校聯合創新思想教育形式,調動學習積極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時指出: “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我國最常見的自媒體由微博、微信、抖音等,其特點是信息內容豐富、話語形式新穎、信息傳播快捷、參與主體大眾、交流互動方便,自媒體時代的發展為思想教育工作的創新提供了強有力地支持。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現有自媒體工具進行思想教育宣傳。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都有自己的公眾號以及輔助教學的學習通APP,以往都是在公眾號上發布校園動態,在學習通中發布專業課程作業,極少有思想教育方面的內容。高校要創新思想教育形式,多在公眾號中推送思想教育相關實事熱點文章,并在學習通中開設思想教育專項課程,讓實習期間的醫學生能夠在家就閱讀到最新思想動態文章,每天在家就可以完成思想教育方面課程的學習;其次,醫院要利用自媒體工具提升醫學生職業道德素養。每個醫院都為實習生組建了微信群或QQ群,但只是用于通知的上傳下達,現在醫院可以在微信群或QQ群中發布優秀醫者的事跡宣傳報道或者視頻供實習生學習,可以在群中對近期發生的醫患糾紛等時間進行剖析,可以對實習生中出現的優秀事跡進行表揚,通過正面案例宣傳引導實習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最后,輔導員要利用自媒體工具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現在的大學生都喜歡在虛擬世界展示自我,輔導員可以通過關注學生的朋友圈和QQ動態,深入了解學生們所關注的實事熱點和興趣愛好,發現問題及時跟進并進行教育引導,將不良思想扼殺在搖籃里,也可以使用幽默的網絡語言表達學生能夠聽懂、喜愛觀看、愿意轉發、愛好點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故事,幫助學生吸收正能量[4]。通過自媒體創新教育方式,克服醫學生實習期間的地域障礙,高校、醫院、輔導員共同合作,調動實習生學習積極性,填補實習期間思想教育的空檔。
(二)、以自媒體為載體,創新考核方式,確保思想教育落實到位。
醫學生在實習期間自由度非常高,即便學校、醫院發布了思想教育學習內容,也很難保證每個人都主動參與其中,為切實將思想教育貫徹到每一名學生,就必須以自媒體為載體實施監督考核。1、在學習通中合理設置實習期間的思想教育課程學時和學習截止時間,設置網上結課考試,將學習成績納入必修學分;2、醫院可以開設群討論,在發布學習視頻或宣傳報道后組織線上討論,要求每人必須發言,確保每個人都實實在在地學習了視頻或報道內容;3、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教育的第一導師,必須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要定期統計學習通中思想教育課程學習情況,督促實習生完成課程學習,及時通過微信與醫院負責人聯系,了解實習生在醫院思想動態,發現問題及時跟進處理。
(三)、黨團聯動,鼓勵參與自媒體平臺運營,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黨團組織在政治上的領導和思想上的引導,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根本保障。實習期間,醫院、學校也要將自習生納入本單位黨團組織的成員,繼續進行思想教育,不能讓實習生思想教育進入空窗期。自媒體平臺準入條件低,人人可以創建自媒體,當自媒體的運營者,黨團組織在進行日常思想學習教育的同時,可以自主開發自媒體平臺,鼓勵那些文字功底過硬、會視頻剪輯或對自媒體非常感興趣的優秀黨員、團員參與到自媒體平臺建設,將自己的實習思想動態、實習期間的正能量事件等定期發布在自媒體平臺,并對實習期間的優秀學生進行表揚,例如“湖南好人”徐才茗救人事件,就是實習期間所涌現的好人好事。[5]黨團組織要抓住每個優秀事跡的宣傳契機,在自媒體平臺上進行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其榜樣帶頭作用。在鼓勵學生參與到自媒體平臺建設時,黨團組織也要完善監督體制,對平臺的文章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引導學生對時事熱點進行正確的分析和解讀,引導大學生養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努力培養堅持馬克思主義,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6]
參考文獻:
[1] 鄭好莉.需要理論視域下醫學實習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06).
[2] 劉文清,李延鵬,何登明,王輝.醫學生在醫院實習中的品德教育實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07).
[3] 薛聰.醫學生臨床實習期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07).
[4] 李玉飛.自媒體背景下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智庫時代,2019(07).
[5].盤玉昆.論自媒體時代大學生行為養成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報業.2018(11).
[6].張圓青. 論黨團工作創新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