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盼盼 畢鶯歌 張艷偉
摘要:國內離婚率在逐漸升高,隨著社會的發展,生存成本越來越高, 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設立是為更好地保護弱者權益,真正意義上落實婚姻自由。但目前我國的離婚經濟幫助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眾多缺陷,諸如適用條件、給付方式、幫助期限等都未作出明確規定,這導致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眾多困難,加之執行難使得該制度形同虛設,并未發揮其原本應有的價值和意義。應當從該制度設立理論基礎出發,分析國內適用現狀,提出完善建議。
關鍵詞:離婚經濟幫助制度; 適用條件; 缺陷; 立法完善
《婚姻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為當事人離婚自由的實現提供了保障,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尤其體現了《婚姻法》對離婚中經濟弱勢一方主要是婦女的保護。但是,我國離婚經濟幫助制度仍存在諸多缺陷, 應當將相對困難標準和義務人具備負擔能力作為離婚經濟幫助的適用條件,明確規定離婚經濟幫助的考量因素、方式、變更和終止的情形,因離婚方式的不同合理設置離婚經濟幫助請求權的行使時間。
一、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概念
經濟幫助,是指在夫妻離婚時,一方生活有困難,經雙方協議或法院判決,有條件的一方一次性或在短期內,給予另一方適當的財物資助的制度。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互負撫養義務,以維護共同生活之安定圓滿狀態。
二、適用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條件
離婚經濟幫助并不適用于所有的離婚糾紛,我國 《婚姻法》 對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適用規定了一定的限制性條件,具體規定在 《婚姻法》第42條中,“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當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商; 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從本條規定來看,請求離婚經濟幫助需具備以下條件:
(一)一方生活困難
生活困難,是適用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前提條件。那么生活困難如何認定? 據 《婚姻法解釋(一)》第27條的規定,《婚姻法》第42條所稱 “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離婚后沒有住處的,屬于生活困難。由此可見,生活困難需要從兩個方面來判斷: 一是離婚時的財產不能維持當地的基本生活水平; 二是離婚后沒有住處。
(二)離婚經濟幫助請求應在離婚時提出
從 《婚姻法》第42條的規定來看,行使離婚經濟幫助請求權的時間應在離婚時。對于 “離婚時”的理解要結合離婚的形式來具體分析。若離婚當事人雙方是協議離婚,則離婚經濟幫助的請求應在簽訂離婚協議時提出; 若雙方是訴訟離婚,則要區別經濟困難一方是原告還是被告而有所不同,如果生活困難一方是原告,則其應在起訴時提出,如果生活困難一方是被告,則其應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后法院開庭審理前提出。
三、我國離婚經濟幫助的缺陷
離婚經濟幫助在實踐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如離婚適用率較低,并且要求經濟幫助的當事人多為女性、幫助的形式較單一,這些說明了我國離婚經濟幫助規定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并未完全發揮出在設立時所要表達的對處于生活困難一方利益保護的目的。追究它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對離婚經濟幫助的規定尚不夠完善,并且存在一定的法律缺陷。其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離婚經濟幫助的方式單一
在我國離婚經濟幫助制度中,提供離婚經濟幫助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即金錢幫助、住房幫助及兩者結合。其中金錢幫助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的較少,因為法律對住房幫助的規定不是很明確,且在現實生活中產生了種種懷疑: 婚姻法規定房子的幫助形式既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也可以是其所有權。
(二) 離婚經濟幫助缺少參考因素
我國婚姻法規定離婚當事人雙方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達成幫助協議,但卻沒有對離婚經濟幫助數額加以明確的參考因素,只是對幫助的主體和情形作出了規定。但在現實中卻產生了諸如此類的問題: 法官在自由裁量中缺少能夠參考的因素,這樣一來不僅使法官有種不確定的感覺,與此同時也增加了相同案件不能相同判決的幾率,且受助方也不清楚自己究竟能夠得到經濟援助金的數額多少,是否能夠真正保障自己離婚后的基本生活水平,這樣一來不利于保障離婚配偶雙方平等分擔離婚后的不利后果。
四、完善我國婚姻法離婚經濟幫助的提議
我國離婚經濟幫助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適用我國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同時,系統的去參考離婚后扶養制度,通過離婚后扶養制度來提升離婚經濟幫助制度。以下是對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不足提出的提議,希望能夠為我國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完善有所貢獻。
(一) 增添離婚經濟幫助的形式
根據離婚當事人的具體情況,在給付幫助方式上,既可以選擇在離婚時給予一次性經濟幫助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在離婚后定期付款的方式。但對于不同的主體,不同的措施應被設置: 對于年輕女性因照顧孩子而使其陷入困境的,對她們的幫助形式應優先以幫助她們重獲新工作為主。
(二) 增加離婚經濟幫助數額的參考因素
可以借鑒英美法系國家對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規定,在確定離婚經濟幫助支付時,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宋豫,陳鳴.我國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J].法學雜志,2008(3):63-65]]:1.雙方的年齡、健康狀況、經濟條件、勞動條件、住房條件以及離婚配偶雙方實際的生活需要;2.一方撫養年幼子女、病殘子女時不得不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因此對其就業產生的影響;3.婚姻存續的期限;
4.婚姻家庭生活的質量;5.當地的基本生活水等。
五、結語
離婚經濟幫助制度是在離婚時如果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的幫助,是離婚救濟制度的一種。它的主要作用更好地引導離婚一族的婚姻價值取向,使他們更慎重地對待離婚,從道德的層面上來維系婚姻的穩定。離婚經濟幫助在解決離婚經濟糾紛問題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離婚經濟幫助制度的實施有利于圓滿解決離婚糾紛,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婚姻自主權利,有利于減少因離婚帶來的負面影響,體現了法律對弱勢一方的特殊保護。但是,我國的離婚經濟幫助制度仍存在很多缺陷,我們應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更好地完善離婚經濟幫助制度,使它能夠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作者簡介
趙盼盼,出生年月1998年2月,性別女,漢族,籍貫 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
畢鶯歌,出生年月1998年12月,性別女,漢族,籍貫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高莊街道辦事處槲林前村蒼龍街399號
張艷偉,出生年月2000年5月,性別女,漢族,籍貫 山東省鄄城縣古泉街道辦事處古泉北路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