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 要:在新課改全面推展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也在進行不斷的創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小學數學中較難的一部分,是屬于數與代數這一部分的。對于小學生來說,依據其身心發展特點以及思維邏輯發展水平,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還是有些難度的。本文就以小學數學中“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實踐與思考為基礎進行探討。
關鍵詞: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實踐與思考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屬于數與代數這一部分的,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必學的一節計算課程。小學生在學習此部分內容的時候已經初步掌握了分數的概念以及簡單的解題技巧。但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時候,還是有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計算原理,并且在計算通分這一部分也不能熟練計算。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一、小學數學中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內容以及重難點
(一)小學數學中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不斷磨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因為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里,對學生來說比較直觀的計算單位變成了相對抽象的計數單位,這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時教師就應引導學生去深刻理解加減法運算性質,也就是只有同樣的計數單位才可以去進行加減運算。常用的統一單位的算法就是將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一個數并且這個數是大于零的數,這時分數的大小是不變的。教師在講授這一部分內容時應明確這一部分的教育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
(二)教師在講解異分數分母加減法應注意的重難點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講授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原理時,應在已經透徹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概念的前提下,向學生講解異分數分母加減法的重難點。重點就是異分數分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難點就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什么要先通分。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先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重難點,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對于重難點部分更加仔細聽講,為教學過程構建一個良好的開端。從而讓學生在老師講授過后以及相應的練習過后,可以更好地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并可以正確計算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應用題,從而達到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教師在講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時候,也可以適當改變一下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設計,使得自己的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從而吸引學生的興趣,以達到讓學生認真聽老師所講授內容的目的。讓其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從而提升學生解答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技巧。
二、探討分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內容實踐活動及進行反思
(一)小學數學中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實踐活動
教師在教授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內容時,不應繼續一味地向學生灌輸對于學生來說較為難以理解的知識概念,而應采取一種學生可以接受的說法進行講解。可以采用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原理及計算方法,從而提升自己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能力。例如,教師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舉這樣的例子:一個蛋糕,小明吃了蛋糕的1/4,小麗吃了蛋糕的1/8,那么小明和小麗誰吃的多?并且他們一共吃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先讓學生們進行自主的討論交流活動。將1/4和1/8先進行比較大小,再進行通分。最后學生可以因為2/8大于1/8,得出1/4大于1/8,也就是小明吃的比較多。然后讓學生思考1/4+1/8,也就是小明和小麗一共吃了這個蛋糕的多少。讓大家先思考一下,怎樣才可以算出來?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讓學生先將其通分,然后再相加到一起。學生可以通過通分的計算,并且通過老師所舉出的有趣的例子更加深刻地理解并記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要領。教師以此為良好的基礎再進行下一部分的講解,也就是異分母分數的減法。教師在講解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時候,也可以利用一些其他像折紙這樣的方法。利用折紙進行通分的方法大致就是將長方形的紙折成四份或八份,就是用長方形的紙去代替蛋糕這樣的一個概念,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更加清晰明了、直觀地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原理。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們去利用其他新的方式去理解較抽象的概念。讓學生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學會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技巧,也可以對這些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并可以應用到日后的學習中,達到學生學習知識點并不僅僅學習知識點本身,而是培養技能為日后奠定良好基礎的目的。
(二)針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實踐活動進行反思
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思考加上教師的引導后得出相應的解算技巧,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記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且可以在以后的學習中進行類比得出異分母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也有利于其人際關系的交往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并且還鍛煉了其思維邏輯能力以及言語表達能力。
結束語:
教師在進行講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運算的計算方法時,不應該僅僅去教會學生單一地掌握這一個知識點,應該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并且將所學到的方法可以應用到以后的解題過程中。教師在設計自己的教學內容時也應該進行不斷的創新以及磨合,在實踐中得出更加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王顯芳. 關于小學數學中“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實踐與思考[A]. .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2]耿子文,朱長青.通理:基于測量的視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實踐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育,2017(Z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