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到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教育是國家之根本,不斷創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對于國家不斷發展,對于中華民族走向最終的偉大復興,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為國家民族培養未來的接班人,讓人才接過中華民族發展事業的接力棒,是當今我們在這個新時代所必須重視和不斷發展的。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
引言:
可以說,教育是民族振興的重要基礎,是社會進步的發展基石。發展教育,千秋萬代都可以受用,發展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綜合素質水平,讓人民走向全面發展的道路。可以說,發展新時代社會主義教育是國家之大計。因此,本文將從當前社會主義教育所面臨的幾個挑戰,以及發展新時代社會主義教育所需要的實踐方法兩個方面來進行探究和說明。
一、當前社會主義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一)當前教育收費標準尚有待于規范
就目前來說,當前的教育收費標準尚有待于規范。教育要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適當向被教育者收取教育費用,是無可厚非的舉動。但是,一些學校和教育機構,并沒有在合理的收費范圍內進行收費。這種問題尤其在初級教育中較多地存在。幼兒園教育是孩子奠定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對于孩子的身心發育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于幼兒園教育資源的匱乏,許多私立幼兒園興辦起來。這些幼兒園由于缺乏管控,以及其私立的條件所限,往往向家長們收取高昂的教學費用。這些費用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往往是一筆非常大的負擔,“上幼兒園難”成為了許多令年輕家長犯愁的事情。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中,亂收費的現象相對較少,但是也依然存在。一些學校借著購買教輔、食堂訂餐等名義亂收費用,不光給學生家長造成了比較重的經濟負擔,同時也影響到了學校教學的正常進行,可以說影響非常惡劣。
(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當前發展社會主義教育所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便是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可以說是我國教育發展所長期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離不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差異。城市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較好,建設教育的資金也相對更加充足,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較差,投入到教育建設的資金也就相對較少。東南沿海地區的城市在經濟建設上普遍優于內陸地區的城市,所以東南沿海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相對較高。這個問題是非常難以解決的。因為經濟是教育發展的基石,地區發展教育離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的支持,是絕對不可能做大的。教育的本質就是在燒錢。因此,如何調節地區教育資源的分配,成為了當今發展新時代社會主義教育的另一個重要難題。
(三)教育內容的建設不完善
當前我國的教育體系建設已經趨于完善,但是在教育內容上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等待著我們去調整。當前的學校教育普遍以應試教育為主,存在著“重視理論而輕視實踐”,“重視文化課程而輕視體質鍛煉”,“重視統一規范而忽視個體特性”等問題。這些問題是我國教育發展所存在的積弊,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我國人口龐大,教育人數為世界第一,教育內容的微小的調整都將對整個國家教育體系產生深遠的影響,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教育內容的建設正在不斷調整,但是也并非易事,成果絕非短時間可以看得到的。
二、當前新時代社會主義教育的發展措施
(一)不斷完善教育收費制度
針對當前所存在的教育收費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應當完善教育收費制度。國家要建設出一支素質過關,嚴肅認真的基層監督隊伍,盡可能地下放到基層學校中進行監管。至少應當先覆蓋公立學校,實現公立學校地區的教育收費可控。學校相關負責人應當針對每項收費項目制定好表格,做好賬目記錄,方便監督人員進行監管,杜絕借著教育的名頭進行亂收費的腐敗行為。
(二)國家進行教育資源的合理調配
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于教育建設具有重要的影響,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很難實現不同地區的教育水平達到同樣的高度。針對這個問題,國家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調控。首先,對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地方,就需要國家大力地進行投入和資助,國家財政要增加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育資金撥款,幫助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方實現教育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幫助地區實現較高水平的學校教育的建設,給予其適當的政策傾斜。同時,在進行全國性的考試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地區教育發展水平適當進行分數線的調控,確保該地區的學生可以公平地得到高素質教育。
(三)合理調整教育的內容
教育內容的調整一直貫徹在我國教育發展的歷史之中的。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也印證了此點。本文認為,當前對于調整教育內容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首先,教育內容的調整應該先改變“重理論而輕實踐”的問題。期末的一張考試卷不應該作為整個學期成績的唯一標準。學校應該對期末考試的成績結構進行調整。比如說,學校增加實踐教育活動課程,根據教學內容舉行相應的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同樣需要接受考核,考核的難度可以略低于期末的筆試考試,但不可以太低。實踐考核的分數占比可以到達期末總體分數的20%。這樣有助于改變“重理論而輕實踐”的狀況。而輕視體育的問題,需要立刻進行調整。發展新時代社會主義教育,必須要將強健人民的身體作為發展全面教育的重要任務。因此,學校必須要加大體育課程的數量安排,同時將體育課的考試成績加入到期末考試的總成績中去,可以占到期末總成績的15%到10%,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對于體育的重視,對于發展新時代社會主義體育教育,提升我國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結束語:
發展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教育,必須要認清當前所存在的種種問題,改革者應當針對這些問題,審慎行事,不斷創新實踐方法,采取正確的理論與措施,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不斷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萬海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9(41):39-40.
[2]習紅麗.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30+33.
[3]傅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工作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9):120-121.
[4]李久軍. 扎實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發行工作[N]. 黑龍江日報,2019-07-09(007).
作者簡介:
于聞(1994.06-),女,江蘇省泰州市,漢,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教學秘書,研究實習員,經濟學碩士,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