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華
關鍵詞 應用型人才 初級日語會話 課堂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20
Abstract Junior Japanese Conversation is a core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a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in the 2018 edition of the Japanese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 of our univers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plan" of our departmen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cases of primary Japanese conversat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Japanese, aiming at cultivating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with good humanistic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Chinese feelings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actively disseminating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and exploring and research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Junior Japanese Convers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applied talents; Junior Japanese Conversation; classroom reform
1 初級日語會話課程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外語類教學過于重視筆試成績或過級率,而不重視“說”的重要性。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的號召下,雖然有所緩和,但是很多高校仍把“初級日語會話”課程列入“副科”行列,對其課時進行壓縮。而且長期受“灌輸型”模式教育,學生過度依賴教師的講解,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學生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
學生班容量大(大于等于20人),教師不能全面顧及到每一個學生,有些學生渾水摸魚對知識點的掌握似是而非;課上沒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讓每個學生都站起來進行會話練習,導致學生因害怕說錯而不敢張口說日語,課后更不愿講日語。久而久之,讓學生養成了一種“不愿說”、“不敢說”、“心里明白卻難以用日語表達”、“在心里默念日語”等不良習慣。
大一學生正處在對日語這門新事物的接觸、適應期,如果沒有給其提供更多“說”的平臺和機會,會讓他們形成一種“只要成績好,不會說日語也沒關系”的學習思維模式。因此,“初級日語會話”課堂改革尤為重要。
2 初級日語會話課堂改革的目標及意義
(1)培養學習日語的興趣和自信心。相信教大一日語課程的老師都有這種壓力:盡量減少或避免學生轉專業。相對于基礎日語和聽力等課程,初級日語會話是相對簡單和輕松的一門課程,也是最能培養學生興趣的一門課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級日語會話能夠讓學生從單一的基礎理論學習中走出來,給學生提供一個“說、學”為一體的平臺,讓學生邊說邊學。還能讓學生把基礎日語的知識,用會話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提高學習日語的自信心。
(2)為培養高質量日語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日語專業已經過了“小語種”的年代,隨著各大高校日語專業的建設和發展,甚至一些地區高中學校也引入了日語教育,日語專業畢業生在急劇增加的同時,現在海外留學也成為了一種趨勢。僅憑日語能力考試一級證書是很難眾從多日語學習者中脫穎而出的,因此較高的日語會話能力也成為了一種競爭優勢。同時,初級日語會話也是口譯的基礎。為此,要重視“初級日語會話”課程,提高學生的會話水平,為以后的日語學習奠定基礎。
3 初級日語會話課堂改革措施
在初級日語會話課堂改革中,主要針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課堂教學兩方面進行了以下實踐。
3.1 思想教育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日語的學習除了在課上跟著老師學習之外,課外的自主學習也十分的重要。為了糾正學生懶散的學習態度,請學長、學姐到班級里傳授學習經驗,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日語演講比賽或發表會。
(2)樹立目標,找到學習搭檔。日語會話的學習需要多進行對話交流,因此讓學生從本宿舍或班級中找到一個學習搭檔,完成課上、課下的會話練習。為了激發學生日語會話潛力,找學習搭檔時要求:搭檔是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學習上能夠相互督促、共同進步。
(3)多表揚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表揚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在課堂上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 適當的時侯要多給予學生肯定。教師會習慣性的指出學生的錯誤,這也是教師的一個職業病。當我在課堂上對一個女學生說:“你促音、長音的發音有問題,以后多注意點”。一個很普通的評語,讓這位女學生羞愧的留下了眼淚。這位學生平常學習很努力,成績也不錯,我沒有批評她,為什么要哭呢?后來了解到:她認為自己做的很好了,沒想到老師會指出發音的問題。這讓我意識到了課堂上要多注意自己的用詞。先對學生給予肯定的評價,然后再指出不足會更讓容易讓人接受。
當我開始有意識的給予學生表揚之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高漲了許多,課上也沒有出現出小差、玩手機等現象,每次的會話表演學生都會積極主動的去展示。
3.2 課堂教學
(1)多跟其他科目的老師聯系,時刻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因為大一新生在上半學期的詞匯量、語法等知識結構有限,所以初級日語會話不能脫離其他科目的學習。本學期的初級日語會話授課內容以基礎日語的學習進度為主,把初級日語會話教材作為輔助,隨時調動學習內容。這樣能夠避免會話內容過于簡單或者難等問題,可以大大的提高會話教學的質量和實用性。
(2)多方位引導學生思考,啟發式教學。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講解+會話練習的教學模式,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去思考。具體操作如下: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的時候,要對學過的相似知識點加以復習,在復習的基礎上,引入新的知識點。如在講~には~があり/います(什么什么地方有什么)這個存在句的時候,從一個提問開始:皆さん、本がありますか。答:はい、あります。いいえ、ありません。(大家有書嗎?回答:有書/沒有書。)接著提問:本はどこにありますか。答:本は機にあります。(書本在哪里?回答:書本在桌子上。)那我要是把這句話變成“桌子上有書”該怎么用日語表達呢? 提示:在……地方要用助詞“に”。然后提問學生,大家一起討論答案是否正確。答案是:機には本があります。接著讓學生用這個句型對于眼前可視的東西進行描述,進行基本的會話練習。最后,給大家展示一些圖片,讓大家用剛才的句型對照片里的內容進行描述,并要求學生在基本句型中加入相應的形容詞、形容動詞及方位詞等詞組。于是就延伸出來了以下諸多句子,如:部屋の左にはきれいな花がたくさんあります(房子的左邊有很多漂亮的花)。這種引導學生思考的課堂模式,對于日語初學者效果非常好,一是可以培養學生的日式思維,二是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三是可以對學過的知識加以鞏固。
(3)情景模擬和游戲式會話教學。初級日語會話課堂中加入游戲或者情景模擬環節,不僅可以緩解學習疲勞,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還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把會話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游戲有很多種如:快速反應、猜謎語、配音等,將游戲穿插到課堂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強知識的鞏固。在學習家庭訪問的時候,采用了情景模擬式教學。現場“找朋友”(隨機挑兩位學生),一個扮演主人,一個扮演拜訪的客人,教室是主人的家,拜訪者需要提前在教室外等候,現場進行模擬練習,結束之后,大家對他們的表演做出評價。隨機指定學生進行情景模擬式教學的難點在于,一是學生必須牢固的掌握主客人雙方的用語,增加了學生短期記憶的難度,二是通過模擬練習可以找到自己難以發現的錯誤,加深記憶,三是觀看的學生要要認真的觀看才能給予評價, 并且可能夠找到容易出錯的地方,加以注意。
(4)課后作業。傳統的作業大多是是讓學生寫對話,交紙質版的對話留存。所以會有學生只寫書面的會話內容,而不進行對話練習。初級日語會話課外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多進行對話練習,為了檢驗學生的完成情況,要求學生以視頻的形式在指定日期之前發到我的QQ上。此外,因為班容量較大,學生在課堂上講日語的機會比較少,所以交視頻作業一可以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二可以對學生的語音語調進行指導,三加深對學生的印象,四給學生提供更多說日語的機會。
4 結語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教學,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學生對日語會話課很感興趣,課上敢于積極主動的用日語做自我展示,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班級內部學習氛圍濃厚。“初級日語會話”課堂仍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反復實踐、吸取他人的意見、善于總結經驗,更好的實現“初級日語會話”課堂改革。
參考文獻
[1] 曾琴.《初級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法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6):23.
[2] 劉吟舟.高校日語教學中的日語主語問題探究[J].林區教學,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