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后勤財務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究高校后勤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以及對策。在分析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必要性的基礎上,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管理建議。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為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在提升效率與質量方面提供可行性的借鑒。
關鍵詞: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后勤社會化
高校后勤財務管理是推進高校發展、實現后勤保障的重要環節,然而現階段,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高校后勤財務管理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探究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問題,并提出后勤財務管理的優化措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我國高校辦校規模以及數量的不斷增加,為了適應高?,F代化的發展,從1985年開始,我國就致力于高校后勤社會化,將后勤職能歸還于社會。通過多年的后勤社會化改革,高校后勤正努力實現著自我經營的深度轉變。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高校后勤仍然面臨著較為嚴峻的財務管理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效率、質量。探究高校后勤的財務管理具有切實的必要性。
二、高校后勤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社會化改革進程中的“進退留轉”造成了財務管理的難度
高校實施后勤社會化以來,后勤服務逐漸從高校中探剝離出來,為學校提供各種有償服務。但在實際服務中,由于高校后勤服務面對的是高校師生這一特殊群體,為了保障高??蒲信c教學的順利開展,后勤服務的利益則不能成為運營的唯一目的,后勤保障必須放在第一位,即使虧本,后勤服務同樣要運行下去,因此,后勤業務剝離不規范的情況時常發生:在學校層面有利可圖的,業務不愿剝離:如商戶租賃:無利可圖的業務,后勤主體單位不愿接收:在學校與后勤社會化單位的相互角力中,社會化與自營項目范圍、具體合同結算條款以及項目的社會化模式都經常變換,因此社會化業務內容、社會化模式都會據學校的發展現狀、社會化改革的進程,發生這樣那樣的“進退留轉”現象,遺留下種種問題,給后勤財務管理增加了很多的難度。
(二)高校后勤財務人員綜合素質要求高,配備往往不足
高校后勤財務管理中,后勤業務類型相對較多: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管理以及科研設備、水電、維修、食堂、商戶、校醫院、幼兒園、教工之家、電影院、果蔬禽園、校內穿梭交通車甚至校內酒店、銀行等諸多項目。業務類型跨度廣、各個項目有各個項目的業務特點:而且一個項目隨著學校的發展,管理模式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高校畢竟是以教學為主營業務,后勤管理的人、財、物需求處在次要地位,后勤財務人員配備不足是常態,一個財務人員經常管理很多業務性質跨度大的項目。除了繁雜的財務基礎工作,如何堵財務漏洞、如何加強管理提高績效,這些都需要財務人員很強的綜合素質。加之處在智能、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今,光伏發電、空氣能熱水、空調租賃、直飲水、校區內點餐送餐外賣平臺、后勤服務一體化平臺等項目都將在高校陸續展開,傳統的高校后勤業務模式在不斷的革新,后勤財務人員需跟上節奏,甚至需要走在變革前沿,這些都是后勤財務會計綜合素質面臨的考驗。
(三)高校后勤收入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問題的不確定性增加了財務管理的難度
高校大多是非營利組織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四章提出,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收入享受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有捐贈收入、政府補助收入、會費收入、銀行利息收入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收入。當然,另外還有各種涉及高校的企業所得稅的免稅法律條文,卻均未明確是否包含高校所有后勤收入,這個“不明確”導致在不同地方,或者不同時期,或者說對于同一個地方、同一時期的公辦院校和民辦院校,稅局對企業所得稅處理都不盡相同:有的地方稅局要求高校繳納后勤收入的企業所得稅,甚至全部收入的企業所得稅:近年來,隨著民辦高校迅速發展,要求高校的后勤收入要交企業所得稅的呼聲,更是越來越高。這種企業所得稅繳納與否的不確定,讓后勤財務核算工作變得非常復雜:高校財務為應對高校后勤收入需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風險,不得不對后勤成本、費用、收入重新按權責發生制進行調整;還需要對后勤發生的各種成本、費用、收入、損失進行更精確的核算。如:水、電、維修、綠化、保潔等等是用于免稅項目如教學樓、宿舍樓,還是用于后勤非免稅項目如商戶、食堂等,都要精確劃分,財務管理難度可想而知。
三、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策略優化
(一)科學加快高校后勤社會化發展進程
要科學加快高校后勤社會化發展進程,首先,在保障學校正常營運,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平衡的前提下,社會化的業務應當盡量社會化,用市場機制來引導行業的發展,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從而規范、簡化后勤部門的財務管理工作。其次,通過高校間學習交流、網絡平臺等方式學習高水平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方案,少走彎路。再次,需要降低行政化干預,在高校后勤保障部門的運營中,要完全將行政部門與后勤部門相分離.要求行政部門不得干預后勤部門的運營,這樣可以減少社會化改革進程中的“進退留轉”的現象,進而全面提升財務管理質量,提升后勤財務管理經濟以及社會效益。
(二)重視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
首先從源頭開始,在財務人員的選拔方面,要摒棄原有的財務管理人員的選拔模式,避免出現裙帶選拔的問題,要通過社會化的選拔,引進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并且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具有專業化的能力,有優秀的財務工作經驗的人員這樣可以顯著提升服務水平。其次,對財務專業證照予以肯定,鼓勵財務人員考取專業證照并給予相應報酬。再次,要不斷的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引進最為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考察、觀摩、學習高水準高校后勤財務管理方案,鼓勵參與高校財務人員間學習交流。這樣可以全面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以應對高校后勤類型多樣而復雜多變的業務。
(三)致力于高校后勤“企業所得稅繳納與否”的明朗化
高校是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優秀人才的地方,對當地經濟具有很多正面積極的影響:微觀層面來說,大學生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消費群體,能極大促進當地服務業、農業、交通的興起與壯大,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從宏觀來說:能為當地經濟輸出高質量人才:對高校持續投入的建設資金及高校各種創收引入,能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對區域文化事業發展起很大促進作用等等。而國家及地方各省均出臺了各種促進高等教育的扶持政策,形勢大好之際,高校更應“打鐵趁熱”,積極主動尋求當地政府幫助,研究各種對高校后勤稅收的免稅政策法規,集各方力量把高校后勤收入“免稅”辦下來。退一萬步講,即使“免稅”未獲審批,那至少也會獲得一個明朗化的結果,依然可以助推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進行。
四、結論
高校后勤財務管理,是提升后勤管理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手段。然而,當今高校后勤財務管理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本文主要探究高校后勤財務管理面臨的三個主要問題,并淺析對策。通過自身工作實踐與歸納總結,發現高校后勤財務管理依然面臨著社會化改革進程中的“進退留轉”問題、對高校后勤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要求高的問題、高校后勤財務面臨的后勤收入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問題,繼而提出了科學加快高校后勤社會化發展進程、重視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致力于高校后勤“企業所得稅繳納與否”的明朗化等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為促進高校后勤財務管理效率、提升管理質量提供可行性的借鑒。
參考文獻:
[1]辛秋微,毛意琴.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8( 23):62-63.
[2]李珩.高校后勤類建筑項目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工程經濟,2018,28(1):37-40.
[3]郭薇.市場經濟背景下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知識經濟,2017(10):84-85.
作者簡介:
陳吟玲,三亞學院,海南三亞。(上接第27頁)調整企業原有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管理目標等多方面的內容,確保其能與管理會計相適應,提升管理會計的質量和效率。以調整管理目標為例,管理會計在調整和制定目標時,需要考慮到企業的過程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目標、戰略發展目標等,從財務管理目標的賬目、預算、核算、成本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統籌全局,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管理會計的效果。
(二)培養專業性的管理會計人才
首先,建立起針對性的管理會計培訓機制,對現階段從事管理會計人員進行專業性和針對性的培訓,提升管理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增強工作人員的管理會計工作能力,保障管理會計工作的有效進行。其次,聘請專業的管理會計專家進行定期培訓,從管理會計的思想、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精細化培訓,確保管理會計人員能全面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滿足現階段管理會計的需求。最后,財務管理人員需要進行自我提升,主動學習和掌握管理會計方面的知識,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學習相關的管理會計知識,工業企業要為財務管理人員提供進修和培訓的機會,全面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
(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會計核算體系
工業企業需要掌握和了解管理會計的特點,結合其實際需求,建立起相對應的會計核算體系,滿足現階段管理會計的需求。首先,制定明確的會計核算標準,從管理理念、執行過程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按照不同崗位設置出不同類型的成本費用分配標準,將企業的成本投入與收益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全面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其次,加強成本管控,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和財務管理需求,將降低成本作為核心,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降低各項成本的支出,采用精細化的成本管控方法,提高企業成本資金的利用效率。最后,采用動態化、過程化的管理會計核算體系,從預算編制、執行、反饋等方面進行全面監控,按照既定的目標、計劃執行,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適當的調整核算方式,確保管理會計的靈活性,增強核算的精準性,全面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此外,還要設置專門的管理會計監督部門,監督管理會計工作的開展,規范管理行為,確保管理會計的有效進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業企業將管理會計應用于財務管理工作中,有利于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增強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保障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全面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和水平,推動工業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工業企業在應用管理會計時,需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管理會計基礎,確保管理會計的有效進行,培養專業性的管理人員,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為管理會計的全面應用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管理會計核算體系,擴大管理會計的影響范圍,設置專門的管理會計監督部門,規范管理會計行為,增強管理會計的實效性,全面提升工業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逐漸推動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俊輝.談管理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8(10):259.
[2]陳文,淺談管理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7(19).
[3]賀艷.淺談管理會計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8(1):45-46.
作者簡介:
陳榮磊,云南省輕紡工業設計院,云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