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形勢的今天,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生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作為財政項目工作的基礎,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新形勢下我國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并且分析和探討了在開展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思考給出了相對應的優化策略,希望以此來幫助我國的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新需要。
關鍵詞: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意義:問題:對策
一、財政項目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意義
(一)有利于降低財政項目的投資運營風險
財政項目是以政府為投資主體和主導的,政府性資金作為滿足社會公共性、公用性和行政性項目的建設資金,財政項目與一般性的投資項目不同,財政項目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有:滿足社會公眾必需以及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共產品:一些包括盈利性,但是投資回報周期長的基礎性設施項目:一些存在高風險和高收益,同時可以提升國家自身綜合實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為提高政府財政資金的有效利用率,需要加強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這不僅有利于規范政府的投資行為,又有利于降低投資項目的運營風險,優化地方的產業結構。
(二)有利于《預算法》更好地落地執行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放緩經濟增速,對經濟結構進行了深入調整。在2014年修訂的《預算法》中明確提出:要積極建立并完善全面規范和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作為我國現代治理體系的重要基礎,現代財政制度在財政預算監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很明顯,所以需要充分發揮預算績效管理的積極作用,認真貫徹和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的相關要求,進一步貫徹落實《預算法》,從而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成效
大數據對預算編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要不斷完善基礎數據庫,對基礎數據加大全面審核的力度,確保項目的完成,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編制預算的監督過程中,對數據安全和質量進行監督是最核心和關鍵的部分,所以要充分借助大數據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的監督作用,提升監督能力,創新監督方式,這有利于加強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執行的具體效果,實現預算績效管理的預期目的。
二、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現存問題分析
(一)預算績效評估難以實現有效的量化
財政項目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當中通常會開展分類管理,相關職員的工作無法進行科學有效的量化,但是在績效管理與考核當中通常需要一定的指標進行量化,才能夠完成相應的績效管理工作,因此這就給績效管理指標的設置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如何通過構建量化指標,準確地反饋出財政項目工作人員的工作績效就成了難題。而且管理人員不能夠通過一天完成多少工作來衡量工作量,因為某些工作并不是以管理人員的意志為轉移的,其主要是看服務多少。項目科技人員的工作盡管可以量化,然而科技人員科研項目的長短周期不一樣,因此以年度作為周期考核科技人員的貢獻大小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尤其是某些科研人員的科研項目可能是較長周期的前期根本無法考量,而后期的成果卻能夠給項目帶來重要的作用,倘若以結題作為依據,顯然對科研人員的績效考核是不公平的。正是由于財政項目不同職工的績效管理量化存在著不同的差異以及難點,因此很難完成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構建。長此以往就會造成績效管理的惡性循環,為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的落實埋下極大的隱患,也不利于財政項目的績效管理改革。
(二)財政項目地區差異增加預算績效管理難度
這部分困境主要體現在財政項目由于地區存在一定的差距,某些處在欠發達、較發達,甚至處在落后的地區預算績效管理并不能運用同一套,倘若通過同樣的預算績效管理指標衡量其績效并對其加以比較,此類預算績效管理仍然是存在欠缺的。發達地區信息溝通建設十分完善,落實預算績效管理的渠道也十分通暢,但是欠發達或者落后的地區,在信息管理上存在欠缺,無法保證預算績效管理區域的信息流暢,一旦產生信息障礙,必定會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落實造成影響。由于地區的差異造成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的難度,同時對于預算績效管理過程當中存在的偏差也很難做到一致的調整優化。因此對于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來說,在制定預算績效考核指標時需要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因為地區差異的不同可能還會延伸出其他一系列無法解決的綜合性問題。
(三)服務質量無法用客觀具體的數據進行衡量
不少財政項目服務的質量好壞很難通過客觀具體的數據進行衡量,如何制定與服務品質績效相關的指標仍然是預算績效管理衡量的主要制約條件,通過前文分析可以知道財政項目服務通常需要結合經濟效益、效率以及公平等多維角度進行考核,但是在具體的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很難做到兼顧,只是注意到了經濟卻忽略了公平,注意到了公平卻忽略了效率,正是這種存在著欠缺的服務品質考核給財政項目的預算績效考核造成了困難。
三、財政項目預算績效考核現存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加強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創新力度
財政項目必須要對傳統的預算績效考核機制進行變革,同時要對預算績效管理有著深入的理解,具體策略如下:首先需要準確地進行崗位定位,必須要確保各個崗位能夠開展各項管理工作,同時該崗位是具有不同的特征與范圍的,因此財政項目人力資源部門在設定工作崗位時一定要結合該崗位的特征以及相應的范圍,準確的確定出該崗位的職能以及隸屬關系,才能夠發揮出該崗位的實際意義,不至于給財政學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帶來管理盲點。其次是預算績效考核要從全面性出發,預算績效考核不僅僅是從單一層面工作的開展,重點是財政項目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的各個環節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必須要結合考慮財政項目所設定的崗位目的、方向因素,設計預算績效考核的相關考核指標,指標要求全面避免盲區、盲點、漏洞,從而確保財政項目預算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落實。另外對于預算績效考核指標要盡可能地進行量化,不僅僅是通過定性化的指標進行考核,必須要有定量化的指標,提供更加客觀的考核依據。
(二)提升預算績效考核的執行能力
首先需要管理層能夠轉變觀念,明確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目標,盡可能地樹立起全員意識。樹立預算績效管理的全員性,不僅僅是需要簡單的考核員工,還需要下級對上級、平級之間以及職工的自我考核,充分地意識到預算績效管理對于本項目順利實施的戰略意義,從而提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自覺性。樹立預算績效目標是預算績效管理的關鍵步驟,要結合財政項目的服務對象、服務水平及未來規劃所做,通常是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目標的分解,員工都要明確自身需要達到或者超越的工作目標,從而才能夠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行具體的落實。最后一定要因地制宜,構建預算績效考核指標,要盡可能地體現出預算績效管理的激勵作用,合理地確定各個地區的預算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從而為整個項目的預算績效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健全預算績效管理部門
預算績效管理與考核作為財政項目日常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必須對其予以高度的重視,必須健全預算績效管理部門。預算績效管理部門應該保持高度的獨立性,能夠依法管理相關的預算績效工作,對各個崗位的績效進行長期跟蹤、持續考評,這是財政項目取得良好績效并且為社會提供更好服務的重要保障。
四、結語
通過多種考核方式的結合達到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的目標,逐步實現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預期目標,通過多種途徑逐漸優化財政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斷深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對于財政項目的長遠、健康發展而言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永剛.全面實施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方略[J].開放導報,2019(5):96-99.
[2]徐米花.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問題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9(29):51-52.
[3]丁彩霞.淺談地方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現狀、問題及對策——以某地級市為例[J].納稅,2019,13( 25):266+269.
作者簡介:
王建強,山東冠縣財政局,山東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