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成

摘 要:總復習的幾點做法,一、制定復習計劃,做好統籌安排。二、落實復習,夯實基礎。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指導復習方法。
關鍵詞:化學;復習
通過對這兩年的中考化學試卷的分析,中考在注重對“雙基”考查的同時,更突出對學生科學素養的考查,即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全面考查學生對所學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面對這樣的趨勢,我們學校的化學備課組就中考復習的方法,進行了一些探索,現將我們在復習中的幾點做法,向大家匯報如下。
一、制定復習計劃,做好統籌安排
制定復習計劃,一是做好時間的統籌安排。各階段和各部分內容的復習,一開始就要在時間上做好合理的安排。18屆的情況是,在四月上旬新課基本上結束了,中旬就開始轉入復習,大體上安排三個階段復習。二是合理使用好資料。對學生的復習資料要精心選擇,17屆我們學校選擇了《中考易》,18屆選擇了《中考奪分》,所選資料都能跟上中考發展的方向,比如,有關工藝流程題在《中考奪分》中就有這個專題,這種專題在《復習指南》中是沒有的。合理使用配套資料,使其達到最佳效果,對每一階段的復習,精心選擇配套資料和練習,側重對重、難點知識及學生易錯題型的訓練。三是提高課堂效率。精心設計好每一堂復習課,既然老師們都認為復習課是最難上的課,那就應該在教學設計方面多花時間,力爭向課堂要質量。
二、落實復習,夯實基礎
第一階段復習主要分為六個主題,每個主題復習均分三步走。(1)復習知識點并形成知識網絡;(2)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完成針對性的習題;(3)根據學生作答情況精講習題。第一階段復習要穩扎穩打,不追求快速度。著重抓過關,打好基礎。要通過這一階段的復習,使學生認真掌握各主題的基本內容和重點,加深理解知識的前后聯系,克服遺忘現象,復習時著重整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加強知識間的縱橫聯系,注意總結規律性的知識,進一步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第二階段復習是以重難題型搶分為目的,是按照我省中考中可能出現的重難題型分為六個題型進行的。是以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和融會貫通為目的,進行綜合提高訓練。復習時注意要以學生自我消化為主,教師做好個別輔導。
第三階段復習是小專題,即學會新穎題型和突破重難題型。
(1)從中考的熱點找小專題:分析近兩年的中考題可以發現,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及題型幾乎年年都考。將一個或幾個熱點串聯成專題加以訓練,增加學生應試的針對性,提高每類題的得分率。
(2)從學生的知識、能力的薄弱環節找小專題:在總復習的測試中,常會出現一類知識,部分學生答題正確率差,某類能力題學生無從下手,特別是一些實驗設計、實驗評價、新信息題等,可以加以總結、對癥下藥,給學生開設相應的小專題,并且對相應的專題進行歸納分析、思考總結、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形成解題思路方法,掌握解題規律。
(3)從中考的發展趨勢找小專題:分析近兩年的中考題可以發現,穩中有變、有發展。題型大多數保持穩定,也會出現少數新題型,例如,今年中考的14題,工藝流程題。臨近中考,結合省內各地的質檢試題和整合各方面的信息,我們備課組決定增加工藝流程題的小專題,教給了學生解答這種題型的基本方法。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指導復習方法
從一定意義上講,中考復習的主人翁應當是學生,作為教師,實際上是特殊的“服務員”,是一種引導性、指導性、輔導性的服務。在充分發揮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時,教師就要千方百計地啟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中考復習的主人,不要作浩瀚題海的“盲游者”,更不要作稀里糊涂的演題“奴隸”。安排部署教學內容時,要從學生所需、所求為基本出發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復習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做到講練結合,多練、精練、巧練。盡量做到:(1)講得要精。按考試說明的要求,突出重點、難點,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識。(2)講得恰到好處。對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想和練習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要包辦代替。(3)要指出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練,指練的數量而言;精練,指練的質量而言,練的題目要精選,要有成效,做過的題要真正弄懂,練的內容逐步擴展和深化,在層次上逐步提高;巧練,就是要練習從不同角度解題,學會知識遷移,舉一反三。采用題海戰術是沒有效果的,因為題目的可變性很大,不可能猜到題,壓到題。因此要讓學生準備個習題本,對錯題、例題、典型習題進行整理,進行解題后的再思考是非常必要的。“溫故而知新”在學習上永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
中考是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初三的化學教師,要在復習中轉變觀念,更新傳統的復習方法,研究中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特點,了解中考命題趨勢,才會取得很好的復習效果,才能在中招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認真搞好復習教學 努力促進質量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