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軍
摘 要:教育不僅僅是對于知識的傳授,也有對學生進行性格培養的作用,小學作為整個教育階段的基礎部分,在這個階段的學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的發育都還不是很完全,所以在這個階段正是一個進行性格培育的關鍵時期。在當下的小學當中,普遍出現的現象就是男教師相較于女教師更為稀少,男教師對于小學生性格培育的重要作用得不到發揮,本文對小學男教師對于孩子的性格培養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男教師;性格培養;重要性
引言:
小學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家重點關注的教育階段,對于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決定著小學教育的成敗,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當中,教師除了要對小學生進行知識上的教學之外,也要進行性格的培養,在這個過程當中,男教師的比例相對于女性教師來講比較少,并且這種差距在近些年來越來越大。
之所以在小學當中男教師較少,首先就是因為整個社會沒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生態。一般來講整個社會對于男性的要求較高,而男教師的工資相對來講比較低,不能夠滿足社會、家庭和自身的需求;其次就是一些觀念上的影響,一般來講男性教師比較樂于對更高年級學生進行教學工作,在當下的社會當中,教育階段越高,男教師的比例也就越高,在大學的教師當中,男教師要多于女教師。
一、男教師對于孩子性格培養的重要性
在小學的教學過程當中,男教師對于小學生的性格培養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是女性教師所代替不了的。
首先,如果長期缺少男性教師對學生進行性格上的培養,那么學生對于性別角色上的認知就會有一定的障礙。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性格定型最為關鍵的時期就是0~14歲的時期,這個時期當中,小學教育階段占據了一個很大的部分,學生在這個時期需要來自兩性的教育和模范,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小學教育階段以女性教師為主,所以對于男性的教育和模范就會有所缺失。在小學教育當中,女性教師更加感性和溫柔,所以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更加喜歡學習成績好、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如果男性學生長期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女性化的環境當中,長此以往,自身的性格和行為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受到女性教師的影響,并且對于性別方面的辨別也會有一定障礙,自身的性別特征得不到有效的發揮。
其次由于男女在認知方面的巨大差異,所以導致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培養方向就會有所差別。女性教師更擅長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感性的教學,而男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更加擅長對學生進行邏輯推理、空間想象等理性思維的培育。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女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更加溫柔,會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講解,但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更多的是對問題的對錯進行分析,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育方面作用不大;男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采用幽默風趣的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邏輯性的培養和思維的發散。但是在當下的小學教育階段,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就會導致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方面有所缺失,教學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解決男教師缺失的策略
(一)提升工資待遇以及社會地位
薪資水平是影響人們擇業的重要標準之一,雖然國家一直提倡提高教師待遇,但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回顧中可以看出,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該和公務員相持平,但從目前情況看,雖然教師的工資水平較以往有所提高,但與國家公務員工資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而且,相對于其他國家,我國教師的待遇還遠遠落后。韓國教師不僅政治地位高,工資也高,美國教師的收入越高,男性教師在教育中的比例就越大。只有提高教師待遇水平,才能提高教師隊伍的吸引力,讓更多的優秀人才主動接受教育。
(二)鼓勵師范院校錄取更多的男性
目前,師范學生是我國教育當中的主要參與者,但是在師范院校當中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大部分的師范院校女生要比男生多一倍以上,所以從源頭上造成了教師崗位上的性別失衡,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源頭上追根溯源。采取獎勵措施招收特定領域的男生。
師范院校在進行招生的過程當中,要制定一個明確的男女錄取比例,并且嚴格地按照要求進行執行,多錄取男性的師范生。
(三)改變社會的觀念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被人為地貼上許多負面的標簽,當男性選擇不受歡迎的教師作為職業時,往往會受到輿論的不正常對待。我們要轉變這種觀念,讓男性能夠更加自由地去選擇自己的職業,社會各界都應該正確地認知男教師在教育當中的作用,男性教師對于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育作用。
結束語:
在當下的小學教育當中,男女教師的比例嚴重失衡,對于男性教師的作用也沒有明確的認識,我們要轉變這種觀念,提升教師的薪資待遇和社會的地位,并且鼓勵師范院校錄取更多的男性,從源頭上將男性教師缺失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轉變整個社會對于男性教師的刻板印象,讓更多的男性能夠投身到小學的教育當中來。
參考文獻:
[1]張丹,克里斯汀·德特黑.教育公平視角下的教師性別意識及認知差異——以上海市小學課堂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08:69-81.
[2]李異奇.男性化教育缺失對兒童個性的影響——以湖南省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