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環 周思宇
摘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無法脫離質量管理工作。本文介紹了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八大原則,舉例闡述了全面質量管理的原則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體現,以及重視發展全面質量管理的意義。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概念:原則:意義
一、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
全面質量管理:是指在全面社會的推動下,企業中所有部門,所有組織,所有人員都以產品質量為核心,把專業技術、管理技術、數理統計技術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學嚴密高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控制生產過程中影響質量的因素,以優質的工作最經濟的辦法提供滿足用戶需要的產品的全部活動。
二、全面質量管理的八大原則
(一)以顧客為中心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一個原則是以顧客為中心。俗話說顧客就是上帝。自從市場由供給導向性變為消費導向性以后,消費者的主體地位逐漸凸顯出來。如果組織或企業不能滿足自己顧客的需求,就無法從商業活動中獲得利潤,企業就無法生存。全面質量管理以顧客為中心,通過PDCA循環進行產品的質量改進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顧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領導的作用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二大原則是領導的作用。一個企業從管理層到員工層,都必須參與到質量管理的活動中來,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企業的決策層對質量管理給予足夠的重視。如我國的最大網貿帝國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由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云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馬云起到關鍵的作用,對尋常人來說,不是阿里巴巴的馬云,而是馬云的阿里巴巴。當然這也與馬云的團隊有重要關系,但是從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一個優秀領導者的魅力所在。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19年7月,在《財富》世界500強中位列182位。
(三)全員參與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三大原則是全員參與。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成功的企業不能單靠管理層,員工的參與也至關重要。國內著名海爾集團前身只是一個青島瀕臨倒閉的一個小廠,如今發展到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2016年海爾全球營業額預計實現2016億元,同比增長6.8%,利潤實現203億元,同比增長12.8%.利潤增速是收入增速1.8倍。所依靠的就是海爾的企業文化,激發了全員參與的動力。
(四)過程方法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四大原則是過程與方法,即必須將全面質量管理所包括的內容都融為一個過程來管理。就像一條優秀的產業鏈,不是單個環節能有極大的貢獻,而是環環相扣,每條小溪流都注入河道,才能匯聚成一條長河。
(五)系統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五大原則是系統管理。2017年8月《法制晚報》發布臥底記者在海底撈拍下的老鼠橫行、掃垃圾的簸箕放洗碗池中清洗、用火鍋漏勺掏下水道等令人發指的后堂行為的報道。3小時后,海底撈迅速做出回應——發表致歉信,緊接著2個多小時后又發布了7則處理通報。海底撈從上午的淪陷到下午的逆襲,其公關能力不容小覷。這也不只是說公關部的職責,從實地考察,收集信息,做出決策,3個小時可見高效的系統管理功不可沒。
(六)持續改進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六大原則是持續改進。持續改進是全面質量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全球最大的快餐企業之一肯德基之所以能立足全球而不敗,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其的持續改進。肯德還根據當地的特色增加了很多特色食品,如各種蓋飯類,精選早餐。食品的持續改進使肯德基擁有了更多的顧客:在管理方面肯德基更是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使自己的管理更加完善,不斷發展壯大。
(七)以事實為基礎
有效的決策是事實的基礎上的,全面質量管理也必須以事實為基礎,脫離了實際的美好空想只能像是海市蜃樓一樣,可望而不可即。所以企業都要以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來制定接下來的發展規劃,而不是一味蠻干。
(八)互利的供方關系
企業與供方之間保持互利關系,可以加強企業間的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取得更大的共同利益。兩個關系良好的企業從管理方式到內部信息的交流都是互惠互利關系共同發展。強強聯合,只能使強者更強。
三、全面質量管理的意義
在經濟全球化,經濟危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的生死存亡更加常態化,優勝劣汰這一自然界的法則同樣適用于市場。這對企業發展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避免出現各部門處在相互獨立的狀態,使得資源擱置浪費,降低整體效益,所以要加強各部門直接的交流,重視質量,建設全面管理。這樣才能使企業在不斷地競爭中生存下來。
參考文獻:
[1]尹菊香,什么是全面質量管理[J].文庫,2018.
[2]桑德霍姆.全面質量管理[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
[3]海底撈“老鼠門”事件[N].法制日報.2017.
作者簡介:
金環,周思宇,沈陽工學院,遼寧撫順。
①撫順市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關于撫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對策研究”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