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需要以企業并購的方式對各項資源進行整合,以此提高企業自身的實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然而企業并購中存在諸多融資風險,這就需要深入分析這些融資風險,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風險控制,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鑒于此,本文就針對企業并購中的融資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體措施,希望能為企業并購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利依據。
關鍵詞:企業并購:融資風險:措施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環境,為謀求長遠的發展,常常都會選擇并購的方式對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進行提升。雖然并購能夠給企業的發展帶來諸多機遇,但是也帶來了諸多融資風險,比如常見的融資額度風險、融資方式選擇風險、融資結構風險等等,若無法充分了解這些融資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勢必會影響到企業并購的有效進行,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企業并購中的融資風險,探究企業并購中融資風險的防范及控制措施,促進企業并購的順利開展。
一、企業并購中的常見融資風險
(一)融資額度風險
在企業并購過程中,一旦融資額度不符合實際需求,很容易增加企業并購的成本,以致企業面臨著過大的經濟壓力。一般企業內部資金都是作為企業日常運營的資金,所以在進行企業并購的時候,對外界資金有一定的需求,而并購成本決定著企業融資額度,這就需要充分了解被并購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而對并購成本及發展潛能進行評估,最后以符合企業價值的成本進行并購。若是在企業評估過程中出現問題,很容易造成融資額度風險,融資不足就無法滿足企業并購對資金的需求,進而影響到并購計劃的有效實施:融資數量過多,則企業并購的成本也會顯著上升。
(二)融資方式選擇風險
在企業并購過程中,不同的融資方式會帶來不同的融資風險,其中比較常用的融資方式包括了債務融資、股權融資等等。在選擇債務融資的方式進行融資時,主要就是尋求外部金融結構的資金扶持,整個過程較為煩瑣,既要支付一定的利息,也要以實物進行抵押,甚至影響到企業信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政危機。在選擇股權融資的方式進行融資時,主要就是向股東群體融資,以股東所持的股票進行發行,進而獲取并購所需的資金,這種方式會造成企業權力分散的情況,隨著企業發行的股票不斷增加,企業面臨著更大的生存危機。同時,股權融資所需的成本較大,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股票發行,這就很容易影響到并購計劃的順利實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風險。
(三)融資結構風險
一般在企業的并購融資過程中,企業需要的資金量較大,依靠單一的融資形式無法解決所有的資金問題,這就需要采用多種融資方式,在保證資金充足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融資結構問題。融資結構風險會隨著不同的組合形式出現變化,在選擇內部融資作為主要的融資方式時,企業的日常運行會受到一定影響,甚至失去一些發展機會:在選擇債務融資作為主要的融資方式時,企業面臨著較大的償還成本,導致企業的財務負擔逐漸增大,對企業形象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難以保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企業并購中融資風險的防范及控制措施
(一)企業并購成本的有效控制
為減少企業并購中的融資風險,需要充分掌握并購成本,將其作為融資依據,并合理選擇融資的方式及結構。就目前情況來看,企業并購的成本包括了基本運營成本、被并購企業的運營及整合成本、企業的機會成本。就基本運營成本來講,主要就是購買企業產生的基本費用,這也是主要的并購成本。就被并購企業的運營及整合成本來講,主要就是在完成企業并購之后,需要對企業之間的業務進行銜接,并做出一定的改進,以此促進企業的正常運營,使企業規模得以不斷擴大。就企業的機會成本來講,企業并購過程的占用資金量較大,以致企業儲備資金顯著降低,這個過程很容易失去其他的企業發展機會,且某些方面的經濟效益也有所降低。因此,為促進企業并購計劃的有效實施,需要充分了解被并購企業的基本情況,對并購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對各方利益關系進行均衡,對并購成本進行控制,進而減少企業并購存在的融資風險。
(二)企業融資方式的合理選擇
對于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需要對融資成本及融資帶來的風險進行綜合考慮,進而保證融資方式的合理性,使融資結果達到預期目標,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同時,為保證企業融資的有效進行,還要充分考慮到企業資本結構,將企業效益最大化作為目標,進而對不同的融資方式進行合理選擇。由于內部融資帶來的風險較小,能夠降低企業的經濟負擔,這就需要在保證企業穩定運行的條件下,盡可能選擇內部融資方式,將外部融資方式作為輔助手段。若是以外部融資方式進行融資,可以選擇正規的銀行機構進行貸款,盡可能減少股票發行,以此保證企業經營權的集中,使企業能夠處于穩定、健康的運行環境。
(三)企業債務資本組成及期限結構的優化
根據現狀來看,債務資金是企業融資中的主要部分.想要實現對企業并購中融資風險的有效控制,就必須要充分了解企業債務資金的實際情況,對債務利率及構成要素進行分析,并準確預測市場的變化,對企業融資所需的金額、融資的償還年限、具體的借貸安排進行科學部署,以此保證資金支出的數量及順序符合企業并購的流程,保證企業融資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企業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運營情況,便于對資產期限結構進行有效優化,使企業各個發展階段的資金供應得到滿足。同時,需要對債務資本的組成進行仔細分析,使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進行流動風險管理,使企業并購計劃得以順利實施。
(四)對企業資本結構進行合理確定
在企業并購所需的成本確定之后,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途徑進行融資,以此保證資金來源的清晰,并對資本結構進行確定。具體來講,就是對各資金成分的比例關系進行劃分,對企業融資面臨的環境進行分析。對于企業資本結構的確定,需要充分把握好以下幾點注意事項。①擴大企業規模是企業并購融資的主要目的,以此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提升。所以在確定企業資本結構的時候,需要與并購目的相適應,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②對外部融資的比例進行確定時,需要對企業的未來償還能力及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將其控制在企業能夠承受的范圍內。③對企業能夠承擔的最大風險及企業信用等級進行綜合考慮,結合企業現狀進行準確的定位,盡可能減少企業面臨的風險。
(五)完善風險預警體系,加強融資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
目前我國企業并購預警理論的發展不夠成熟,未能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這就需要及時對風險預警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以此減少企業面臨的風險,將企業的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具體來講,需要充分了解行業的發展情況,對企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進行有效預防,制定科學合理的融資計劃,并做好融資風險的應對預案,通過各種降低風險的金融工具將企業并購融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同時,需要加強融資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融資風險管理體系,提高融資風險信息的傳播效率,實現風險信息的高效共享和利用,進而為融資風險管理工作提供有利依據,促進企業并購計劃的有效實施。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并購需要的資金量較大,而融資是滿足企業并購資金的主要途徑,不同的融資方式、融資成本及資本結構都會帶來一定的融資風險,以致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經濟壓力。為保證企業并購計劃的有效實施,需要充分了解企業并購中的融資風險,重視企業并購成本的控制、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企業資本結構的確定、完善風險預警體系,通過各種措施減少企業并購中的融資風險,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其坤.企業并購融資及風險管控[J].財會學習,2019( 13):190-191.
[2]唐心怡.我國上市公司并購融資風險及防范[J].現代企業.2018(5):43-44.
作者簡介:
王文正,山東魯華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山東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