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芳
摘 要:小說是除了詩歌、散文和喜劇之外的四大文學體裁之一,是一種以揭示一定主題為目的文學創作方式與作者對主題本身的一種揭示方式,在其長久的發展中,便分裂延伸出對其諸多的研究分支,如人物、主題、歷史與現代對比等,更多傾向于小說形式研究而非內容的“藝術技巧”亦屬其中之一,此亦是語文高考中針對文學類文本的命題方向之一而成為高三學生必得掌握、教師必需高度重視的一大內容模塊。本文便就此“高中語文小說閱讀藝術技巧賞析”的話題做出三方面的闡述:掌握藝術賞析方向、進行藝術手法提取分析、自主手法模仿以感悟藝術價值。
關鍵詞:高中語文;小說藝術;賞析;“三部曲”
小說作為四大文學體裁之一,而技巧藝術又作為小說包括內容在內的兩大研究板塊之一,加之自身具有的在長久的文體發展中生成累積的諸多內容元素,而具有極高的教、學價值。具體的教、學賞析方式則可依據對問題的一般認知邏輯和創作經驗,遵從由“掌握藝術賞析方向”、“進行藝術手法提取分析”、“自主手法模仿以感悟藝術價值”構成的“三部曲”原則。
一、熟知小說概念,掌握藝術賞析方向
對小說包括藝術技巧在內的某一要素賞析前提在于對“小說”此概念的明確。這基于大多學生的“小說”理解皆建立其主觀化模糊認知基礎上的現實情況,亦基于在文體形式熟知下進行在文體范圍內進行寫作技藝賞析、而非在文體之外進行天馬行空高調論述的現實需要。
例如,在對契科夫的短篇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進行藝術技窮分析時,在不了解“小說”概念的前提下,同學們則會依據自己對“小說”、“藝術技巧”的主觀經驗或字面意義解讀,對此話題進行盲目填充。如,故事圍繞“裝在套子里的人”的標題對主人公別里科夫為什么“裝在套子里”、什么是“裝在套子里”等話題進行了敘述。而這顯然將屬形式之下的藝術技巧之舵不自覺轉向了內容之下的故事情節。而如若同學們在此之前明確地知悉小說“是一種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題材”的概念、其包括人物、情境、環境在內的三要素等屬性,則在面臨此類藝術技巧鑒賞話題時起碼會知悉而緊握“作者是如何來處理人物、情節與環境的”此中心問題,從而可進一步延伸做出諸如“人物描寫方法”、“情節敘述順序”、“故事建構方式”、“環境定位”等的分析。因此,教師引導進行小說藝術技巧賞析的前提就在于讓同學們首先明確“小說”此種文學題材的概念與屬性,以為之后依據其技巧多維度的具體分析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依據藝術維度,進行手法提取分析
繼對小說概念與屬性的明確之后,則應是引導學生依據在其藝術技巧模塊劃分的包括表達技巧(敘述人稱、敘述方法、描寫方法、修辭手法)、表現手法(以小見大、托物言志等)、語言等多維度創作手法進行針對特定文本的藝術技巧切實分析的環節,即對賞析方法的傳授。這是此小說藝術技巧賞析教學話題的核心內容。
例如,在對《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藝術手法分析教學中,基于上述環節關乎“小說”概念與屬性的講解明晰之后,我便讓同學們依照分別包含有多重小分支維度的表達技巧、表現手法、語言此三大維度出發,嘗試進行大體式自主賞析。在此過程中,同學們則會提取出由“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他的臥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掛著帳子。他一上床,就拉過被子來蒙上腦袋......”等而來的“夸張的漫畫手法”及“諷刺幽默”的語言藝術;由來自于烏克蘭的科瓦連柯和華連卡這真誠而熱情的姐弟和裝模作樣的別里科夫與周圍人而來的“對比”手法等,我則根據此具體認知情況進行包括此類藝術技巧的作用在內的完善與補充。如此,同學們則能夠更為全面、深刻地明晰小說創作所真實具有的藝術技巧及藝術技巧在小說中的具體存在形態。
三、模仿藝術手法,自主創造感悟藝術價值
經過上述環節依據小說技巧多維度的文本藝術特色分析,學生對于藝術技巧本身及其存在形態確乎具有了一定認知,但不能夠否認的是,此認知依舊停留在“知其存在,但不知其作用與價值”的“無感”狀態。這便無法使其透徹地把握藝術技巧的存在使小說文本呈現出經典性的作用,進而燃起對其進行深入學習的熱忱。而對此最好的處理方式則在讓學生進行自主小說創造。
例如,在上述環節中提取出《裝在套子里的人》文本所使用的幽默諷刺的語言、對比、想象等藝術手法之后,我則讓同學們自由選擇主題進行微小說的自我創造。在面臨此現實的創作需要時,同學們才會想到“我該如何創作”的問題,即“我該如何基于主題創設這樣一個人物、設置這樣一個情節、塑造這樣一個環境”,而此刻,則亦是其真正意識到所謂“藝術手法”、“藝術技巧”重要性與在既定小說文本閱讀中對其進行提取、認知、賞析必要性的時刻,且能夠更為深入地理解小說藝術技巧的具體形式,如“小說中的對比需要融合故事情境而顯得自然,這不同于議論文所運用的鮮明對比論證手法”等。
總之,小說絕非大多數人認知中的簡單“故事”,它需要利用諸多技巧、融合故事內容與情感進行精心地構造與搭建,而真正的小說閱讀與解析也應不離對此作為小說搭建重要元素的藝術技巧的關注。在對此的認知基礎上,再去著手進行具體的教、學方式探索。
參考文獻:
[1]周泓旭. 高中語文小說教學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2]周靜. 高中小說鑒賞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