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財務機器人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企業的財務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一方面,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與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長遠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新的管理理念與方式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運用,推動著財務管理快速轉型。在此背景下,財務共享中心應運而生,當前財務共享中心在我國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尤其是集團企業正在不斷加大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以促進企業的財務管理轉型,推進業務與財務的深度融合,實現流程再造,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大價值。
關鍵詞:財務共享中心;建立;策略
一、財務共享中心建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一)財務共享中心概述
財務共享服務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財務工作方式變革,優化財務管理模式,進而形成分布式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需要從人力與服務、流程與組織、技術與系統三個方面入手,只有全面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與需求,才能建立完善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重要貢獻。
(二)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的必要性
在經濟發展環境日益復雜的背景下,企業運營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很多集團企業橫跨多個區域、眾多業務模塊,集團總部的管理理念轉移到最基層的公司存在一定難度。而集團總部在執行其管理思路時,必須充分考慮各業務模塊對差異化、多樣化的不同需求。當前,很多集團企業的組織機構設置不科學,存在組織龐雜、職責劃分不清等問題,影響了財務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提升。在業務操作方面,相同業務的操作流程、審批流程、審批權限等在各層級各區域的公司并不一致,業務操作呈現出多樣化特征。在各層級公司之間,信息口徑不統一且較分散,從集團整體角度難以整合資源配置,各業務模塊各層級公司的市場戰略缺乏統一性,甚至背道而馳。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企業業財一體化建設,不利于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而財務共享中心是將大量重復的會計核算與相關作業從集團企業的分支機構中集中到共享中心,從市場內外部兩個角度出發為客戶提供流程化、標準化、高效率的專業服務,實現優化組織機構與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的目標,進而達到創造價值的目的,因此,加快推進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對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三)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的重要性
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可以有效幫助企業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提升防控業務與財務風險能力,促進企業交易處理和內部溝通效率不斷提高。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還有利于企業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明確并固化業務操作標準,幫助企業采集和匯總質量更高更能幫助企業決策的信息,從而最終達到提升財務管理服務價值的目標。
二、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涵蓋的主要內容
(一)總體規劃
企業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前必須以提升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為目標,充分考慮外部環境與企業內部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規劃。在總體規劃中應明確定位財務管理轉型目標.科學劃分財務管理職責與權限,從核算一體化、預算一體化、資金一體化、分析一體化等方面入手,通過深入推進業財融合,樹立財務共享中心核心業務流程。
(二)實施步驟
在財務共享中心的具體建立過程中,應從單流程推進,費用管理開始,逐步推進全流程融合,推動產業發展,最終實現全流程覆蓋,推動整體區域發展。
(三)職能范圍
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可以將企業的費用報銷、會計核算、資金結算、主數據管理、財務檔案管理、稅票處理、報表與數據管理等財務管理工作統一起來,實現集中管理。
(四)組織機構
財務工薪中心的組織機構包含三個層面,具體指基層各核算小組、財務共享中心以及財務管理中心。在此基礎上,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還應該不斷完善企業內部各層級的管理機制與運營機制,加快各層級信息化平臺的建立,為財務共享中心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三、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的具體策略
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對企業來說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多方面的管理內容、多個管理層級與多樣化的業務與財務流程人手。
(一)健全組織機構,加強人才培養
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需要健全的組織機構的支持,一般的財務共享中心的組織機構建設包含核算小組、財務中心、財務管理中心三個層面,核算小組包含總賬、收入、成本、費用、資產、資金、客戶、質量等不同方面,涵蓋各方面的財務管理內容,而工作人員可以在財務中心查詢具體的財務信息,財務管理小組主要負責財務分析工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支持。財務人員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的基本要素,企業必須在戰略目標指導下,建立健全財務人員架構,將戰略層面、共享層面、業務層面的財務人員涵蓋在該架構中,使企業的財務工作向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提供基礎保障。戰略財務人員主要負責企業的財務資源管理、財務風險防范與管控、財務管理職責劃分等工作,為企業的戰略決策與業務轉型提供支持;共享財務人員主要為企業提供高效的會計服務,積極運用智能化手段進行會計核算,不斷推進會計核算流程標準化建設。同時,財務管理等相關政策、人才輸出、數據芯片的維護等都是共享財務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業務財務人員主要負責將財務管理工作融入業務活動中去,為業務活動的開展提供決策支持,并合理分析、控制企業的營運成本,使企業的成本得到管控。
(二)完善信息系統,優化業務流程
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還需要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的支持,各管理信息系統必須不斷完善,尤其是業務與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應有效銜接在一起,打通業務與財務節點,加快信息傳遞與共享,推進業財深度融合,為財務共享中心建立提供支持。同時,企業為了實現對前端業務流程與財務工作的規范管理,必須制定完善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業務流程,對具體工作的開展進行規范,使工作人員按照標準可以順利高效的開展具體工作,該標準中應包括存貨核算、采購核算、報銷核算、資金結算、收付款核算、總賬核算、報表編制等多種不同業務的具體業務流程。以差旅費的報銷業務流程為例,其具體操作如下:(1)工作人員登錄ERP系統提交出差申請,系統自動生成申請單號;(2)領導審批;(3)工作人員登錄ERP系統填寫出差費用報銷單申請號,系統自動生成出差費用報銷單;(4)部門經理審批;(5)財務人員上傳附件與掃描件;(6)財務經理審批;(7)總經理審批;(8)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審批;(9)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審核、付款;(10)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生成會計憑證。
(三)健全運營管理體系,提升服務質量
企業的運營管理對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而財務共享中心的服務水平也會對運營管理機制產生影響。因此,企業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健全運營管理體系,提高運行管理水平,為客戶提供高質量服務,進而推動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運營管理體系涵蓋規章制度、質量管理、服務管理以及具體的業務流程等方面內容。在規章制度制定方面,企業必須按照風險管理的需求,根據各組織機構的具體工作內容,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與應用指南,為工作人員提供規范化的工作指導,以此促進業務流程的優化。在共享運營平臺方面,企業應建立問題管理、時間管理、績效管理、質量管理等不同層面的管理制度與信息系統,使運營管理平臺更加完善。熱線電話、郵件、Web門戶等服務接入系統接收到的信息可以直接傳遞到共享運營平臺,由共享運營平臺經過分析處理進一步傳遞到業務管理系統,進行內部業務處理,業務與財務工作在這一運營體系中,實現了深度融合,而企業的運營管理的效率與質量也會得到較大提升,企業的客戶服務質量也會隨之提升。
四、結束語
長遠的戰略發展眼光與明確的戰略目標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方向指導,因此,企業必須在維持業務穩定的基礎上,加強集中管理,這就需要完善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其提供支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涉及多方面、多層次的內容,因此,在建立之前必須確定與企業實際情況相符的市場定位,并制定適合企業長遠發展的經營管理模式。在制定經營管理模式時,企業不僅需要考慮到市場內外部環境的影響,還需要考慮到各子公司、分公司的實際情況與具體聯系,使經營管理模式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優化,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董若溪.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的關鍵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企業文化,2017(12):181.
[2]汪莉.基于財務共享中心下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7(21):60-61.
[3]白雅茹,王麗芬,楊武岐.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與應用的相關問題探討[J].現代商業,2017(6):146-147.
作者簡介:
傅紅華,南京全民健身中心有限公司,江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