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租賃行業的健康發展對于穩定金融局勢、促進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國租賃行業發展迅速,制定新的租賃準則對促進租賃行業的穩定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承租人和出租人兩個角度對新準則實施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從監管層面、承租人、出租人三個角度提出了應對之策。
關鍵詞:新租賃準則;租賃行業;策略
租賃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近年來,中國經濟呈現出逐步發展的良好態勢,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租賃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通道,在新租賃準則逐步推行的背景下,如何發展租賃行業是金融發展討論探討中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在此背景下,研究新租賃準則的變化對租賃行業的影響,對承租人和出租人都十分有前瞻意義,承租人可以在實施新準則之前充分做好準備,出租人可以發現新的市場機會。
一、新租賃準則的由來及主要內容
隨著經濟業務活動中企業越來越多的開展租賃業務,為了規范業務處理,我國出具了新租賃準則的實施要求。新租賃準則對于規范我國租賃市場,維系金融行業中特殊的行業租賃秩序,發揮了正面的影響作用。在原租賃準則中,經營租賃具有表外融資的性質,使得承租人的會計處理不規范的相關問題逐步顯現。在原來舊的租賃準則中,承租人與出租人兩方在會計處理上都與資產所有權有關,在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中,承租人不能完全反應租賃資產使用權和租金的支付義務,因此不能再財務報表中完全暴露租賃交易取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這讓承租人有選擇經營租賃的意愿非常強烈。為此,我國基于國際化金融舞臺的背景下,順應市場發展,將“國際租賃準則”推行到各個行業中去,自2019年開始,我國取消了關于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等承租人身份的分類,并進一步規范資產所有權的相關要素,將租賃負債、折舊、利息等相關計量信息列報,趨向國際化財務會計管理的一致性。國際租賃準則已經在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了。我國考慮實際情況,對新租賃準則實施預留了一定的準備時間,采用不同對象不同時間分步推進的方法實行新會計準則。對于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緊跟國際會計準則的變化要求在2019年1月1日開始就實施新會計準則;對于其他企業,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從而讓企業有足夠的時間應對準則的變化,也給新會計準則的學習預留出時間,便于企業吸取境外上市企業實行新租賃準則的經驗。
在此背景下,研究新租賃準則的變化對承租人和出租人的影響,對租賃行業十分有意義,承租人可以在實施新準則之前充分做好準備,出租人可以發現新的市場機會。
二、新租賃準則對承租人的影響
(一)經營租賃優勢不再
由于新經營租賃的實施,承租人需要將經營租賃人表,資產負債率上升,由于剛性負債的上升,總體來講償債類指標可能都將惡化,從而給企業的外部融資行為帶來極大的壓力與困難。
同時,從盈利指標、盈利能力等企業經營行為方面來看,經營租賃資產以及負債的確認會對企業經濟效益起到一定的負面作用。但如果從企業損益表的角度來看,企業在新租賃準則下,能夠將資產支出折舊費用和借款成本利息費用進行區分且確認,使得租賃費用(租金費用保持不變)呈現出前高后低的發展趁勢,尤其是年支出費用會高于現行會計準則直線法確認的費用,導致資產人表前后也趨向于前高后低的結構。承租人得不到有效盈利,而企業各項經營指標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財務指標的惡化讓承租人選擇經營租賃的動機減弱。
(二)產生對新租賃產品的需求
由于經營租賃的優勢下降,承租人從優化財務報表的角度會產生對其他替代產品的需求。從新租賃會計準則的角度出發,承租人為了更趨向于舊準則一致的表外融資效果,會選擇簽訂經營租賃合同,而在新會計準則下,業內已經模糊了融資租賃形式與經營租賃交易的區別,將資產所有權的相關要素納入租賃調整的范圍。從短期來看,承租人會傾向選擇服務類的租賃產品,比如租賃期限是不大于十二個月的交易行為搭配一些服務類的活動,長期租賃一般是以三到五年為基本期限,其中飛機、船舶等租賃標的物交易,往往會持續十年以上,這些長期租賃會不會適應市場要求通過合同安排產生短期化的產品。新租賃準則的變化使得承租人會采購更多變形后的經營租賃產品,從而弱化新準則的負面影響。
三、新租賃準則對出租人的影響
(一)業務結構發生變化
融資租賃或短期租賃將占比提升,經營租賃占比下降。短期租賃是承租人較為青睞的一種租賃形式,由于能夠為承租人的各項財務指標提供優化效果,所以對于出租人而言,租賃期不超過12個月的短期租賃或低價值資產租賃很可能形成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因為經營租賃對承租人的優勢降低,承租人在相同條件下,會更傾向于采用融資租賃方式融資,這種市場需求的改變會使出租人的融資租賃產品的占比會有一定的上升。
(二)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
短期租賃市場份額加大,服務類產品增多;新租賃準則下,不僅要求出租人披露各項租賃資產的賬面價值,還需要披露租賃收入、未折現等財務信息。此外,為了明確租賃行業的公平性、規范性,新租賃準則還要求出租人根據財務報表的需求或計量,披露其他相關租賃活動的定性要求與定量信息。租賃準則的變化對出租人的運營能力、財務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市場應對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如何應對新租賃準則的挑戰
(一)監管層面
加強培訓企業,規范企業會計處理。租賃會計準則的修訂是為了給會計核算工作指出規范發展的正確道路,也是為了約束租賃行業發展趨向,使得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業務往來能夠正規化、透明化。就新租賃準則的基礎理論而言,承租人與出租人都基于同一公允價值評估與續租可能性判斷的前提下,進行大量的假設、估計與預判,這使得未來承租人更加依賴人為的會計能力,并能根據會計周期內評估租賃交易的變化,進行賬務的調整與處理。從會計工作的職能與角度出發,會計要素的確認及計量,是對承租人財務會計管理的優化與調整,而且,在新租賃準則中,會計要素的確認更多地依賴會計人員的人為估計判斷,尤其是在后續計量工作與業務流程環節中,新租賃準則帶來的影響使得整個租賃行業的會計工作發生了極大的變革。財政部應該加強對新租賃準則的培訓,確保新租賃準則的順利實施。
此外,考慮將對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統一監管,更好把控租賃行業風險,租賃準則的變化,對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的融資屬性進行了強化,相關政策應該統籌考慮,才能更好地監控租賃行業的相關風險。
(二)承租人應對策略
充分評估自己的存量經營合同,做好過度,充分評估自己的風險,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租賃產品,降低經營風險,提高企業價值。新租賃準則實施,對承租人的債權、股權融資有較大影響,為此,承租人應該積極面對,轉變自身心態與經營策略,采取有效的計量策略或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新租賃準則修訂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出租人應對策略
一是從經營租賃回到傳統的融資租賃。逐步提高融資租賃產品的比例,提高自身的運營管理能力。新租賃準則對經營租賃的沖擊.恰恰是融資租賃產品的機會.從資本市場發展趨勢來看,租賃能夠起到對資本市場中的資本進行匯集的作用,尤其是以融資租賃為代表,而新租賃準則更是模糊了經營租賃與融資租賃的區別,這使得租賃能夠充分發揮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領頭作用。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經濟呈現出逐步發展的良好態勢,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融資租賃行業發展迅速,但從市場整體情況來看,其滲透率仍然較低。在新準則變化時,利用此機會發展融資租賃產品正是時機。
二是通過給承租人提供服務類的增值服務來滿足市場需求。承租人應該把握好租賃準則變化的風向,推出更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在新版國際租賃會計準則的約束下,我國租賃行業的交易與服務開始呈現出交融而且融合的現象,也就是說,承租人在面臨租賃業務時,會引入服務類概念或條款,讓出租人由租賃產品的提供向服務類開展轉向。從目前租賃服務業務中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租賃開始與服務類融合,而租賃的本質就是融資與融物的互補,融物恰恰更重視租賃類產品附加服務,如飛機、輪船等融物類租賃,承租人會考慮維護、包養與運營等多方面,這些方面恰恰也是出租人提升融物價值的有效突破口。對此,租賃公司也會參與到服務類的租賃中,但大部分公司仍然采取外包服務形式,由第三方專業認證,保障租賃物或融物的有效性與規范性。而當融物行為或租賃物為可用的大型設備時,承租人為了保障自身經濟效益,往往會與第三方或租賃公司簽訂一定的條款,后者的條款更偏向于可替換資產類,這使得租賃公司轉向服務類業務,而非實體產品類的直接租賃。
三是加大對人員的培訓,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從而提高租賃行業的人員素質。租賃行業對專業人才的儲備都處于稀缺狀態,一些出租人往往依賴第三方機構提供服務,如會計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機構,但卻忽視了對己方會計財務與法律人員的培養,導致其在業務模式轉型過程中失去了主動性,處于被動地位。為此,培養租賃專業人才能夠有效幫助出租人把握市場機會,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將現有業務的競爭點轉移到更加廣闊的市場中,加強價值創新.為租賃行業開辟新的藍海領域。
參考文獻:
[1]孫穎,謝召恒.《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修訂)(征求意見稿)》與現行準則的比較[J].財會學習,2018(21):119-120.
[2]王秀麗.新租賃準則預期對租賃市場參與者的適用性分析——基于《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修訂)》(征求意見稿)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5):213-214.
[3]史靜.論新會計準則對我國融資租賃業承租企業財務評價的影響[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張婷婷,中聯金融有限公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