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
摘要:在“黨管人才”的指導原則下,人才的穩定與發展自然與黨建工作有密切聯系。作為教工基層黨支部,承擔著黨建基礎管理的重任,在群眾和黨員的第一線,與“人才”有著最密切的聯系。本文即在基層黨建工作和人事工作實踐基礎上,探析教工黨支部與人才工作的聯動作用,以求兩者共同和諧發展。
關鍵詞:黨支部? 人才? 聯動
習總書記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對于高校來說也一樣,要想學科快速發展、人才培養工作取得實效,都需要緊緊依靠人才資源。
一、高校人才工作現狀
在高校發展過程中,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主要體現為人力資源的爭奪和競爭,尤其是高層次人才、優秀青年人才的競爭,這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所認可。在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當下,高校以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為目標,通過“引育”兩種方式延攬人才,增強人才競爭力,進而推動高校學科建設、提升育人能力。
高校人才工作在日益抬升地位和大力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不少共性的問題,比如:人才隊伍結構和用人機制不合理、人才引進制度的配套措施不完善、人才總量受限、人才流失、人才的潛力挖掘等問題。
二、教工黨支部與人才工作的聯動研究
1.提高認識,做好黨支部建設與人才工作建設的宣傳工作。
隨著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推進,科研、教學、行政業務量加大,人才建設也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高校人才工作要想在競爭激烈的人力資源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既需要有頗具吸引力的引人措施相配套,又需要深厚的思想文化沃土作引領。人才的發展、再“生長”也需要用堅毅、不懈的品格作支撐,用奮發向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激勵。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環境下,基層黨組織正承擔了精神指引的作用。因此,新時代的基層黨支部建設與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聯動性需要重新認識和再提高。
在提升認識高度的基礎上,宣傳工作的介入也是必不可少,尤其在互聯網盛行的當今高校,高校可廣泛通過新媒體傳遞更多的支部與人才工作聯動的認知導向。
2.多途徑展開黨支部與人才的互動,促支部和人才共發展。
教工黨支部抓好人才引進關。人才引進是人才資源獲得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以往的實踐中,主要還是考察人才的業務水平和能力為主,對政治素質的考察趨于簡化。在近幾年的實踐中,加大對人才在引進關中的政治審查,尤其嘗試教工黨支部發揮考察和引領作用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有海外引進的青年人才為非黨員,教工黨支部從開始的審查到全方位了解,再到傳遞黨的先進理念,雙方加深了了解和認識,最后教師成為新發展黨員對象。
教工黨支部抓好人才發展關。從教工黨支部的作用發揮來看,支部工作圍繞教學、科研、行政中心工作,將理論學習化作業務水平提高是其重要的意義所在。教工黨支部可通過與對應行政部門聯合,或自行組織教學科研人員學習擴大會等形式,不斷加強與人才間的溝通,直面問題,協調解決處理各種問題。進一步提高人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使非黨員人才也了解學習先進的思想政治理念,加入到共謀發展的道路中去。互動同時,也是黨支部自身鞏固建設的好機會。
當然,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也有效改善了黨建工作方式,提高了黨建工作效率。可以通過微信等方式,實現教工黨支部與人才的“雙 向交流模式”,及時了解人才所需,傳送正確的思想源泉。這對于人才隊伍的結構調整、人才管理制度的建構等都有著重要而寶貴的參考意義。而對于人才本身,也是需求釋放、汲取能量的好時機。
教工黨支部抓好人才提升關。在人才晉升、人才項目申報等關鍵節點,黨委切實履行人才工作主體責任的同時,教工黨支部應首先嚴把人選的政治關、師德關、育人觀和質量關,確保推薦人選的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育人水平高超、業務能力精湛。這也能協助和督促人才在日常的教學科研工作中更好的提升自己。
3. 嚴抓共管師德師風,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態、治學氛圍。
黨的十九大也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指明了方向。“著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這體現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教工黨支部的建設中積極貫穿配合黨委的師德師風抓手,營造高校、院系的良好學術生態、治學氛圍,將為人才的發展、再提升起到助推作用。人才積極配合,從自身做起,做好優良的師德師風表率,既可反哺黨的建設發展,又能帶動一批又一批教師在良性互動圈做出貢獻。
三、 新時代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與人才工作的聯動意義
人才隊伍建設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高校發展的潛力挖掘深度。教工黨支部必須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助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素質優良、作風過硬”的人才隊伍。
在人才引進制度的配套措施完善路上、資源配置和投入結構合理化的尋求路上、充分發揮作用的用人機制優化路上,我們只有深刻認識“黨管人才”原則,樹立科學的人才觀,積極尋求教工黨支部與人才工作的聯動,才能力創高校人才工作新局面。
正如習總書記強調的:“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外、國內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參考文獻
[1]馬麗宏. 新形勢下高校教工黨支部工作探究.世紀橋. 2018年3月
[2]熊曉軼 王蒙蒙.高校“三型”教工黨支部建設路徑研究.智庫時代 .2018年
[3]李明 李欣越 李妍龍 郭濤.高校人才管理機制的創新模式探析.教育文化.201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