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
摘要:服裝設計在藝術設計領域中屬于專業性很強的設計門類,它的產物是具有設計美感的服裝設計作品。這種美感的構成應該從兩個方面去解析,一方面是服裝的內容美,另一方面是服裝的形式美。服裝的內容美是服裝的材料、結構、功能等內容要素所決定的,服裝的形式美是服裝的形態、色彩、語義等形式要素所決定的,本文以傳統拼布工藝在牛仔服裝中的應用為案例,此案例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孫圣軍所做的四款服裝設計。通過分析該案例中的內容要素與形式要素,進而研究服裝設計美的構成要素,為今后從事服裝設計提供更加科學的方法理論。
關鍵詞:設計美、內容要素、形式要素
一、構成服裝的內容要素
構成服裝的內容要素包含服裝的材料、服裝的結構和服裝的功能。
(1)從服裝的材料要素分析研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為了滿足自身衣服的穿著美感,衣服的替換速度也隨之提高,廢舊衣物特別是牛仔裝的浪費最為嚴重。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些廢舊面料,設計師將傳統的拼布工藝與牛仔面料結合了起來,在本次設計中將廢舊的牛仔服裝進行有設計的裁剪,最后將這些面料設計成為新的牛仔創意性服裝。
四個作品采用的主面料為牛仔面料,此外還采用了棉麻面料作為拼接裝飾面料,特別需要提出的是設計師在這四款設計中對面料三個方面的設計改造,第一方面是設計師對其中的部分牛仔面料做了鈣化處理,增加了面料的肌理感。第二方面是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使用雙面粘合襯與牛仔面料結合,增強了面料的挺闊感,加大了裝飾美感。第三方面是設計師將其他質感的材料與牛仔面料結合,給整體衣身的材料帶來了節奏感。以上所述三方面體現出了材料在這四款服裝中的設計美感。
(2)從服裝的結構要素分析研究
本文分析的四款設計中,結構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設計點。設計師以拼布工藝為主要設計手法,打破了常規的服裝結構,將自己的設計理念與中國的傳統服裝元素相結合,塑造出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四款時裝。下面將對每一款服裝的結構展開分析。首先是第一款服裝,該款服裝的上衣在結構上采用了古代服裝左衽的裝束,并且加入了系帶設計,背部和袖子上連接了2019年時尚設計元素蝙蝠袖。下裝在結構上也從常規的褲子做出了一定的改變,設計師以常規的修身牛仔褲為設計基礎,在每個褲腿縫合線處加入了兩層衣片,做出了層次感和上衣進行呼應,這種具有層次感的結構設計增強了服裝的動態效果。外披的結構設計融入了漢服的結構元素,設計師將常規漢服的款式進行二次設計,去掉了袖子,加大的領子增加了外披的厚重感。第二款衣服的上衣采用了古代服裝的右衽結構,衣服的邊緣處加入了系帶設計,領子采用了立領結構。下裝為一片裙,總共分為三個衣片,前片在側腰邊上開始自然下垂到襠部,綴有一根帶子連接另一側的裙片。第三款衣服的上衣制作借鑒了現代修身西裝的版型,使其更加具有現代設計感。下裝采用了喇叭褲的基本原型,在原基礎上做出了更加夸張的結構設計,設計師還在上面采用了苗族百褶裙的設計手法,衣褶從頭延伸至尾。第四款衣服的上衣在結構設計上采用了目前流行的西歐簡約設計,下裝外披采用了一片褲的結構,每個褲腿外帶有三個口袋,增加了衣服局部結構的裝飾美感。配套上下裝飾有綁帶外掛,多個局部的簡約結構設計造就了整體的復雜層次感,使局部與整體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3)從服裝的功能要素分析研究
服裝的功能要素集中體現了服裝設計美的本質,本次研究的這四款服裝最為突出的功能要素是環保功能,這一功能的承載體是這四款服裝中廢舊牛仔面料的拼接設計。前文中已經提到人類目前對牛仔服裝的浪費非常嚴重,而且牛仔服裝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對環境的污染極其嚴重,特別是水資源。設計師在這四款設計中均采用了廢舊牛仔服裝面料的拼接設計,減少了面料的浪費,保護了環境,最重要的是傳達了一種環保理念。
二、構成服裝的形式要素
構成服裝的形式要素包括服裝的形態、服裝的色彩、服裝的語義等。
(1)從服裝的形態要素分析
服裝的形態是服裝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是服裝的整體造型與局部結構綜合作用的結果。服裝的整體造型可以概括為H型、A型、T型、O型,每個類型的服裝都有各自的特點,服裝的局部結構上文已經提到,此處不再重復,但需要提及的是這四款衣服中多樣的線條結構設計,其中包含省道線、裝飾線、造型線等多種線條,這些線條的設計增強了服裝的形態美。因此,在探析這四款衣服的形態要素時需要將這四款衣服的整體造型與局部線條結構放到一起進行分析。從這四款衣服從整體造型上看,均為H型,給人以寬松的形態感,每款衣服又包含省道線設計、裝飾線設計、造型線設計,褶皺線設計,以第三款設計為例,整體采用的是H造型,局部又采用了褶皺線設計,使得衣服既具有穩重感,又具有活潑感。
(2)從服裝的色彩要素分析
色彩是服裝產品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它給人帶來的感官刺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消費者對它的喜歡程度。選擇什么樣的色彩應用在服裝設計中一般取決于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表現出服裝色彩的裝飾美,通過顏色的添加設計增強服裝的形式美感。第二個因素是設計師想通過服裝的顏色傳達出某種情感,比如歡快感、喜慶感、沉穩感。在本次所分析的這四款服裝中,顏色的選擇更傾向于第一個因素。比如在第四款設計中,設計師將白色牛仔布剪成預設的形狀,然后用粘合襯黏貼在底布上面,方便后期的縫合,再用紅色窄絲帶進行裝飾包邊。在白色和深藍色牛仔布的強對比上植入紅色,很好的中和了兩個顏色的對比度,降低了整體色調對比度,給觀賞者帶來更加柔和的色彩美感。
(3)從服裝的語義要素分析
服裝的語義要素即為某款服裝所傳達出來的信息。本次所研究的四款服裝都采用了拼接工藝,設計師通過靈活的設計手法將廢舊的牛仔面料進行二次利用,傳達了一種節約材料,保護環境的理念。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設計師在設計第一款衣服時借鑒了傳統水田衣的拼接設計方法和古代服裝的左衽結構設計;在設計第三款衣服時加入了中華水紋的紋樣和苗族百褶裙的表現形式,這些傳統服裝結構的應用與少數民族服飾設計方法的采納大力弘揚了中國傳統服飾設計文化與少數民族服飾設計文化。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得知,四款服裝無論從內容要素的材料、結構、功能分析,還是從形式要素的形態、色彩、語義分析,都傳達出了一定的設計美,這種美是多角度的。服裝設計美是內容美與形式美高度統一的復合體,在設計中要考慮面料的選擇,結構的設計、功能的表達、形態的展現、色彩的搭配、語義的傳送等諸多因素,當一款服裝既具有很強的內容美感又具有很強的形式美感時,這款衣服才具有真正的設計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