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函 趙亮 李洪娜

摘要:遼寧省擁有豐富的工業遺產資源,但遼寧省的工業遺產發展與保護卻相對落后,工業遺產的自身特有的價值并沒有有效的體現出來。因此,本文以工業遺產與工業類型相互匹配的方法建構了適合遼寧省工業遺產旅游的開發模式,以期促進遼寧工業旅游的發展。
關鍵詞:工業遺產;旅游模式;遼寧省
遼寧省具有富饒的土地,景觀美麗,歷史悠久,擁有68%的基本旅游資源。是中國的一個資源大省,該省有56個文化遺址。遼寧省有許多文化古跡,包括新、舊石器時代和秦、漢、元、明、清的古文物,遼寧省現代特色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 2011年,遼寧省有5A級景區2個,4A級旅游景區47個,21個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遼寧省有148個工業遺產,有15種工業資源類型,本文以工業遺產與工業類型相互匹配的工業遺產旅游建構方法對遼寧省的工業遺產旅游進行構建。
1、建立工業博物館模式
遼寧省的工業模式發展模式偏向于工業博物館[1],遼寧省的相似數量很高。并且在遼寧省范圍內的雷同數量較多,在工業遺產博物館的開發模式上重點開發在于博物館的物品的展示,但是在工業遺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面缺少開發,潛力布朗說“只有發現了場地的靈魂,才能更好的發揮出場地的潛能”這就要求著在對工業遺產的開發的同時要對其歷史文化、當地的區位條件、地理要素、氣候特點以及工業遺產的內部屬性方面進行充分地了解,并將周圍的自然環境因素也充分地加入到對工業遺產的開發規劃環節之中,配合工業遺產整體的體驗以及感悟,選擇一個適合的工業遺產開發模式。
2、建立工業遺產旅游景觀公園
在工業遺產的舊址之上,工業遺產周邊的環境和工業區內的具有強烈的視覺體驗的工業建筑和工業機械設備改造而成的工業景觀公園。工業景觀公園內可以包含休閑娛樂,可以在工業景觀公園中進行美食的品嘗、強身健體、欣賞演出。將老的工業舊址建筑文化和現代的都市氛圍混合在一起,打造出一個具有特色的工業景觀公園位于城市周邊并且占地面積比較大伴有比較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的工業遺產可以考慮建設成為一個工業遺產旅游景觀公園。對工業遺產場地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對建筑的建筑風格,水文,植物景觀和重點景觀的地形和地貌進行研究基礎。例如,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就是一個相對成功的案例,它將廢棄的工業區轉變為景觀公園和休閑區,將廢棄工廠改建為室內體育活動,以及將高層建筑改為觀光塔、攀巖及跳傘的場所,廢棄的生產設施改建成為公共的游樂健身區,加強空地的綠化環境建設,建設較為完整的植物群,形成一個四季分明的自然氛圍。例如遼寧省的沈陽重型文化廣場、本溪南芬露天礦、高爐山大煙囪遺址、林家堡子礦洞、東大砬子礦井、盤錦的中國石油遼河油田等工業資源既兼顧了城市的建設規劃和工業遺產的保護也將傳統的工業文明融入到當下的城市氛圍之中。
3、打造工業遺產跟購物相結合的商業區
在位于城市中心的商業區就可以使用這種與購物相結合的開發模式進行開發,這種模式目前在遼寧省尚未有較為成熟的開發案例,保留能體現當時的工業先進水準,并且有代表性的工業遺產,根據現代人們的需要,在不將工業遺產的價值破壞的基礎上進行改建,可以修建為商店、酒吧、咖啡館、游樂場、健身館等地方,經后期的市場自然發展將其轉變為商業街區,并且高大的工業遺產可以做為一個地標性的建筑,通過專家對工業遺產的梳理以及當地城市的歷史文化的梳理,整個街區的開發將擴展到集休閑購物,娛樂,文化教育和工業旅游于一體的商業區。
4、開發創意產業園模式
創意產業園模式是到目前位置工業遺產的最流行的改造方式[2]。在工業遺產的舊址上將廢棄的廠房、以及遺棄的工業廠房,用美術畫室、書本出版社、展覽廳、家具城、時裝店等形式表現出來,變成一個在工業舊址上的集各種功能為一體的全新的創意產業園。創意產業園則是以工業舊址上的工業文化作為一種核心文化,讓來此進行休閑娛樂放松身心的游客也能享受到工業遺產的藝術氛圍。加上工業舊址的廠房房租較低,因此也極大程度上收到了創作者的青睞,創意產業園模式可以在原有的空間結構的框架之下對其進行加固和修繕,可以適當的增加新的建筑,重新構建一個工業遺址空間,在保存了原有的工業遺產價值也符合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遼寧省工業資源中可以作為創意產業園模式的有很多,
5、工業遺產與工業旅游的結合
特殊的旅游方式,可以滿足游客的游覽需求。 工業遺產和工業旅游在時空中有一定程度的重疊,起著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效果。所以二者就很難被分開。一些還在使用著舊廠房的老企業就可以利用這種將工業舊址和旅游相結合的開發發展模式。遼寧省發展到現在依舊有很多歷史文化悠久并且依舊在投入使用的老工業企業,可以在現代的工業生產場景工業遺產資源進行開發在滿足旅游者的需求的同時將企業的創收進行提高,社會綜合水平提高的多贏局面[3]。
6、工業遺產聯合互補開發
遼寧省工業遺產旅游仍處于起步階段。很難將工業資源的利益用于工業旅游的個體發展。因此,工業遺產旅游可以與遼寧省整個旅游系統相結合,促進工業旅游。遺產旅游產品功能的弱點加以彌補。傳統的旅游業將發展和加強工業遺產,增加該地區的整體競爭優勢,讓更多的游客接觸這一新的旅游業,為客源市場創造一個可持續的市場。例如鐵嶺的火車站蒸汽機車庫舊址、鞍鋼集團展覽館、本溪火車站等。
參考文獻:
[1]孫楠.產業融合背景下遼寧省工業旅游發展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7.
[2]史小楠.解讀工業遺產再利用過程中前衛的創意園思潮[J].建筑與頂算,2007,(5):36-37.
[3]閻友? 兵,裴澤生.工業旅游開發漫議[J].社會科學家,1997,(5):57-60.
作者簡介:
姜玲函(1997-),男,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旅游管理15級學生。
通訊作者:趙亮(1977-),男,遼寧阜新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旅游體驗與旅游者行為,E-mail:zhaoliang7701@163.com。
李洪娜(1972-),女,遼寧營口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旅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