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喬丹
摘要:在整個設計史的發(fā)展過程中,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元素在不同時期對不同國家的設計發(fā)展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經濟是設計發(fā)展的基礎,對于設計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在設計史的發(fā)展過程中,包豪斯設計學院是一個經典代表,也是現代設計的搖籃,在經濟的作用下,它對設計界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包豪斯;設計;發(fā)展;經濟
一、引言
包豪斯是一所設計學院,于1919年在德國魏瑪共和國成立,它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現代設計教育、有完整的設計教育宗旨和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學院。創(chuàng)始人是德國著名的建筑設計師、設計理論家沃爾特?格羅佩斯。由于受到經濟、政治、思想等因素以及不同領導人的不同主張和思想的影響,包豪斯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三個非常不同的時期:魏瑪時期、迪索時期和柏林時期。
二、包豪斯的發(fā)展歷程
(一)魏瑪時期
1919年包豪斯學院成立,正值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敗時期,戰(zhàn)后經濟蕭條,城市殘垣斷壁,重建的任務艱巨。新政府剛成立,各方面的管理混亂,沒有正式成立稅收體系,沒有資金撥給學校進行日常的運作,包豪斯的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生活和教學的等設施匱乏,魏瑪軍隊駐扎校內使校園設施遭到毀壞,此外學院還要面對社會壓力和學院內的各種問題。學校無法提供校舍,學生只能住在教室里,幾近赤貧的學生靠課后拼命打工賺錢維持生計,很難專心學習。包豪斯成立初期就在這種非常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進行教學。
這一時期教育改革的任務非常特殊,格羅佩斯組成新教員組不斷嘗試開創(chuàng)新課程,目前世界上各藝術單位和學院通行的“基礎課”即為包豪斯首創(chuàng)。1922年左右,格羅佩斯開嚴肅地考慮學院的發(fā)展,開始走向理性化,明確教學要為實際的設計目標服務,要以理性和秩序的方式取代過去的個人表現方式。包豪斯的新發(fā)展與當時德國的社會發(fā)展趨向吻合,逐步得到完善。同年,魏瑪政府組織第一次圖林幾亞藝術展覽,其中最主要的作品是包豪斯的師生共同設計的拼裝房子,作品成本低廉、可批量生產,為低收入階層提供了新的可接受的建筑模式,幫政府緩解了城市重建的資金壓力。這次活動讓世界認識了包豪斯和它的成就,重新認識現代設計,吸引了大量外企和廠商訂貨。1923年德國遭到通貨膨脹威脅,政府在11月進行大規(guī)模的貨幣改革渡過難關,進入空前的經濟繁榮時期。包豪斯轉為大工業(yè)化設計的新教育方向,努力擺脫手工業(yè)立場,大批量生產設計廉價、具有良好功能性的產品,既順應了德國經濟發(fā)展潮流,也得到了經濟支持和良好的發(fā)展。
(二)迪索時期
1924年右翼分子獲得圖林幾亞政府議會的多半席位,包豪斯的社會關系開始逆轉,它受到各種攻擊,特別是右翼控制魏瑪市議會的反對造成政府教育經費削減,學院的生存和發(fā)展都成為問題。
迫于壓力和為了學員更好的發(fā)展,包豪斯遷出魏瑪,來到了距離德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很近的迪索市。迪索市長茀里次?赫斯非常歡迎包豪斯的到來,撥出了一批財政預算,希望包豪斯能夠幫助迪索提升設計水準,促進工業(yè)發(fā)展。這筆預算用于建設包豪斯新校舍,為學院的發(fā)展解決了最基本的難題。格羅佩斯以最好、最高效的方式建成了巨型校舍支持學院的教育運轉。這棟校舍采用極簡形式、現代材料及加工方法,不加裝飾,天橋連接各功能區(qū),具有很好的生活功能。校舍內部的設備及用品均由師生設計生產,它的高度統(tǒng)一性和功能性加強了師生間的聯系,對提高團隊合作和學習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這一校舍成為世界最成功的建筑之一。
得到了大眾的支持和認可,學院教學體系開始改變并新增建筑系,得到老客戶的資金支持并開設小型公司,向有需要的廠商提供學院設計的產品專利,為學院帶來經濟收入,教學和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包豪斯達到了發(fā)展的最佳時期。而此時格羅佩斯卻選擇離開,并將包豪斯交給漢斯?邁耶。邁耶十分重視學院的經濟來源,除了政府的經濟支持,他促進專業(yè)與企業(yè)的聯系,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的同時創(chuàng)造了收入,這些對于學院的發(fā)展極為重要。1927年,德國擺脫一戰(zhàn)的困境后,成為世界重要的經濟強國,工業(yè)的發(fā)展與設計的提高得到世界的認可,這一切成就離不開包豪斯這些年在設計教育上的付出,德國的產品設計水準得到了顯著提升。
邁耶是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在校內進行思想改革,將商業(yè)化和社會主義化并行發(fā)展,學院內的政治氣氛異常濃厚,導致學生對設計問題漠不關心,更注意政治問題。為了讓學院能夠繼續(xù)存在和發(fā)展,政府和學校強迫邁耶辭職,共產黨學生一并清洗出去。邁耶的激進政治立場給包豪斯帶來了災難,學院已回不到魏瑪時期的水平。
(三)柏林時期
邁耶辭職后,米斯?凡德洛擔任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長。作為非政治化人物,他在學院內肅清泛政治的影響,將學院改造成單純的設計教育中心。但很快便受到許多學生反對,他們指責他只為少數權貴設計,不為貧苦大眾的住所考慮,教員們也對理論課程有意見。面對險峻的形勢,米斯再次整頓把包豪斯變?yōu)閱渭兊慕ㄖW院,希望這所學校能夠以“建筑”為一個核心來凝聚其他專業(yè)。此后,包豪斯的教學立場、意識形態(tài)的認識基礎和教程與以前完全不同,許多教員相繼離開。學校的泛政治和左翼立場日益加重,迪索政府已經無法繼續(xù)支持包豪斯。在國家政治上,納粹黨逐漸控制德國政權,學院的存在變得更為困難。米斯試圖把學校遷到柏林以此留住包豪斯,而支持學院教學的經濟來源只有兩個:一個是包豪斯設計的產品專利轉讓費,另一個是迪索政府承諾供給到1935年的經費。包豪斯最終抵抗不住納粹勢力的發(fā)展,1933年1月納粹政府上臺后便被關閉了。
三、結語
包豪斯的發(fā)展是坎坷的,經濟對學院的發(fā)展產生深刻影響,成立初期付出的努力為它帶來經濟效益,也為之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恰當的時候經濟支持促進了學院和設計的發(fā)展,關鍵時刻經濟無法支撐包豪斯設計教育的發(fā)展時又阻礙了設計的發(fā)展。包豪斯存在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它為未來的設計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開端,對當代設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王秀麗,張 瑾.包豪斯的發(fā)展及其影響[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5(11).
[3]葉健鋒.試述包豪斯的出現及其影響[J].九江學院學報.2009(2).
[4]鄔烈炎, 袁熙旸.外國藝術設計史[M].遼寧美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