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濤
摘要:落實好鄉村振興要求,是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關系到美麗鄉村的建設和億萬農民兄弟的切身利益。檔案部門要聚焦發力置身其中,在村級檔案建設、農業合作社建檔、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等方面積極發揮檔案工作的獨特優勢,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支撐。
關鍵詞:檔案工作 鄉村振興
落實好鄉村振興要求,是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關系到美麗鄉村的建設和億萬農民兄弟的切身利益。檔案部門要聚焦發力主動置身其中,在村級檔案建設、農業合作社建檔、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美麗鄉村檔案建設等方面積極發揮檔案工作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檔案支撐。
一、開發整合農業檔案信息,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農業農村檔案,特別是農業科技檔案涉及農林、畜牧、水產等多個領域,承載了大量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農民群眾在生產中掌握了這些技術知識,就會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檔案部門要積極與涉農部門的合作,將有用的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傳送到農民群眾手中,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幫助農民增收增產。
上海市在利用電子檔案數據,加強農業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先后構建了涉農補貼資金監管平臺、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信息管理平臺、農產品質量可追溯系統等信息服務平臺,提高了檔案資源建設開發應用工作的水平。其中,涉農補貼資金監管平臺公開了水稻種植、農資綜合、農作物良種、漁業油價、農機具購置等12項普惠制涉農補貼政策,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發展,方便了農民群眾對政策的了解。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產品品牌創建方面,農業檔案信息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各地通過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監管名錄和誠信檔案,實行嚴格的“一票否決制”和責任追究制,將其生產經營行業與項目申報、評先表彰相掛鉤等方式,促進了農業品牌的創建,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推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民創收增收。
二、扎實做好農村各項檔案工作,實現鄉村振興發展
(一)深入挖掘檔案資源,助推鄉村文化振興。基層檔案部門要抓住鄉村文化繁榮發展的機遇,緊密結合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檔工作,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符號,盤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資源。讓農村檔案成為“看得見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保存鄉村文化記憶的載體。通過走訪調查、實地拍攝、資料整合等方式,使反映村莊風土人情的文字、圖片、聲像轉化為檔案文化,進而推動檔案工作為鄉村文化發展服務。在這方面,四川省內江的基層檔案部門取得了成功經驗,蘇家鄉諸古寺村挖掘明末清初著名高僧丈雪大師檔案資料,利用他對農業發展的貢獻,打造了丈雪農耕文化陳列室,助推當地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隆昌市古湖街道古宇村深入研究隆昌沱灌工程和古宇村漁文化30多卷檔案,找出沱灌工程引沱江水入古宇湖成就古宇“美麗漁村”的歷史檔案,打造了古宇村魚博物館。借助一個個真實的魚標本,一件件舊時的捕魚工具,還原了古宇村的歷史,留住了人們的鄉愁。
(二)加強基層檔案管理,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鄉鎮檔案管理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加強農村基層組織檔案工作,推進規范化、信息化建檔,是檔案工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做好基層檔案工作,有利于鄉村各項工作的規范化與法制化建設,為“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服務;有利于民事糾紛的調解和處理,化解矛盾、維護農村穩定。黑龍江省寧安市小朱家村將社會綜合治理與村級建檔同步進行,把村務民主決策程序、村委會財務公示公開、群眾反映問題的解決等重點工作記錄在案,有效促進了村級事務決策和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推進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規范化。
(三)建立精準扶貧臺賬,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精準扶貧任重道遠,檔案工作要同步推進。首先,要做好扶貧對象的識別和建檔立卡,建立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臺賬,保存好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圖表、音像、電子數據等檔案資料,達到“真扶貧、扶真貧”的目的,推動扶貧工作有序開展。其次,要加強檔案管理,對已經脫貧的貧困戶一戶一檔,確保貧困戶從進到出全過程記錄。再次,要加強對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監督指導,確保精準脫貧檔案真實、全面,充分發揮檔案記錄歷史、服務現實的作用。
三、做實基層檔案工作,維護農民切身利益
(一)完善農民土地確權檔案,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檔案管理是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黨的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政策落實,事關農民土地合法權益保障。檔案部門要做實農村土地確權檔案工作,切實用檔案維護好農民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合法權益。在土地確權登記過程中,要完善村民的土地確權檔案資料,提高其準確性和完整性,依法保障村民合法權益,將涉及農戶的有關確權申請、身份信息、權證審核發放等文件材料,以農戶為單位“一戶一檔”進行整理歸檔。
(二)建立健全合作社檔案資料,服務農村新型集體經濟。支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檔案部門要積極探索建立合作社檔案,更好地服務于合作社工作,為“三農”提供優質服務。主動服務于農村新型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濟組織,加強檔案管理指導,將這些檔案進行全域化管理、互通、融合,提高檔案利用價值。
(三)建立農村動態低保檔案,落實農村社保低保政策。檔案工作要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服好務,建立健全動態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和農村低保檔案。針對不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對具有特殊意義和重要價值的檔案設置特殊的檔案管理流程,確保檔案資料的準確真實。在農村低保檔案的整理中,要做到低保對象信息資料調查核實精準、匯集錄入精準、檔案備份精準,確保低保政策的精準落實、低保對象的精準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