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鳳瓊
一、基本情況
一年級報到第一天,一個小男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圓圓的臉蛋,一雙大大的眼睛,報名時,手一直不停的翻動擺在桌子上的報名冊。詢問他時,他竟然瞧也不瞧我一眼,甚至對我的詢問毫不理睬,他就是齊齊。上課不到一個月,“搗蛋王”的面目就盡顯無疑了。
齊齊今年七歲,就讀于二年級。出生于知識分子,家庭爸爸媽媽都是大學生奶奶也是一名退休教師,按理說家庭教育應該是好的。可是在孩子上學后發現了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是品行問題,齊齊愛撒謊,做了錯事,總是百般狡辯找很多理由推卸責任,不肯輕易認錯;在家也不懂得尊敬長輩,奶奶天天接他放學,上學幫她提書包,卻從不喊奶奶一聲;他喜歡玩玩具,竟然悄悄把同班同學的錢拿去買玩具;到公園玩時,還故意隨地大小便……奶奶教育他,他還和奶奶耍橫。在外還不懂最基本的文明禮儀。其次是紀律問題,本來男孩子調皮是很正常的事,可是齊齊不僅調皮,而且膽子大性,不服管教。上課時,不遵守紀律,經常把擾亂課堂秩序,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當成是很光榮的事,在排隊時誰都怕挨著他,他總是一會兒碰這個同學一會兒碰那個同學,把周圍搞得不得安寧。下課時,常和同學打架,經常被同學投訴。甚至出現他打架被批評后,又叫上另一位同學一起去報復投訴他的同學,這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確實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再次是學習問題,齊齊頭腦聰明,記憶力好,看問題有時還能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但是他特別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安靜不了2分鐘,經常搞小動作玩鉛筆或東張西望找同學說話,有時甚至故意發出怪聲,引同學發笑。雖然他頭腦聰明記憶力好,但是在學習拼音時,堂上從沒靜下心來過,所以第一次口試測拼讀時成績不好。
二、個案分析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來到世上的孩子都是如天使般的純潔可愛。齊齊也不例外。他為什么會變成這樣一個令人頭疼的“搗蛋王”呢?通過與家長交流及多方觀察發現原因如下:
1.因缺乏家庭教育。自從齊齊出生后,媽媽就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爸爸由于工作的關系就把所有教育孩子的事全權交給媽媽。齊齊七歲前,從沒和其他小朋友玩過,全由媽媽帶。平日里媽媽對其百般呵護,萬般寵愛。從小到大,對齊齊的要求是有求必應。齊齊喜歡看電視,一看就半天,媽媽雖然覺得不應該,但覺得怕他哭鬧,就從不加以任何行動阻止,齊齊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平時家里媽媽和他兩個人媽媽遷就他,餐桌上所有的肉他全吃光。故而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
2.缺乏幼兒教育
齊齊其實小時候沒上過正式的幼兒園,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行為教育,在家跟著媽媽,而媽媽過于溺愛孩子,沒教他養成應有的行為習慣,更何況媽媽很少帶她外出,所以一些基本的交往常識都沒有,更不用說其他常識了。在成長的過程中欠缺了一個重要的啟蒙環節。
3.缺少同學支持
由于“唯我獨尊”的性格,加上課堂上,不管上什么課都影響課堂紀律,老師幾乎都點名批評,開始還在乎,可是時間一久他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也因為這樣同學們對他的印象都不好,每次的常規評比中自評和他評中幾乎都是倒數幾名。
三、教育過程
(一)搭建溝通橋梁,提高家教水平
齊齊在啟蒙階段,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基本的交往常識,都欠下了一課,開學之初,就主動聯系家長,講清家庭教育在孩子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讓父母認清教育子女的意義和責任。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水平高低和質量優劣對學校教育成效有深刻影響,通過多次的交流溝通,齊齊的奶奶媽媽心平氣和的共同商討孩子的教育問題,并且商定先由奶奶教育孩子(奶奶是退休教師)媽媽抓緊時間學習轉變家庭教育的觀念。媽媽事后和我交流時說:“以前總是和婆婆意見有分歧,以至于什么事情都不愿和他交流,是您讓我和婆婆,因為孩子而關系緩解,也正因為此,才讓我接受一些新的育兒觀念,琪琪才有了現在的樣子。 ”
(二)斗智斗勇讓他心服口服
開學不到一個月,齊齊的“金剛”本性已盡顯。在這一個月中,很多孩子就如“黔驢”z之“虎”,還屬于觀望狀態。如果班主任這一階段未使用足以制服他們的招數,最終就會“黔驢技窮”而被其啖之。
一日,班上同學告曰——浩浩的外套不見了。剛上的體育課,浩浩把衣服放進課桌一轉身就不見了。我馬上意識到,這是有孩子在惡作劇。我平靜地回到教室,對孩子們說:看看誰最能干,能幫浩浩最先把衣服找出來。話音剛落,只見齊齊飛快地跑到圖書角那邊從下面抽屜里,把衣服拿出來(一年級的孩子就是一年級的孩子)我不動聲色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的齊齊,然后讓齊齊跟我一起到了我的辦公室。
老師:你知道我為什么找你嗎?
齊齊:不知道。
老師:我最喜歡誠實的孩子,做了錯事,勇于承認錯誤改正了就還是好孩子。
齊齊:我沒有藏浩浩的衣服。
老師:我沒有說你藏浩浩號的衣服。(沉默)我想知道你怎么那么快就找出了浩浩的衣服。
齊齊:我……我……。
老師:其實老師知道是誰藏的衣服,只要他勇于承認錯誤,我就不想批評他。
齊齊:你怎么知道的?(滿臉的疑惑)
老師:老師學過心理學,會破案。(心中暗笑)。
接著,我又開始給他分析了整個事件并告訴他,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犯錯誤,只要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了錯誤,就能不斷地進步,就是一個好孩子。后來又處理的幾起班級中的突發事件,過后的一段時間,發現齊齊沒有開學時那么調皮了。事后通過與家長交流才知道齊齊回家對奶奶說:“我們老師太厲害了,班上,不管哪個小朋友干壞事,她只要看你的眼睛就知道是誰干的”,看來這只“小老虎”在試探之后,終還是心服了。之后的日子下課時他總愛在我的身邊問這問那,我總是給予他圓滿的答案,慢慢地他開始親近我了。
(三)多方協調,讓他矯正行為
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矯正非一朝一夕,非單打獨斗,只有多方齊心協力,才可能攻下此“堡壘”。首先向齊齊說明違反紀律與同學打架等行為是不對的,并告訴他如果表現好改正了錯誤,還可以得到獎勵,并具體規定了如一節課上舉手發言三次就可以得到一顆紅五星,得到十顆五星就可得到物質獎勵或是打一次喜報電話給家長,并允諾以后加入少先隊員,激勵他積極進取。其次與家長協調,讓家長與孩子在家里制定行為改變的表格,明確具體的獎懲辦法,力求與學校同步。再次,與每位科任老師溝通交流統一意見,發現進步及時鼓勵表揚,用愛心去感動他,而對班上其他學生也提出要求,不排斥他,幫助他,開展健康有益的集體活動,讓他在集體活動中,在愛心中矯正自己的不良行為,重塑自我形象。
(四)運用心理戰術,讓他無縫可鉆
期末復習了,齊齊有了很大的進步,已經具備基本的交往常識,學習上,早已經擺脫了困境,可是英語老師卻向我反映在英語課上齊齊表現非常特別:抽讀時,要是沒有抽到他(奶奶是英語教師,他英語一直很好)他會發脾氣。然后還要直呼老師姓名,嚴重影響上英語課的秩序。齊齊現在愛學習,于是我決定和他的奶奶演一出雙簧。第二天晨會課上,我嚴肅地對同學們說:“我們班齊齊的情況,我已經向校長反映了,他的做法違反了校規校紀,學校決定請他回家去好好反省。”齊齊聽了一下驚呆了,跟著我走出教室,走到校門處,忽然醒悟了,死死抓住校門不松手“我不回去,我要讀書,我要讀書”他奶奶說:“不行,你不遵守紀律又不懂禮貌。”“那你去給曾老師說嘛”,奶奶又帶著他回到教室,他哭得很傷心,我說:“你真想在這里讀書,那我可以向校長求情,不過得約法三章。”他使勁地點頭,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他果然收斂了許多,課堂上常有他精彩的發言,極少聽到再有同學來告他的狀了。
四、教育效果
正如羅素所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反之教師對學生付出一份真心,以真誠的愛來打動孩子的心,就一定能收到令人欣慰的效果。齊齊在自己的努力下,在老師、家長、同學幫助下出現了令人驚喜的極大轉變。上課,遵守紀律積極舉手發言,每門功課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作業,老師家長同學都覺得他好像變了一個人。他如愿以償地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而且本學期的班級小明星評選中,全班同學更是一致同意推選他為我們班的第一位小明星,實現了從有名的“搗蛋王”到“班級小明星”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