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悅強
十八大以來,國家更為重視加快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中核集團在大力推進核電建設的同時,也將環保產業作為未來經濟的增長點,并積極致力于核環保事業的發展。我公司經過近年來改革調整,優化資源整合,既有優秀的軍工文化傳承,又有相對完善的放射性廢物治理設施,更有相應的核退役治理技術經驗和職工隊伍,這是我們的優勢。
一、國內外市場分析
據相關資料,隨著大量早期核動力堆陸續結束運行,全球核工業預計將在未來15到20年內迎來歷史上第一輪動力堆退役高潮,到2030年,全球核動力堆退役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000億美元。具體市場需求分析如下:(一)按照國家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000萬千瓦,到2030年將再增長3~4倍。目前我國首批核電企業中的大亞灣、秦山及近幾年并網的江蘇核電等公司的三廢均貯存著大量的中低放廢物,其庫容壓力日漸增加,均需委托相應的專業化公司來進行處理。(二)由于核事業發展的需要,我國相關的科研院所、大學、軍隊等均建立了放化分析實驗室、核試驗反應堆及配套設施。經過幾十年的運行,不但產生了一定數量的放射性廢物,而其本身也面臨著退役治理的迫切需求。(三)近20余年來,國家更為重視公眾安全和國土安全,如國家目前倡導的建設生態工業、環保工業,對稀土的開發、對環境污染的處置,以及國家在民用去污治理方面的市場需求等,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潛在的巨大市場。(四)國外市場的需求。過去數十年,世界核動力堆退役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和美國,因為技術含量高等因素,最終形成以美、歐等國退役承包商控制市場的壟斷局面。但近幾年來,這些地區的新晉退役服務供應商也開始著眼世界市場,市場化已經成為西方國家核動力堆退役的重要策略。
二、公司現狀分析
1、公司基本情況
我公司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開始從事放射性三廢治理和軍工核設施退役專項工作,應當說進入核退役治理領域較早,從事高中低放廢液(廢物)處理處置領域較寬,目前已形成國內較為系統、齊全的放射性廢液(廢物)處理處置的專業技術格局。隨著軍工核設施退役和三廢治理進程的加快,經過近幾年的市場磨練,我公司本著“以核為主”的方針,在人才素質的提高、核專項技術儲備、市場觀念的轉變以及工程項目的組織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到目前為止,我公司積極面對國內核環保的產業市場,在核設施退役、三廢治理、核清潔等領域先后和有關單位、學校及部隊進行了具體的項目合作和有益的業務交流,均得到業主的肯定與好評。
2、技術能力分析
我公司通過四十多年的發展,目前作為核設施退役及放射性廢物處理的專業化企業,形成了中低放廢液、廢物處理能力,建設了功能齊全的放射性廢物處理設施,包括中低放廢液水泥固化設施,廢物整備、回取、分揀設施,廢物焚燒設施和正在開展建設的高放廢液玻璃固化設施,低放廢物處置場等,積累并擁有了較成熟的整套技術處理與處置體系,特別是在軍用反應堆一階段退役、中放廢液水力壓裂、中低放廢液水泥固化等專項技術方面成效明顯。
三、公司存在的問題
1、機制及組織架構的問題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時間里,公司以維護運行為主。隨著規劃項目逐步建成投運,生產經營方式也在改變,過去一些僵硬的機制和做法,已不適應公司未來發展的需求,需不斷的優化和改進。具體表現在:現行的管理模式仍習慣于沿襲軍工生產時期的機制做法,缺乏前瞻性、戰略策劃及目標定位意識,計劃經濟的色彩較為濃厚。機制不靈活,表現在我們的觀念滯后導致活力不足,缺乏市場意識、競爭意識、產品意識,我們的激勵機制、約束機制、考核機制還不夠健全、靈活等。
2、企業資質的問題
在企業資質方面,因為新的行業政策以及市場化的發展變化,對相關許可、資質認證等都將提出更高更為嚴格的要求及標準。而這些國家許可、資質證書等都將是我們進入市場、占領市場必備的敲門磚。目前我公司對內生產所需的內部相關體系的建立還不完善,行業所需相關資質認證的辦理及對外服務所需的國家許可證件的取得,都需我們迎頭趕上。
3、人才激勵的問題
人才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基石,目前我們在人才激勵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我們的人才培養計劃做的還不夠,培養力度還待提高。其次,我們的人才隊伍年齡結構還存在斷層,專業技術人才比例較低,技能人才明顯不足,人才隊伍梯次也不合理。第三,我們的人才儲備工作還存在一些缺陷,人才流失嚴重,技術隊伍不穩定,人才儲備不足等。
4、技術儲備的問題
在技術儲備方面,我們的技術研發能力還很薄弱,缺乏系統性;技術研發條件不足,缺乏驗證平臺;我們的工程設計核心能力還缺乏,工程應用效果不理想;我們的科研經費缺乏來源或不足,一些急需解決的技術瓶頸、關鍵難題尚未得到有效突破,專利技術體系還未真正建立、科技創新平臺還需加緊建設等。
5、聚焦主業的問題
受制于機制和當前管理模式的限制,加之技術、人才、資質等因素的影響,我們對核設施退役和放射性廢物治理的主業開發利用還遠遠不夠,對外部市場的反應還不靈敏,對行業信息的收集和市場趨勢的分析還欠缺,市場開拓力不強,競爭意識薄弱,這些都造成我們目前的收益有限,市場開發的成效不明顯。而這主要反映的是我們聚焦主業不夠的問題,尚未真正形成專注于退役治理主業全面發展的局面。
四、對策措施及建議
1、靈活機制、完善架構
機制問題的解決,需要我們大力轉變觀念。第一、推進退役治理相關機制的創新,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通過適度引入市場化機制,提高退役治理工作的效率,變指令性工作、被動接受任務,到主動面對市場、積極服務市場。第二、按照“企業化的方向、市場化的路子、專業化的隊伍”要求,適度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加快退役治理的進程。第三、廣泛開發核環保產業市場,設立專門的市場開發機構,強化市場營銷的能力,著力于構建適應公司業務發展需要的市場經營體系。第四、在保守國家秘密的條件下,有計劃、有選擇地推進軍工專項治理項目的對外開放,吸納和調動社會各方的資源和力量共同參與我們的退役治理工作。第五、在對外經營的模式上進行變革,變勞務派遣模式為項目開發獨立承包模式,由低端服務向高端服務轉變。
企業組織架構就是一種決策權的劃分體系及各部門的分工協作體系。鑒于公司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們必須分析研究公司現有的科研技術、運行治理及技術服務等相關資源,籌建與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相適應的、有利于提高公司人力、技術等資源效率的、推動公司戰略目標實現的組織架構。首先,成立專門從事退役治理的分公司,配套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運行體系、退役治理專業化體系,以確保基地內專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其次,積極開拓外圍市場,做好對外核環保工程及相關領域的研發和技術服務工作,成立專門的核技術研究所、核工程技術服務公司等,配套建立健全相應的科技創新體系、技術服務體系。
2、增強公司資質
增強公司擁有資質的能力,首先我們要在企業內部做好相關體系的認證工作,具體包括開展質量體系(ISO9001)、環境體系(ISO14001)、職業健康安全體系(OHS18001)等三標一體的認證工作,不斷增強我們擁有行業資質的能力。其次針對目前公司對外服務均為人力支持項目,幾乎沒有自己的獨立承包項目這種情況。今后我們要獨立對外承接退役治理、技術服務等相關工程項目,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項目總承包商,就必須取得國家認可的相關許可證和行業資質證才行,比如說我們的工程設計、建造許可證,退役治理相關資質及放射性物品運輸資質等。
3、激勵人才措施
在打造國家級核環保企業戰略的指引下,積極開展人才隊伍的建設,加緊培養和儲備適應公司未來發展的專業技術人才。首先以高層次人才建設為龍頭,引領三支隊伍的整體發展;以健全現有管理體制為基礎,營造人才隊伍成長的良好環境。其次以發揮人才作用為根本,創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發展平臺;以改善人才結構為主線,穩定現有人才為著力點,促進三支隊伍的協調發展。第三緊緊抓住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這三大環節,突出高層次、高技能、復合型的開發模式,堅持引進人才與項目建設相結合,培養使用現有人才與引進急需人才相結合,事業留人與待遇留人相結合。
4、強強聯合協作
建設國家級核環保企業,不僅要依靠我們自身的科技力量,組織科研隊伍攻克技術難關;還需不斷完善研發設計與技術支持體系,開展企企聯合、地企聯合及廠院聯合,擬定好公司的科研開發規劃,提出重點發展領域及關鍵技術,申請國家科研經費的支持;還要做好科研技術的儲備工作,制定好退役治理自主技術品牌的發展戰略,加強對退役治理戰略及整體技術方案的研究;針對已開展的研究和退役治理相關工作,積極總結提煉技術,固化成型,突破和掌握一批關鍵技術;更要做好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工作及海外聯合研發工作,以解決我們在技術上存在的不足。
5、聚焦主業、全面發展
首先我們要聚焦主業,積極承接涉軍退役工程項目,以項目帶動能力建設,初步建立退役治理的能力、裝備設施和專業化隊伍;其次我們要積極承攬核電站、核燃料系統、核技術應用領域等設施退役和放射性廢物治理業務,以及其它民用市場的非放射性廢物處理業務,獲取一定的市場收益;第三我們要繼續加大市場開拓范圍,向廠區外民用市場不斷延伸,提供相應的設備檢修、設施維護等多元化服務,做好承接核電站退役治理任務的技術、人才、資質、管理等方面的準備;最后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的號召,可考慮以巴基斯坦、英國核電站項目等為切入點,為其提供放射性廢物整備、設備檢修等技術服務,為“走出去”打基礎。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按照企業化、市場化、專業化的發展方向,苦練內功,認真做好基地內核設施退役及三廢治理工作;對外不斷開拓市場,服務市場,認真做好核工程技術服務與開發;我相信,經過不懈努力與堅持,我公司就一定會成為國家核設施退役、放射性廢物治理的中堅和核環保產業先鋒,最終成為國家級核環保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