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蕊
當一種文化復雜到一定程度時,人們會將其進行分類,以便清晰認識事物的本質。中國的傳統音樂源遠流長,是我國民族音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中,就產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隸主統治的時代,我們已經有了相當發達的音樂文化。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音樂不斷得到發展。我們的傳統音樂,由于它有著數千年的歷史積累,而且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結果。因此,對中國傳統音樂進行分類,無論是從學科的建設,還是從學科的教學角度來講,都可以使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國傳統音樂。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原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在六十年代初編寫了《民族音樂概論》一書。該書是由音研所舉辦的“民族音樂研究班”集體編寫而成,1964年正式作為中央音樂學院使用教材出版。它的范圍只限于傳統的民族音樂形式,而不包括“五四”以來的新音樂形式。這部著作是新中國成立之后對傳統音樂的第一次系統性總結。書中將傳統音樂劃分為五大類,分別是:民歌與古代歌曲、歌舞與舞蹈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民族器樂。我們稱其為“五分法”。
作為一種分類法,“五分法”必然有其相應的分類標準。《民族音樂概論》引言部分這樣闡述道:“這五大類,是幾類體裁的總概念。每一類的音樂,其體裁和形式都是多種多樣的。各種體裁和形式的音樂,又由于民族、地區、流派的不同,往往在風格上有明顯的差異。為數眾多的樂種,鮮明地反映了體裁、形式和風格的多樣性。”從這不難看出,傳統音樂“五分法”是以音樂體裁和表演形式為劃分標準的。該書在章節劃分上,每個類別各成一章,每章都涵蓋了該章所屬音樂的概述、特點及其新的發展。
此外對傳統音樂進行劃分的著作還有:1.王耀華、杜亞雄1999年9月編寫的《中國傳統音樂概論》(福州教育出版社);2.袁靜芳2000年10月編寫的《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等。
王耀華、杜亞雄在《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一書中,根據傳統音樂流行的社會層面將傳統音樂劃分為四大類,即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我們稱其為“四分法”。在二級劃分中,又將民間音樂劃分為民間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族器樂、綜合性樂種六類;將文人音樂劃分為古琴音樂和詞調音樂;將宗教音樂劃分為佛教音樂、道教音樂、中國伊斯蘭教音樂、中國基督教音樂;將宮廷音樂劃分為外朝音樂和內廷音樂。雖然書中存在著劃分標準不一致的問題,例如文人音樂與宗教音樂存在著交叉,古琴音樂被引入寺廟中——琴僧系統。但這樣的分類法也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例如在民間音樂分類法中,增加了綜合性樂種一類,較為合理地解決了如福建南音、新疆十二木卡姆的樂種分屬問題。
實際上這一分類法早就于《民族音樂概論》一書的緒論中提出,只是沒有在編寫中應用罷了。“在階級社會中。一方面,有代表反動、代表進步、代表被壓迫階級的音樂文化。……民間音樂,民主性的反封建的內容,是它的基本的、主導的傾向。……非民間音樂(如封建時代的文人音樂創作、宮廷音樂和宗教音樂等),它們雖不都是勞動人民的創造,而且從它們總的傾向上來看,主要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可見,《民族音樂概論》把傳統音樂分為代表壓迫階級的非民間音樂和代表被壓迫階級的民間音樂。這里的民間音樂和非民間音樂即文人音樂、宮廷音樂、宗教音樂,這便是四分法的淵源所在了。
再從《民族音樂概論》具體的分類表述看,第一章為“民歌和古代歌曲”,除了民間歌曲,還涉及到流行在古代不同社會層面的歌曲。如蘇軾的《念奴嬌》、姜夔的《揚州慢》等,即使屬于文人音樂范疇。第二章“歌舞和舞蹈音樂”也不限于秧歌、二人臺、花燈等民間的歌舞,還講到了湖南師公舞、東北單鼓屬于宗教性歌舞,而囊瑪則是古代流行于藏族達賴喇嘛官邸的宮廷樂舞。
袁靜芳在《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一書中,將傳統音樂總體劃分為民間音樂和宗教、祭祀音樂兩大類別。在第一類民間音樂中,沿襲了《民族音樂概論》的分類方法,包括“民間歌曲”、“舞蹈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器樂與樂種”五個部分;第二類宗教、祭祀音樂又分為佛教音樂、道教音樂和祭祀音樂。這樣的分類看似包含了所有傳統音樂項目,但依然不能避免有的音樂可同時分屬于民間音樂和宗教祭祀音樂的情況。
當然《民族音樂概論》一書中也存在著一些劃分問題,例如民間流行的各種嗩吶曲牌,明清統治者新官上任時以鼓吹演奏助威,而老百姓在婚喪嫁娶場合同樣演奏同一曲牌到底歸屬哪一類?還有新疆十二木卡姆這種綜合性的音樂形式,集說唱、舞蹈、器樂為一體,要如何分類?
即便如此,《民族音樂概論》作為傳統音樂里程碑式的著作,為傳統音樂研究的深化,以及傳統音樂的教學和發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眾多對傳統音樂的分類都源自《民族音樂概論》一書。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各高校的傳統音樂教學無一例外地采用《民族音樂概論》的五大劃分標準,尤其是《民族音樂概論》對民間音樂的分類模式,直接指導了一項浩大的文化工程——《民間音樂集成》的編撰。這是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所做的第一次歸納與梳理,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音樂文化的總結,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性和實踐性。
參考文獻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民族音樂概論》(人民音樂出版社,1964年3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