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鐘銳
摘 要:本文介紹了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思路,通過分析高校教材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現有設計目標,探討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設計、開發和實施,以期為各個高校的教材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教材管理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15;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9)25-0038-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Textbook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CUI Zhongrui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deas of college textbook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textbook management system, and discussed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textbook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design goal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ternet;college textbook management system;design
目前,各高校的教材版本和教材管理較為混亂,影響教學管理有效性。因此,為了解決高校教材管理中的難題,找到適合教學的版本,改變教材亂用和教材發放記錄殘缺現象,開發新型高校教材管理系統就顯得極為迫切。由此,本文主要探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 高校教材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
1.1 面臨較多考驗
高校教材管理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校方通常根據每個學期教材使用剩余和教材庫存數量來訂購新學期所需使用的教材,然后根據新招學生人數從供應商處購買教材[1]。但目前,高校教材的部分管理信息如管理者、發布者、作者、版本等的查詢難度仍較大,因此,高校的教材管理任務仍舊非常艱巨,并且會給高校執行教材采購的管理人員帶來困難,導致校方在每學期初是否可以準確、及時地訂購和交付教材成為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
1.2 無法滿足教材供應需求
近年來,教材管理方面的問題不斷增加。筆者認為,高校擴招是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直接原因。學生數量迅速增加使得高校教材種類也隨之增加,高校教材數量的缺口難以被迅速填充。而與之相對的,高校長期以來一直使用手動方式進行教材管理,但手動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必然無法滿足高校學科的快速發展。具體來說,高校教材管理基本上是基于手動規劃、紙張存儲等形式,且高校教材信息的輸入、查詢、更改等工作都是以人力資源為基礎進行的,因此,購買書籍、審核書籍數量以及其他工作都需要大量人力資源作為支撐,這最終會極大程度地增加教材管理人員的工作量[2]。
1.3 教材管理系統容錯率低
基于手動操作歸檔的教材管理方法并不科學。由于紙張存儲方式存在許多固有缺陷,因此,極易導致文件損壞和信息丟失,而這降低了教材管理系統的整體容錯率。另外,高校教材管理系統中有許多重要資料需要反復整理和審查,但由于負責每個環節的工作人員往往不同,因此在環節交接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信息丟失。此外,管理系統的信息更新較為煩瑣,導致無法更新教材或者倉儲信息更新不及時等后續問題,從而使得教材管理系統中存在許多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而這些問題共同導致教材類別不清、教材數量對不上等[3]。與此同時,高校教材種類繁多且每類教材的價格不一樣,這使得教材購入金額的統計結果和記錄信息可能不正確。綜上所述,容錯率低已經成為制約教材管理系統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在信息爆炸性發展的時代已經影響到了教材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因此,只有提升教材管理系統的容錯率,才能提高教材管理工作的效率。
1.4 難以適應高校改革變化
通常來說,高校教材管理模式主要取決于高校教學的實際需求,而教材管理方式和員工工作水平決定了教材管理的實際效率。在傳統的高校教材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依賴性強和主觀性強等問題,從而導致教材管理工作難以適應高校改革的實際需求。此外,自1999年以來,國家穩步擴大了高校的自主權,并進一步擴大高校招生人數,這使得高校學生人數和學生使用教材數量都隨之增多,因此,高校應根據教學改革實際需要來改變傳統的教材管理模式,使其能適應新的教學環境。鑒于上述情況,校方需要在資源緊張的前提下對教材管理系統進行全面優化,并在這一過程中建立有效的教材管理制度,以減輕教材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和工作壓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從而實現高等教育改革目標。
2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設計目標
2.1 促進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
隨著我國高校規模不斷擴大,教材種類與數量也隨之增加,這導致教材管理工作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管理效率低下[4]。因此,校方有必要開發一套滿足互聯網時代發展需求的教材管理系統,以實現教材管理現代化、系統化和標準化,促使高校教材管理水平邁上新的臺階。此外,開發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從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成功開發以來,60多年來計算機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使用,而計算機技術革新為教材管理工作節省了大量時間、人力和物力。另外,隨著高校辦學方式不斷變化,對教材管理系統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設計一個符合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統尤為重要。
2.2 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和移動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為高校教材管理技術的革新奠定了基礎,這不僅使學校的教材管理工作更加方便、高效,而且節約了管理成本[5]。此外,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學校校園網建設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而各種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推動了教學管理技術不斷進步,改善了教材管理的整體效果。高校管理教材工作必須基于一種實用的管理系統,以便將教材集成到管理系統中,并使信息的使用更加科學規范。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革新有助于提高教材管理效率,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資源消耗,克服傳統手工操作的弊端。
2.3 符合教材管理特點
信息社會的發展使校方對教材管理系統的性能有了新的要求。高校教材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教材管理人員必須對每本高校教材的具體信息如ISBN、出版商、作者等具有清晰的了解,并評定教材的內容質量和性價比后,為校方是否購買提出建議。在這一過程中,諸如倉儲情況、教材價格、付款方式等都會影響教材的購買與管理,加上高校的行政性質,交易信息傳遞更加緩慢,從而影響教材的購買與使用效率。因此,校方為了提高教材管理效率,需要設計出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的教材管理平臺。在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確保教材信息的輸入規范,并保證教材管理系統中的信息及時更新。
2.4 系統易于進行更新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是一個動態過程,如高校教材的庫存數量、交付學生情況、查漏補缺情況等都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因此,校方在選擇、訂購、存儲、交付和開具賬單等過程中都應當及時將信息上傳至教材管理系統中,以便于在系統中備份上述重要信息[6]。許多教材的管理過程,如數量統計、信息收集和教材歸還都需要系統快速更新數據以確保教材信息是最新的,因此新的教材管理系統必須能夠實時更新數據,以確保管理系統中數據的準確性,并節省教材管理所需的人力物力。除此之外,教材管理人員需要及時捕獲市場上各種教材的最新信息,并對成千上萬種類的教材進行質量與內容的比較,在最短的時間里了解教材的最新信息,才能夠在購買到高質量教材的同時節約教材購入成本,這也需要教材管理系統快速反應能力支持。因此,易于進行更新是互聯網時代高校教材管理系統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特性。
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系統實現路徑
3.1 確保系統集成化
隨著高校教學環境日趨多樣化,合理使用教材管理系統可以有效克服現有教材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充分發揮出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從而減少教材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升教材管理效率。互聯網技術和集成技術使教材管理系統具有更強的集成能力,易于非計算機專業的管理人員使用。這主要是因為集成化的管理系統操作簡單、使用界面友好,對教材管理工作人員來說使用更為方便,降低了管理人員的培訓難度,從而可進一步提高教材管理工作效率。此外,一個好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統應涵蓋教材管理的絕大部分工作領域,并能清楚匯總采購、銷售和管理等各個管理環節,這樣才能增強教材管理工作的功能性、開放性、合理性。
3.2 教材費用系統的構建
教材費用系統可結合應用教材管理系統的不同角色建立不同的查詢方式,例如,教務處及不同院系教材管理員可查詢不同院系的教材費用、班級的教材費用、學生個人的教材費用等;各院系教師只可查看本院系各個班級或學生個人的教材費用;而學生則只允許查詢自身的教材費用。對于院系教材費用查詢,教務處及各院系教材管理員可查詢到各個院系每一學期教材費用產生情況,該功能模塊包括所有院系的教材費用、對應學期教材總的費用等。對于班級教材費用查詢,針對教務處及各院系教材管理員和各院系教師呈現的信息數據不盡相同,例如,教務處及不同院系教材管理員可查詢到各院系各個班級的教材費用,而各院系教師只可查詢本院系各個班級的教材費用。對于學生教材費用查詢,教務處及不同院系教材管理員可查詢各個班級每位學生的教材費用,依托選擇對應班級可查詢該班級每位學生的教材費用明細。除此之外,還可利用查找功能查找某一學生的教材費用。這一功能同樣可供由各院系教師應用,但后者只可查詢本院系各個班級每位學生的教材費用。
3.3 合理選擇信息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的創始人戈登·戴維斯(Gordon Davis)是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的一位著名教授,其對管理信息系統的定義較為精確:“管理信息系統是一種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通過使用手動操作來進行分析,它包含支持公司或組織的運營、管理和決策功能的信息。”由此了解管理信息系統的組成、目標和功能。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主要包括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C/S模式,即客戶端/服務器模型,今天仍然有很多公司在使用;第二階段是B/S模式,通常由三層結構組成,即瀏覽器、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第三階段是B/S和C/S的混合模式。技術人員合理選擇信息系統就可以構筑具有個人特征的專用系統。隨著高校的快速發展,教材管理面臨巨大的挑戰,因此,開發不同階段管理信息系統的教材管理結構是必要的,這有助于提升教材管理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此外,校方開發的教材管理信息系統應包含多個模塊,其中核心模塊的主要功能是教材管理與教材檢索,可進一步提高教材檢索效率和管理水平,也有助于教材管理概念更新和教材管理模式改進。
3.4 注重使用大數據技術
我國高校的教材管理系統在30多年的實踐中不斷進步,滿足了高校不斷發展的現實需求。我國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發展從1980年代中期到今天已經經歷了數十年間的三代演變,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基于核心和內容豐富的基于數據的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所以,高校通過使用大數據技術能完善高校教材管理系統,可以在互聯網時代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進行教材的發放與管理。例如,教材管理員登錄系統后,可以使用大數據技術來高效地進行教材訂購管理,并整合教材訂購流程。其中,所有教材訂購計劃中的數據列表是各院系預先錄入的信息,經由對應數據源調節,以有選擇性地呈現并供教材管理員選擇。
4 結語
近年來,我國高校辦學規模逐步擴大,教材改革的逐步推進及對教材管理的日益關注,對教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所以推進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顯得至關重要。作為教務管理中尤為重要的一環,將教材管理由繁雜的低效率手工管理中解脫出來已是大勢所趨。各高校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發設計出教材管理系統,可切實滿足高校現階段教材管理需求。高校教材管理相關人員必須革新思想觀念,加強對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科學合理應用,積極促進高校教材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魏興鍇.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研究[J].電腦與電信,2019(10):51-53.
[2]羅佳偉,徐國旭,金妍希.民辦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迷,2018(8):43-45.
[3]郝世選.基于工作過程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統[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0):45-47.
[4]劉豐年.基于MVC模式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15):22-24.
[5]陳碩.基于PHP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福建廣播電視高校學報,2016(25):31-34 .
[6]崔婷婷.基于網絡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統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