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之后,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增長階段,價值經營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變得尤為重要。對財務工作來說,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已無法滿足企業價值經營管理的需要,必須向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管理會計轉型,要從傳統的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深入開展財務分析是財務轉型的一向重要工作,但是傳統的基于財務報表的分析由于只停留在對財務賬面數據的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基于此,木文對財務分析的重要意義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基于業財融合開展財務分析的必要性,最后針對如何建立業財融合下的財務分析機制提出幾條建議,以期為財務轉型提供借鑒。
關鍵詞:業財融合;財務分析;價值管理
一、深入開展財務分析的意義及遇到的痛點
(一)財務分析是推動財務轉型的一項必要工作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企業價值管理在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這對傳統的財務工作提出了挑戰,即會計從業人員不能再按部就班的從事傳統的會計核算工作,而是要轉型為以價值管理為主的管理會計。其次,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有效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落后的會計核算方法、人力資源浪費等現狀。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財務人員可以從煩瑣的傳統會計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等管理會計相關工作中去。最后,高效、高質量的財務分析能夠洞察企業經營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問題的成因、查找漏洞能及時采取措施,化解企業經營中存在的風險,并能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有價值的經營決策。
(二)基于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瓶頸及痛點
基于財務報表的日常財務分析,數據來源主要是財務報表,所接觸的也主要是財務賬面的信息,如果只是基于財務賬面的數據以及財務人員的知識范圍來做財務分析,我們就很難挖掘財務報表數據背后的信息,財務分析的成果也只是停留在問題的表面,很難給企業決策者提供有深度的管理、決策信息,這使得我們開展財務分析所體現的價值大打折扣。比如以筆者日常開展的一項重點費用——鐵塔租賃費的分析為例,我們通過財務報表數據對企業下屬的兩家分公司(簡稱為“A公司、B公司”)開展對標分析,發現這兩家公司經濟發展水平、區域位置等基本情況相差無幾,但是A公司無論在單塔租賃費用還是鐵塔租賃租費占比都要比B公司高出不少,如果我們的財務分析成果只是展示下這兩家的單塔租賃費用高低或者是費用占比高低,而沒有深入揭示兩家費用差異背后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這樣提供的分析結果對決策者并無多大意義,要深入的揭示問題背后的成因單靠財務人員通過報表數據反映的信息是遠遠不夠,這時就需要業務部門人員的參與,需要業務平臺提供數據的支撐,但是由于我們日常的財務分析沒有建立起業財一體化的分析機制,這讓財務分析人員在業財知識的差異、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等方面遇到很大的麻煩,財務分析人員有時也將很大的精力花在業務數據的獲取、部門間溝通上面,變得心力交瘁。
二、業財融合在開展財務分析中的意義和作用
我們知道,財務賬面數據的源頭在于各業務環節,是對企業開展業務經營活動產生的經濟信息貨幣化記錄,我們對財務賬面分析中發現的問題要想尋根問據,就不能不從業務環節追根溯源,基于此,業財融合在開展財務分析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謂業財融合即在網絡數據以及管理軟件平臺等一些信息化環境下將企業的業務流程、管理流程以及財務會計系統融為一體,以業務驅動業財一體化的信息管理流程。財務會計人員將信息輸入信息處理系統中就只能倚靠計算機系統完成數據的處理,并自動篩選出有效的信息,最大限度實現信息共享,發揮管理會計對財務信息的管控作用,此外,業財融合可以作為一種平衡部門職能、提升管理水平的工具,其在企業日常工作中體現以下幾個方面作用。首先,可以加強企業各部門的溝通、協調,通過業財協同,更能及時發現企業經營中存在的風險并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化解。其次,可以減輕財務工作者的溝通成本及工作壓力。再次,利用業財大數據的功能收集內外部信息進行分析,通過出具管理意見書的形式,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數據信息支持。2013年,政府出臺了《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要求企業引入信息化技術,促進會計信息系統與業財融合系統一體化,提高信息共享效率,這意味著現代化企業建立業財一體化融合機制的重要性,只有將管理會計高效地融入業財一體化的體系中,才能更好地開展財務分析并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更有價值的決策與管理建議。
三、如何建立業財融合下的財務分析機制
(一)公司領導層要高度重視,從公司層面推動并形成一套業財一體化的分析機制
財務風險作為企業主要風險之一,是企業完善管理職能的重要內容。因此,為了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需要定期開展分析工作,出具相關的風險分析專題報告,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對風險進行預測、評估和防范;由于業財融合涉及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各個部門,如果單靠財務一個部門去推動工作的開展不僅增加了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而且影響到分析的質量以及問題整改的及時性,所以要建立高效的業財融合下的財務分析機制,只能從公司層面推動,在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建立一套月度或者季度例行的業財一體化分析機制。
(二)打通業財系統接口,實現信息共享
業財融合是在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應用于企業中,因此業財融合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比較高。而現實是一些企業對信息化技術的意識還比較薄弱,企業內信息傳遞渠道阻塞,業財融合沒有信息技術的支持就難以在企業中發揮作用。還有一些企業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認為企業的業務、財務數據具有嚴格保密性,在傳遞過程中受到煩瑣程序的干擾,使企業進行項目決策或風險管控時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數據信息,以上企業這些客觀存在的現象阻礙了業財融合的推進,使得開展業財融合下的財務分析工作也困難重重,我們只有打破企業部門間各自為政的傳統觀念,建立業財一體化的大局觀,打通業財系統接口,實現數據、資源等信息的共享,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高質量、更健康的發展目標。
(三)業財協同成立跨部門的虛擬團隊;形成激勵機制,調動參與人員的積極性
開展業財融合下的財務分析需要業務、財務人員不斷的溝通.交流.這樣就有必要建立一個跨部門的虛擬團隊.通過日常例會的方式,業財人員能夠針對分析中存在問題相互探討,查找問題的根源,這樣才能將業財融合下的財務分析機制高效的開展下去。另外,對于有價值的分析成果,企業應對虛擬團隊予以激勵,以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基于財務報表的分析很難給企業管理者提供更具價值的決策信息,開展基于業財融合下的財務分析對企業高質量發展、財務轉型都具有重要意義。以信息技術作為業財融合和會計轉型的支撐,通過企業高層推動,打通業財系統接口,實現企業業務、財務數據的共享、融合,分析企業經營中存在的風險,并針對存在的風險問題給企業經營決策者提供管理建議,發揮財務分析在財務轉型的更大價值。
參考文獻:
[1]盧滬.新形勢下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分析[J].經貿實踐,2018(5):298-299.
[2]王興山.數字化轉型中的財務共享[M].北京:中國工信出版集團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
楊丙振,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