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也越發地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環境中提高競爭力并謀求長遠的發展,就需要企業不斷地擴大資本規模并且全面規劃未來的發展戰略,而并購重組作為企業資本擴張方式之一,其中所發生的納稅籌劃效果對企業的并購成本將產生影響,經濟可行的納稅籌劃將能夠使企業并購的成本大大減少,從而并購重組所帶來的收益率也會有所增加。本文首先從企業并購重組和納稅籌劃的定義和意義進行闡述,進一步提出并購重組中納稅籌劃需要注意的問題,然后對有效的實踐路徑進行了深入地分析。
關鍵詞:并購重組;納稅籌劃;實踐分析
一、企業并購重組與納稅籌劃的定義及意義
(一)企業并購重組納稅籌劃的定義
企業并購重組的定義:目前,企業為了實現資本擴張進行并購重組,主要是企業與企業之間進行兼并和收購,前提是雙方法人代表擁有等價的資源的基礎之上,其中一方通過一定資本以達到控制另一方的經濟的行為。
納稅籌劃的定義:企業相關稅務籌劃人員在一定的相關稅法規定范圍內,合理有效地籌劃和安排企業籌資投資以及經營相關活動,從而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增加企業效益。
綜上而言,企業并購重組中的稅務籌劃是一種事前稅務的籌劃和安排行為,極大程度上合法地降低企業并購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收入。但這不一定是必然的,企業未來的發展還依賴于后續的經營效果,企業稅收籌劃必然需要與企業爭議發展戰略相結合。
(二)企業并購重組納稅籌劃的意義
首先,企業并購重組中的稅收籌劃最基礎目的即減少企業在稅收上的負擔。籌劃人員在合法合規符合國家規定的基礎上,調整并購重組的有關經濟活動,使得納稅人減少應納稅額,從而降低相應的并購成本。其次,納稅籌劃有助于企業財務管理能力增強,從而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上擁有更高的競爭能力。因為并購重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考慮延期納稅以及稅收相關優惠政策等優勢之處,從而幫助企業減少稅收支出的同時,還能增加可以支配的收入,這間接反映企業對財務的管理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二、企業并購重組中的納稅籌劃的注意要點
(一)綜合考慮納稅籌劃相關人員的能力
納稅籌劃人員的職業素養以及個人素質如何,最終將體現在為企業并購重組的稅務籌劃所能帶來的收益如何。因此,企業稅務籌劃人員需要充分地了解并學會應用三方面的知識,主要包括:稅法規定以及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專業的會計知識及技能、并購重組雙方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具備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應該堅守執業道德,合法合規的工作,避免企業承受涉稅風險。
(二)樹立超前意識,合法籌劃稅務
納稅籌劃人員應有超前意識,在并購重組具體業務發生之前,首先應該對整個業務的各個環節加以充分的了解,才能確定具體稅種,同時,由于稅法相關法律法規的隨時更新,工作人員應該加快自己的學習步伐,將稅收有關優惠政策充分利用到企業的稅收籌劃中。稅收籌劃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在符合法律法規.能全面地接受國家稅務機關的檢查以及稽核,最終得到認可。稅收籌劃不合法合規會帶來不同方面的嚴重后果,企業的聲譽不僅下降,而且還會受到處罰,給企業增加了額外的支出。
(三)以成本效益原則籌劃稅務
企業的稅務籌劃需要考慮每個方案的成本一效益,籌劃稅務即是幫助企業減少并購重組所需的成本,從而為企業經費帶來更多的“超額利潤”。但這并非是絕對的,這還有賴于籌劃人員充分的考慮可行性,選擇合理有效的稅務籌劃方法,確保最終企業能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而企業的財務人員還需要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給企業決策者。
(四)納稅籌劃以可行性、經濟性、操作性為原則
社會、政治、經濟等宏觀經濟會影響著企業并購重組所發生的成本和收益,同時并購重組也受企業內部供給、生產、銷售、人力、財力、物力等微觀環境的影響,因此企業稅務籌劃人員需要較高的綜合能力,將方方面面考慮到稅務處理中,選擇合適的籌劃方法,將可行性、經濟性、操作性原則全面地貫穿整個納稅籌劃工作中,盡可能地減少企業不必要的資本支出,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三、企業并購重組中納稅籌劃的有效實踐路徑
(一)選擇并購目標的稅收籌劃
企業并購重組首要考慮稅收優惠政策,而政策在不同的地區以及不同行業都有不同的規定,因此企業的并購目標應該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以及經營水平,充分地考慮并購目標企業的類型及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最終選擇合理的地區和行業。例如,對于經營狀況和財務能力強的企業可以選擇營業虧損的企業,因為最終的合并財務報表能將兩個企業的盈虧互相抵消,這能幫助企業降低應納稅額。
(二)出資方式的稅收籌劃
稅務部門的征稅是根據納稅人當期的實際收入為納稅稅基的,若是當期沒有現金和股票股利,則不加以征稅。而并購重組大多有兩種收購方法為股票股利與現金收購,股票股利的會計處理過程與現金收購不同,它不需要立馬確認并購雙方企業因為交換而獲得并購企業股票所形成的資本利得,最終若是出售股票僅需要繳納資本利得部分地所得稅,這能使企業推遲時間繳納稅金,從而一定程度上時期的利潤有多增加。
(三)通過轉讓定價對關聯方企業調節利潤
眾所周知,地區之間和行業之間的稅率是有所差異的,同時在國家之間肯定也會有所不同。若是企業充分地利用關聯方具體所在的區域優勢,發揮轉讓定價好處,那么應納所得稅稅率低的企業將接受比其所得稅稅率高的企業所進行的利潤轉移,這有利于應納所得稅稅率高的企業降低納稅的負擔,真正合法地為企業節稅。目前,轉讓定價在關聯交易雙方企業的運用還未有嚴格的限制,所以,企業納稅籌劃人員可以充分地加以運用,更好地為企業減少并購成本。
(四)選擇合適有效的并購會計處理方法,提高折舊或是攤銷的費用
企業未來的經營效益受會計處理方法的影響,目前,關于資本擴張的會計處理方式主要由權益結合法和購買法與反向購買法。
其中的購買法中,并購過程中的被并購方的凈資產是以公允價值核算,商譽價值是被并購方的公允價值和并購方的并購成本之間的差額。企業發生并購的同時可能伴隨著商譽與資產的增加,那么,會計處理上就會進行相應的折舊和攤銷費用的增加處理,費用的增加將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其中的反并購法,商譽是母公司可辨認的凈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與企業合并之后成本差值來確認,把母公司加進來,那么在該種方法之下的商譽價值將會低于購買法,相對應的減少了攤銷費用。其中的權益結合法將與上述兩種方法不同,沒有商譽和資產增加而帶來的折舊和攤銷費用的增加,該方法并沒有進行資產的交易,而是通過交換股東權利權形成所有者權益的聯合,合并之后的新企業股東權利相對不變。
三種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中.前兩種都能為企業減少應納稅所得額,但是其中的購買方會導致企業減少資產回收率,資本利用的效果也就隨之而下降,這是因為該方法增加了企業的負債增加又或者是現金流出。由此可見企業的并購重組的特殊性,那么稅收籌劃需要將特殊與整體進行綜合考慮,選擇合理有效的并購會計處理方法。
四、結束語
企業之所以進行并購重組就是為了擴張資本,把握更好的市場發展機會,那么在此過程中進行稅務籌劃提供可行經濟并有效的納稅籌劃方案給企業管理層,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降低并購成本。因此企業首先需要重視納稅籌劃工作的所帶來的效用,其次深入分析和解決納稅籌劃工作中的一些注意要點問題,最終合理地制定并購重組所需的納稅籌劃方案,為企業創造更高的收益,使企業在并購重組以后能獲得更加持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芳.企業并購重組的納稅籌劃[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10):24.
[2]史金濤.談國有企業不同并購重組方式中的納稅籌劃風險[J].中國商論,2018(18):20-21.
[3]李艷云.并購重組中的會計與稅務問題處理實務[J].全國流通經濟,2018(18):94-96.
[4]馬小紅.稅收籌劃在我國重組新企業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16(4):39-41.
作者簡介:
趙瑾,貴州西電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黔北發電廠,貴州畢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