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對于中國的金融市場來說,上證50指數的走勢有著重要的信號作用,是優質藍籌股的突出代表,對于廣大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選擇其投資方向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本文研究了上證50指數的影響因素,選擇上iE 54的收盤指教作為被解釋變量,影響的自變量使用了上證綜合指數,用于代表市場整體的繁榮情況;用于代表投資者情緒的上證A股日交易金額;代表市場交易活躍度的上證綜合日交易股票數量;代表市場短期波動率的上證50ETF波動率。在EVIEWS的基礎上對變量進行了ADE檢驗用于檢驗數據的平穩性。之后在格蘭杰因果檢驗的基礎上使用所有變量建立了向量自回歸模型。最后,為了進一步分析解釋變量的影響程度,進行了脈沖響應函數分析和方差分解。
關鍵詞:向量自回歸模型;波動性;上證50指數;投資者情緒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詳細查閱我國專家學者的關于上證50指數的運行規律,現有的文獻和研究還是十分有限,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本文通過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的方法,并且著重從定量實證分析的角度探討了上證50指數的影響因素。
(二)上證指數影響的vAR模型構建
1.變量選取與意義介紹
首先,本文的影響因素研究中,因變量選取2017年6月15日至2018年6月15日上證50的收盤指數,用S50表示。本文的影響因素變量分別選取了代表大盤整體繁榮指數的上證綜合指數,用SZ表示,并同時收集了上證綜指的收益率數據RSZ;代表投資者情緒的變量:卜證A股日交易金額、PSA;代表市場交易活躍度的變量:上證綜合日交易股票數量NSZ;還有代表市場短期波動率的指標,上證50ETF波動率VS50。
2.平穩性檢驗
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的方法對上證50收盤指數,波動率,卜證綜合指數的收盤價格,日指數回報率,上證A股的日成交金額,證券日成交量進行平穩性檢驗。
得到結果,不論是上證SD還是上證綜指的序列在單位根ADF統計量在1%、5%的顯著性水平下均大于臨界值,即序列原本是非平穩的。但它們的一階差分數據是平穩的。其余的變量除了RSZ本身為顯著平穩之外,都需要進行差分才能達到平穩。
二、協整分析
本文采用Johansen檢驗法進行協整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通過表格可以看出,第一個原假設的跡統計量大于臨界值,可以拒絕。之后對于第二個統計量發現其臨界值高于統計量,接受假設。所以變量之間存在一個協整關系,可以繼續實證研究。
三、格蘭杰因果檢驗
經檢驗五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的關系。因此運用Eviews8對變量的序列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得到結論。原假設中,上證50指數550不是上證5o波動率指數VS夕)的原因和上證5O波動率不是上證50指數的格蘭杰原因的P值分別為0.0067和0.0539。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結論,兩個原假是拒絕的,即二者都是對方的原因。二者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影響。同理,可以得出上證50指數與其他變量非因果關系的原假設至少有一個被拒絕,可以肯定S50與其余變量有一定的聯系。但是以上的分析較為粗糙,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建模研究。
(一)VAR模型的建立與分析
為了研究S50與其他變量的動態關聯程度,本文利用上述五個變量的序列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VAR(p)模型并進行分析,步驟為確定vAR模型的最佳滯后階數,然后再對VAR模型進行穩定性檢驗,最后做脈沖響應函數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
(二)模型建立與穩定性分析
下面通過建立VAR(2)模型來分析VS50、NSZ、S50、SZ、PSA變量之間的關系。通過Eviews8建立VAR模型進行分析,結果如下表2。
(三)建立脈沖響應函數
對于本文建立的VAR模型,分別給SZ、NSZ、PSA、VS50四個解釋變量一個沖擊,得到關于的脈沖響應圖。
在當期給變量上證綜指股票日成交量NSZ一個正的沖擊后,上證50迅速做出反應并且受到的影響是負面的。這個沖擊結果在第15期左右達到峰值,之后沖擊的效應影響慢慢降低,在第90期左右趨于0。說明股票市場本身活躍度對殷票價格的影響更為直接,市場活躍度高是市場發生波動和產生不穩定因素的重要表現,如大量拋售股票一般會導致股票價格的驟減。
四、方差分解
為了深入了解上證綜合指數,上證A股日交易金額PSA,上證綜合日交易股票數量NSZ,上證50ETF波動率VS50對上證50ETF的影響程度,在VAR模型已經檢驗成功之后,本文分解變量來探求之間的影響關系,方法是方差分解。
PSA、SZ、VS50和NSZ對于S50的貢獻度。方差分解的主要思想是考察每一個自變量在因變量波動程度中所占的百分比,從而可以看出在每一期,因變量的變動受哪個自變量影響較大。(表略)
本文通過前30期的方差分解分析,發現所研究的四個解釋變量影響因素對于被解釋變量上證50ETF指數的變化影響存在不小的差異,下文闡述了上證綜指和A股交易金額的影響作用為例。
其中上證綜指日交易量對上證50指數波動的貢獻增長是四個指標中最迅速的一個。其貢獻率的增長速度隨著期數增加漸漸減慢但保持在10以上的較高水平。而在較后期的時候,上證A般交易金額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作用同樣比較明顯,雖然其對上證50變動的貢獻率增長速度較慢。得出的結論是上證50指數的變動對上證綜指日交易量的變化是敏感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出上證A股交易金額在開始階段對上證50指數波動的貢獻不大,但經過時間的推移貢獻度慢慢提升。這個現象可以說明上證A股交易金額對上證50指數變化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著。
五、結論與建議
(一)實證研究結論
本文先對前期學者有關上證50指數的研究進行了了解,之后選擇代表大盤整體繁榮度的上證綜指等四個變量作為研究對象。檢測了各變量的平穩性;發現變量之間滿足協整的關系;建立VAR模型后;使用脈沖響應分析和方差分解結果顯示各個變量對股票實際價格變動的影響各不相同。
(二)政策建議
1.關注投資情緒,完善市場制度
投資者情緒這一個變量對于股票指數變化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這一點可以從我們的脈沖響應函數中得出。投資者情緒得到問題是大家都需要關注的問題。我國的股票市場方興未艾,與國際資本市場中已經形成規模的股票市場相比,我們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股票的制度還有待健全,這也是我們市場中投資者情緒對股票價格和收益率存在非有效現象的原因。為了解決現有的問題,需要我們對股票市場中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處罰,并建立完善的投資者賠償制度機制,給予投資者更好地投資環境。
2.注重監管,維持穩定
本文的研究結果發現,其中上證綜指日交易量對上證50指數波動的貢獻增長是四個指標中最迅速的一個。可以看出指數波動其實受到市場影響較為明顯,因此有關部門需要增強管理力度,維持市場應該有的正常運行模式。比如在對于所有上市公司的信息收集和業務監督上要投人更多的人力和資金,盡力完善市場的監督制度,保障市場的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程細玉,陳余芳.道瓊斯工業指數與納斯達克指數的非線性寫作分析[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4(7):116-120.
[2]望韜.基于GARCH模型的VaR在金融風險度量中的應用[J].商訊,2018(21):39-42.
[3]王超.基于上證綜指的三種歷史模擬法的實證對比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7.
[4]祁旭華.VAR方法在滬深300中的實際應用與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
[5]朱韜.VAR和C-VAR在投資組合中的研究與應用[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7.
作者簡介:
黃祥睿,西南財經大學,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