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

秋去冬來,塞外伊犁,一場大雪伴你走進冬的世界。筆者邁進伊犁森林消防支隊大門,仿佛走進了夢幻森林的搖籃,那高大挺拔的油松一排排地挺立在院墻周圍,秀麗的云杉圍攏在訓練場的四周,青秀的小白楊戴著白雪帽高貴地仁立在國旗旁,摘下綠衣的楊柳換上白紗緊緊圍繞著秀麗的營區,阻擋著城市的喧鬧,使營區更加寧靜……所有這一切都無言地證實著駐扎在這里的森林消防指戰員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綠色的依戀。這支隊伍自2002年成立以來,在擔負護林防火任務的同時,也擔負起向群眾宣傳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的重任。該支隊領導班子決心在營區建立“青年林”文化長廊教育基地,積極號召全體指戰員參與其中,三人一伙,兩人一對,利用休息間隙在營區內裁下了一棵棵屬于自己的紀念樹。從此以后,指戰員們走了又來,來了又走,一批又一批,綠色在營區蔓延開來,延伸著對未來的希望與寄托。
據不完全統計,17年來,伊犁森林消防支隊的指戰員共種植油松1500多株,楊樹10000多株,河柳30000余株.....走進營區和指戰員們談起身邊的“青年林”,指戰員們都個個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據該支隊政委童承宗說到:我們號召每名指戰員種下一株樹苗,目的是讓指戰員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使命,讓綠色的事業深入每個人的心中,熱愛自然,忠誠綠色,就是熱愛我們自己,珍愛我們人類的生命。17年來,我們的指戰員走了一批又一批,他們留下了自己為之奮斗的綠色,帶走了對大森林的懷念,同時也把這種綠色思維播向了社會,感染著成千上萬的人們用自身的行動去美化山川。
該支隊伊寧大隊教導員張勁松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大隊2003年入伍的戰士張刊,16年間,他自己種下了10棵果子樹,并精心培育,小樹隨著張刊在隊伍里茁壯成長著,在張刊退伍時,果子樹已經枝繁葉茂了。今年8月份張刊來到了支隊大院,他看到自己親手栽下的果子樹已經碩果累累,高興地站在樹下與單位的領導、戰友合影留念。他告訴大家自己退伍后在當地政府上班,但時刻沒有忘記部隊的培養,最難忘的就是保護自然,珍愛綠色。退伍后的他,年年和同事都會去裁樹,并且他的愛人也受到了他的熏陶,每年都會陪著自己一起去植樹。退伍兩年,他已經種了近300多顆樹。聊天時,他感慨地說,如果沒有在森林當兵的歷史,自己就不會有今天的這種珍愛綠色意識……十幾年來,支隊不知道送走了多少像張刊這樣的指戰員。
如今,不斷擴大 “青年林”文化長廊已經成為伊犁森林消防支隊一項經常性任務,在全體指戰員們的精心培育下,“青年林”和這里的指戰員一起成長著,一起領悟著生命的意義。
(單位:新疆伊犁森林消防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