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礪 高建勛 劉紀華 范晶



摘要:本文以寶雞市2007年至2017年火災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從安全系統工程人-機-環的角度對7大類和37個分項火災成因進行分析與量化。分析表明,寶雞市近10年起火原因為電氣、生活用火不慎、生產作業用火不慎、吸煙、玩火、放火、自燃、靜電、雷擊等,其中前四項所占比重之和為76.71%。同時,根據火災發生場所歸納并量化7項控制措施,最后,從火災隱患、起火原因、控制措施等三方面建立寶雞市區域火災風險控制模型,對提高寶雞市區域火災防控水平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寶雞市;區域火災;主成分分析法;火災風險控制模型
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城市火災威脅日趨嚴重,城市火災風險控制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火災風險控制最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及財產損失。辛晶基于火災統計數據對火災成因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中國火災事故分布隨時間、空間的變化特征。何寧等采用地理信息系統對中國火災事故的綜合損失進行了分類分級,發現中國火災綜合損失在不同區域和時間段有不同的規律。在火災風險評估方面的研究,主要對已建成的城市區域考慮多種因素,進而對區域的消防安全狀況進行評估,得到了諸多有意義的成果,但仍不夠完善,對起火影響因素缺乏全面、針對性的考慮,模型較為復雜、可操作性較差等。
一、火災統計數據處理及分析
對寶雞市自2007年至2017年的13226起火災進行分析,將火災發生原因歸納為7大類和37個分項。用SPSS軟件對37個分項的4項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經KMO檢驗和Bartlett檢驗,樣本的KMO統計量為0.733,且Bartlett球體檢驗值為164.921,說明了火災起數、直接損失、傷人數、亡人數等四個因素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本文數據處理具有可行性。經過處理,得到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初始因子載荷矩陣如下表:
表1 解釋的總方差
然后把因子的得分乘以方差的算術平方根得到主成分的得分即綜合得分:
將同類火災原因分項的綜合損失評價值分別累加得到各類火災事故原因的火災綜合損失評價值? ?,如圖1,再將各類火災事故原因的火災綜合損失評價值相加得到寶雞市火災綜合損失評價值? ? 為110.99。
各事故原因的火災綜合損失評價值與寶雞市火災綜合損失評價值的比值即為各火災原因所占比重:
通過計算得到各類火災原因所占比重為:電氣:31.82%;生活用火不慎:20.92%;生產作業用火不慎:12.68%;吸煙:11.29%;玩火:8.2%;放火:7.49%;其他:7.6%。各分項火災綜合損失評價值與所屬類別火災原因的火災綜合損失評價值的比值即為每一類火災原因中各分項所占比重:
通過以上計算得出37個火災原因分項所占比重,如表3:
二、火災成因分析
從安全系統工程的角度對前文計算歸納得到37個火災成因分項發生火災場所進行分析,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1)火災載荷密度較大。
(2)消防監管不力。
(3)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4)行業監管制度不健全。
(5)消防宣傳教育不到位,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是造成火災的最主要原因。
(6)人員消防安全培訓不到位。
(7)民間消防隊伍建設不足。
分別將8個分類中各因素比重累加得到各分類的重要度:火災載荷:0.277;消防監管:0.23;消防教育宣傳:0.31;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0.305;人員培訓:0.081;行業監管制度不健全:0.174;民間消防隊伍建設不足:0.121;由計算結果得出起火階段各因素重要程度排序:Ig(消防教育宣傳)>Ig(安全管理制度落實)>Ig(火災載荷)>Ig(消防監管)>Ig(行業監管制度不健全)>Ig(民間消防隊伍建設不足)>Ig(人員培訓)。
三、建立寶雞市區域火災風險模型
通過對火災起火原因的分析可知,火災發生的7大原因為:電氣、生活用火不慎、生產作業用火不慎、吸煙、玩火、放火、其他,火災原因與環境中的可燃物共同導致了火災隱患的產生,由于控制措施不力最終導致起火。因此,將火災隱患作為風險控制模型的中心,起火為結果,可燃物與火災原因在模型圖左側;控制措施: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降低火災載荷密度、加強消防監管、健全行業監管制度、加強民間消防隊伍建設、加強人員培訓等在模型圖右側。通過以上分析,寶雞市區域火災風險模型圖如圖2所示:
通過火災風險控制模型可知,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降低火災載荷密度、加強消防監管、健全行業監管制度、加強民間消防隊伍建設、加強人員培訓有利于消除火災隱患。
四、結語
(1)通過對火災四項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各類火災成因的重要程度:電氣:31.82%、生活用火不慎:20.92%;生產作業用火不慎:12.68%;吸煙:11.29%;玩火:8.2%;放火:7.49%;其他:7.6%,進一步分析得出起火影響因素的重要度排序:Ig(消防教育宣傳)>Ig(安全管理制度落實)>Ig(火災載荷)>Ig(消防監管)>Ig(行業監管制度)>Ig(民間消防隊伍建設)>Ig(人員培訓)。
(2)寶雞市區域火災風險模型圖以可視化的圖形清晰的表示起火的過程、原因和預防措施,對制定火災風險控制措施提供針對性參考意見,在區域火災風險控制工作中具有普適性。
(3)火災形勢綜合評價與預測的合理性與正確性依賴于火災統計數據的客觀性、完備性、準確性和真實性。因此,要想更加全面合理地反映我國火災的形勢,就要進一步加強火災統計方面的工作,不斷完善火災的統計信息,使我國的消防工作規范化、全面化、制度化與科學化。
參考文獻:
陳旭,黃濤,吳穹.城市火災風險控制能力數學模型研究[J].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08, 25(2):74-77.
辛晶.近十年中國火災時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6,35(1):117-119.
何寧,韓曉鵬. 2000-2009年中國火災時空分布特征分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31(2):210-213.
李杰.城市火災危險性分析[J]. 自然災害學報,1995,4(2):98-103.
李華軍,梅寧,程曉舫.城市火災危險性模糊綜合評估[J].火災科學,1995,4(1):44-50.
作者簡介:
馬礪(1978-),男,博士,西安科技大學教授,主要從事重大災害事故防治與應急救援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