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高校迅速發展,為社會提供了很多專業性人才,但是近些年來,高校卻是火災高發區。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與過去有很多不同,電氣使用不當是高校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所以,高校應該加強校園防火系統,強化學生的防火意識,與有關部門以及相關機構構建適合的防火體系,全方位地解決校園安全問題。
關鍵詞:消防安全;責任風險;防控措施
近些年來,我國的火災事故頻發,很多家庭因此陷入痛苦之中,并且火災也嚴重影響到社會的安定。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地方,安全問題當然首當其沖,但是高校卻是火災高發區,原因與高校學生的生活方式相關。高校的消防安全應該成為大學生重要的課程,學校也應該落實消防方面的知識,進行多次演習,讓學生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學生的生活進行規范化,多普及用電用火知識,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防火的重要性,以此保證高效消防工作高效進行,讓高校學生安全完成學業。
一、現在高校消防安全存在的不足
(一)高校消防人才匱乏
許多高校因缺乏專業消防人才,消防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消防系統需要專業人才進行管理,需要具備很多專業技能才能及時救災。但是,很多高校的消防職員是非專業的兼職人員,甚至由很多學生兼職,其專業技能不足以及沒有足夠的管理能力會帶來很多未知的隱患。再者,高校占地面積比較大,其中建筑所用材料類型比較多,高校的消防管理人員應該對不同的材料類型采取不同的消防措施。在高校消防安全中專業人才以及師生消防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許多高校因為沒有專業的消防人才,此活動才難以開展,所以消防專業人才非常必要。
(二)大學的消防安全管理難度較大
高校的消防難度較大,也增加了學校的不安定因素,使其危險性不斷增加。全國學生的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各大高校也在不斷增加招收人數,學生對電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使用量也在不斷增加。高校引發火災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電,學生對電的使用不到位,并且現在有許多的電子產品加入到學生的校園生活,例如:吹風機、電煮鍋、卷發棒等,盡管學校一再強調,不能使用這些大功率電器,但仍有些學生把師長的話當作耳旁風,再加上高校管理不到位,許多隱患就由此埋下伏筆。高校的建筑是使用很多種材料搭建而成的,其中不免有一些易燃材料,或者有一些老式建筑,其中木材含有量比較大,如果引發火災將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管理層面需要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然后制定不同的消防方案,如果難度較大不易實施,就需要消防專業人才參與管理才能來更好地執行。以上的這些問題都讓消防管理難度不斷增加。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風險的防控措施
(一)加大消防宣傳,讓師生深刻意識到消防的重要性
高校消防安全并不只是管理人員的工作,更是一門全校師生都需要重視的課程,因為安全是針對全校師生的,其群眾性較強,不可能只依靠管理人員對全體師生的安全負責。尤其是高校的消防宣傳,要讓全校師生充分認識到防火的重要性,提前為教師學生打好預防針。預防工作做好后,還要進行相關的火災消防演練,讓學生充分了解常識,在火災發生時不會無計可施,讓學生從多方面了解火災以及在發生火災時如何應對。
(二)提高師生火災風險意識
消防工作是由師生以及消防管理人員共同完成的,并不只是依靠消防管理人員,消防工作的核心就是師生能夠將防火意識深入自己的內心,在生活中處處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高校應該讓學生與管理人員共同配合參與到消防活動中,著力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讓學生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防火抗災的能力,基本能力要掌握到位,火災發生時的一些常識性知識需要在模擬演練中充分演練出來。畢竟紙上談兵人人都會,一到實戰會的全部忘掉,所以消防模擬非常重要,高校一定要重視,讓所有學生都堅定一種“安全第一”的理念。
(三)建立明確的消防管理制度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高校作為一個培養專業人才的地方,其中的管理制度明確嚴謹,但是有些高校沒有很好地建立消防管理制度,還有很大一部分的空缺需要填補,高校應根據相關的法律制定合適的管理制度,再讓學生充分了解并遵守,違反按違紀處理。有一部分同學使用大功率電器導致失火,學校作為一種集體環境不宜使用大功率電器,甚至有些電器功率過大導致電路燒壞,導致火災。應該防患于未然,把這些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還有些學生在冬天使用電熱毯、“熱得快”,這些電器都非常容易造成失火。
(四)消防設施的使用及供給
學校對消防裝備的需求量也應增加。現在大部分高校滅火器的配備都比較齊全,但是很多學生不知道怎么用,教師應該對滅火器的放置以及使用方法對學生進行詳細的介紹,讓學生親身體驗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在訓練中學生也應該正確使用滅火器來完成演練。學校根據建筑材質來安排不同的滅火器的安放位置以及相隔的距離,保證學生在發生火災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找到滅火器。
(五)開設消防知識專業課
對學生培養消防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許多大學生對消防知識接觸不多,甚至有許多學生對消防方面的知識是一片空白,一旦遇到事故便無計可施,面對火災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培養學生消防方面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學校可以開展一些專業課,或者舉辦一些活動,用學分作為引導讓學生積極參加。學校教師的講座也可以極大程度地吸引學生參加其中,利用一些活動讓學生對消防方面的學習更感興趣,自主進入到消防的學習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消防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處處是消防,生活處處要安全。
三、結語
中國高校不斷發展,電器的使用也較為普遍,尤其當代大學生對手機的需求較高,充電時易失火,用一些大功率電器也不安全,大學生的消防知識匱乏,甚至有些學生對一些常識性知識都不知道,學校也應該大力培訓學生的消防知識,對自己的安全負責,讓學生學習消防知識,并培養其消防安全意識,建立屬于自己的安全體系,讓學生充分了解火災,并能夠在火災發生時冷靜沉著地處理。
參考文獻:
卞春發.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風險及防控[J].智庫時代,2019(12):260-261.
葛冬冬.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責任風險及防控措施[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1(03):17-19.
羅仁杯.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責任風險及防控措施[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34(04):140-141.
作者簡介:
姚望(1977.7.29—)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與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