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經濟逐漸一體化過程,貿易發展日益迅速,對-,A\-路管理事業單位相關工作的要求提高。事業單位在管理過程應做好公路的維護工作,同時還需落實會計核算。本文簡述會計核算重點內容以及核算意義,分別從制度、目標、人才三方面闡述核算面臨的現狀問題,并提出相關解決對策。
關鍵詞:公路;事業單位;會計核算
一、引言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對公路相關財務管理提出新要求,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關乎著公路事業的發展。當前,會計核算還存在制度、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問題。對此,為提高會計核算質量,有必要就這一現狀展開思考,探索出解決問題之對策。
二、公路事業單位中會計核算相關介紹
(一)會計核算內容
在公路型事業單位中,會計核算包括業務費、養護費、服務支出、除雪防滑費用、通信維護等。在公路養護當中核算內容包括公路路基、公路路面、綠化和附屬設施,同時還包括對公路的檢查。服務支出主要指的是商品服務,由辦公車輛、職能部門以及辦公房屋等組成。各項業務的征收核算主要是結合公路系統內部收費站完成的。在冬季,事業單位還應將防滑和除雪等方面的支出費用展開核算,按照降雪量劃分等級。通新維護核算內容包括隧道機電、收費、信息、監控以及通信等系統的核算。
(二)會計核算的意義
對于國家的經濟建設來說,公路為各項基礎建設的前提條件,也是重要保障。由于事業單位兼具路政管理以及公路費用的征收兩種職能,因此,會計核算關乎著人們享受到的服務質量。在公路的擴改、收費、養護以及搶修等過程中,都需要展開相應的會計核算,因此,核算工作和公路事業穩定發展息息相關。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呈現出穩定發展的狀態,只有在各項建設之前制定出完善的核算標準以及核算方案,才能保障公路建設質量,同時也是提高事業單位管理質量,實現成本、質量管理的必要條件。
三、公路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現狀
(一)制度不完善
當前,在事業單位中,會計核算工作需要有效的監督機制加以監督和管理。但是從公路養護方面來看,部分事業單位雖有審計機構,但是審計工作范圍較小,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未能將審計監督職能發揮出來,導致會計核算工作效果不佳。部分工作人員對自身崗位職責和目標理解不全面,導致基礎會計審核流程不規范,未能從實際出發,結合政策文件,將管理工作加以落實,提高核算水平。
(二)核算目標不明確
公路事業單位在核算環節存在“重收支,輕資產”的現象,難以對存貨展開規范的核算。在事業單位的轄區中,養護成本為重要核算部分。材料出人庫過程具有隨意性,未能建立完善的庫管制度,各項搶險物資未按照“儲備物資”進行核算,而是使用存貨核算,使得材料成本相關的核算不精準,制約著經濟決策的合理性。同時,未在資產核算中將基礎設施的核算納入其中,由于公路建設的周期較長,基礎設施投入較高,屬于事業單位重要資產。在投資、竣工之后未將其加入單位資產當中,相應養護費用也沒有將成本追加,資產消耗未能折舊計提,使得單位賬務和實際不相符,資產管理水平較低,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三)人才綜合素質不高
人才是展現會計核算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當前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中,人才綜合素養不高,核算技能以及專業知識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單位人員只了解財務會計相關知識,對公路養護以及管理等知識掌握缺乏,難以保障會計核算質量。同時財務人員創新意識不足,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不能積極學習國家出臺的新型政策與文件,導致會計核算效率較低。
四、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一)完善管理制度
面臨著當前公路型事業單位中的會計核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應結合會計核算實際問題,對財務管理相關制度加以創新。作為事業單位內重要的制度類型之一,財務管理工作的全面性是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質量的有效保障。在新的制度下,應對財務人員工作職責加以明確,使其明確自身崗位職責、工作目標以及流程,規范會計行為。在制度中需要明確基礎會計、固定資產、報銷審批、流動資產和會計核算等要求。同時結合當前國家出臺的相關文件和政策,不斷完善內部的財務管理,規范人員工作流程,促使其按章辦事,提高核算質量。在制度完善過程中,還應體現出會計在單位中參與決策職能,特別是在公路養護方面,應參與到設計與可研性研究等工作中,并落實核算工作。結合公路項目的基本效益和實際成本支出,科學編寫出財務報表,體現出養護項目實際的可行性。除此之外,還應強化審計部門的監督作用,保障各項財務指標的分析客觀性良好。通過以上制度的完善,將會計核算融入項目整體實施過程,提高公路工程效益,防止建設環節產生資金濫用問題。
(二)把握核算重點
針對事業單位中會計核算重點不明的問題,應不斷完善內部實物資產方面審核的規范性,強化存貨核算。由于公路的維修以及養護過程涉及資金量以及材料消耗量較多,因此事業單位在核算過程中應重點強化存貨核算。要求存貨的管理者對其人庫和出庫等情況及時記錄,在出庫單據上將養護路段樁號清楚標明,并將工量及時記錄。核算人員結合記錄數據對存貨進行成本歸集和分配,重點強化退庫材料核算,防止浪費剩余材料,保障賬實相符。此外,對于公路的搶險和應急物資的核算,應按照“儲備物資”核算。存貨確認之后,依照余額量展開分類,保障和公共需求相符。同時,還應將公路的基礎設置認定為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基礎設施為單位重要經濟資源,多數基礎設施使用“以貸修路,以費償貸”的方式建設。在經濟發展過程,國家逐漸允許二級公路免費開放,因此事業單位不得不面臨貸款償還問題。在會計核算過程,將基礎設計認定為單位資產,通過投資成本、維護支出、貸款利息等將以還貸款本利認定為資產最初人賬價值,在養護費中抵扣替換價值,增加資產成本。此外,還可將公路日常保養納入當期費用中,計提為累計折舊,以每月攤銷投資的方式償還貸款,將事業單位中資產盤活,實現資金的良性循環。
(三)加大力度培養人才
事業單位面臨著會計人才能力不足的現狀,因此,應全力落實人才的培養,保障人才具備創新能力,以積極地態度完成會計核算工作。在內部培養方面,單位應加大力度對財務人員展開培訓,使其對最新會計法規和政策有深人了解,同時對自身崗位有明確認知,強化其業務能力,結合會計知識以及實際的核算要求,重點學習公路建設和養護等核算方法。在培訓過程,可聘請具有豐富核算經驗的財務人員擔任講師.或者邀請專家為其講解核算重點.拓寬核算人員眼界。在外部引進方面,可從社會上招聘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掌握公路核算流程的核算人才,引入到事業單位內部,豐富財務管理人員的組成結構,與其他核算人員共同完成核算工作。通過外部引進以及內部培養,不斷提高事業單位中核算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充分按照國家的政策以及法規開展公路相關核算工作。只有核算人員具備全面的核算知識以及優秀的管理技能,才可創新工作思路,促使事業單位的公路核算工作質量不斷提高。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公路數量逐漸增加,加重了事業單位養護、管理等工作重擔。面臨著當前會計核算的主要問題,事業單位應加大力度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在實際的核算過程中明確核算重點,通過人才培養不斷提高單位會計核算工作水平,促使公路財務核算工作更加高效,助力我國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毛計花.社會經濟發展下公路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和會計核算管理研究[J].知識經濟,2018(22):61+63.
[2]馮張晶.關于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體系相關問題的幾點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8(3):244.
[3]郝軍魁.關于國省干線公路管養單位執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日常會計核算和對接的幾點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24):246.
作者簡介:
陳芳,南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福建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