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在職業教育中得到了迅速推廣和應用,有效提升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水平和質量。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做好教師隊伍建設,加快雙師型人才培養,在此背景下名師幫帶的培養模式應運而生。本文以會計專業為例,分析名師幫帶在會計專業學生應用價值,進而分析提出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項目的具體措施,為進一步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質量出謀劃策。
關鍵詞:名師幫帶;頂崗實習;就業指導
一、引言
會計一直是認為穩就業的專業,學生畢業或實習過程中很容易就可以進到會計相關崗位開展實習和就業,因此也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個旱澇保收的專業。但從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來看,會計專業定崗實習的質量并不是很高,部分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技能水平無法滿足單位需要,不符合崗位要求等情況依然比較突出,因此實施名師幫帶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二、名師幫帶在會計專業應用的重要意義
(一)是對現代學徒制的發展
名師幫帶是對現代學徒制的進一步發展,現代學徒制模式發展過程中,學生是學徒的身份,而教師是引領者角色,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一般情況下,現代學徒制模式中,大部分院校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還停留在雙師型人才的方面,認為通過建設雙師型人才隊伍,提升教師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能力,就可以滿足現代學徒制的要求,但從會計專業實際應用效果來看,雙師型教師并不能滿足會計專業學生的發展需要,特別是在會計實操方面和社會人際關系方面。
名師幫帶在會計專業的應用,進一步拓展了現代學徒制的內容,為會計專業的雙師型隊伍建設也提供了發展的思路。會計專業的“名師”,不僅僅是“雙師型”的老師,名師除了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實操經驗,是會計行業的佼佼者,有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能幫帶學生就業,學生在頂崗實習的半年和開始從事會計行業的半年拜“名師”,“名師”幫帶學徒實習和就業,通過名師幫帶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融入會計專業當中,從會計技能水平、崗位能力提升等多方面,提升學生的能力。綜上所述,名師幫帶的中名師的能力和會計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會計水平和理論內容,因此名師隊伍必須要具有豐富的會計從業經驗,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會計理論基礎,在政策解讀等多方面展示出自身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綜合能力
會計專業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掌握會計、審計、稅務等多方面內容,又要有符合崗位要求的會計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會計專業的教師只負責學生在校期間的教學工作,多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實踐是由學校安排的實習老師負責,學生與教師之間信息溝通存在不暢,雖然部分教師與學生在私下通過QQ、微信等多種手段進行了聯系,也對學生進行了指導,但無論是指導的內容還是指導機制都不完整和健全,因此無法給予學生有效指導。
名師幫帶的模式下,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初期都可以拜老師為師傅,開展名師幫帶工作。學校安排會計專業教師進行專業性指導,這些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在本地區會計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通過名師幫帶的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有效指導,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會計理論的認識,幫助學生逐漸將會計專業所學內容融入會計實踐當中,提升學生在會計、審計、稅法等方面的作用,同時名師幫帶在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的應用,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會計繼續教育的意識和思想,幫助學生在會計從業過程中養成關注會計動向和稅法內容的習慣,這也是會計人員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養。
(三)進一步推動校企融合發展
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校企融合一直是會計專業重點發展內容。校企融合發展過程中,企業與學校都希望通過在校教育,培養出符合企業崗位要求,符合學校要求的專業會計人才,但職業教育大班制度教學模式決定了會計專業培養的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比較弱,學生能力不符合企業要求,這也成了校企融合發展的主要掣肘。
名師幫帶模式下,通過名師對學生在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方面的親手指導與親身示范,加上針對具體崗位開展的職業指導和培訓,這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融入企業工作當中,而不需要企業二次培養,因此可以推動校企融合的進一步發展,拉近企業與院校的距離,實現一體化育人的教育理念。
三、基于名師幫帶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項目的舉措
(一)進一步健全會計專業學生管理模式
名師幫帶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項目需要進一步健全會計專業學生管理制度,名師幫帶是對現代學徒制的進一步發展,從目前專業教育來看,現代學徒制的發展部分學校還存在于基礎和計劃中,缺少具體實踐,因此,名師幫帶在初步發展的過程中應以健全會計專業學生管理模式為主。具體來說,學校應圍繞名師幫帶發展內容,建立以培養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職業技能、名師帶領學徒找工作,進行會計崗位的職業指導有效的質量保障體系,讓名師成為學生人職、求職的引路燈。此外,學校應建立產學合作動力機制,名師幫帶模式下,名師負責與企業信息溝通,在會計學生發展等方面建立統一的共識,從而形成進一步發展的驅動力,包括共同目標的驅動力、雙方利益的驅動力,最后學校名師幫帶應形成以企業和社會需要導向的、產學合作的投入和就業用人多贏的機制,提升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的有效性。這些內容都需要在名師幫帶模式下,進一步發展和健全,通過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進一步發揮名師幫帶在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項目的作用。
(二)堅持以崗位指導的名師幫帶模式
名師幫帶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應堅持以崗位指導的模式,重點做好崗位指導。
學校應根據現有管理名師帶學徒進行頂崗實習和就業的機制,結合校企合作企業及智通人才市場上的招聘會計員的企業的需要,分解管理各專業的職業能力與專業能力,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項目管理運營機制。具體來說,名師幫帶過程中,名師對學生的指導應從學生崗位出發,如有的學生從事出納崗位,因此應重點幫帶出納內容,有的學生從事記賬報稅,因此應注重會計和稅務方面的幫帶,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記賬報稅等內容,有的學生從事管理會計崗位,因此名師幫帶過程匯總,應注重管理會計崗位內容,重點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名師幫帶以崗位指導為主,也符合學生的頂崗實習和就業需求,在頂崗實習中學生需要快速掌握頂崗實習的崗位內容,需要快速融入企業會計崗位中,通過幫帶和針對性指導,名師可以快速幫助學生補齊短板,給予崗位發展的建議,而在就業中,會計崗位學生的需求也是多樣的,有的希望進一步提升自我,有的則希望從事實習時的崗位,因此通過名師幫帶對學生就業崗位進行規劃,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就業能力。
(三)堅持多元評價的名師幫帶模式
名師幫帶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應堅持多元評價的方式,學校應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學評價和考核標準。評價體系包括學生評價體系、教師評價體系,用人單位的評價體系和社會的評價體系等。通過建立評價體系.學校從單純對頂崗實習和就業教學過程的評價了解教師、學生對本項目建設的要求,到結合企業人才需求定性、定量相結合,分析項目的需求,促進項目的建設。具體來說,名師幫帶模式下,通過整理企業、學校、實訓單位對會計學生的真實評價和內容,可以為名師學生指導提供更多學生幫帶思路,明師可以綜合企業、學校、實訓單位等評價內容,對學生進行合理幫帶,對明顯不符合就業要求的學生及時進行退回,對可以幫帶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幫扶,這些學生發展思路也可以延伸到學校在會計人才培養的方面,進一步提升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
(四)加快“名師”教師隊伍的建設
名師幫帶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的關鍵在于教師,因此應進一步加快“名師”教師隊伍的建設,在“雙師型”教師隊伍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名師發展。一方面,名師可以來自本校會計專業的教師。職業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師大部分均有多年的會計從業經驗,可以給予學生會計從業的多種建議,有的老師雖然會計實踐不強,但在會計理論,政策解讀方面能力比較強。因此,在組建名師隊伍過程中,名師隊伍建設必須要做好整合,可以發揮集體作用,共同打造名師隊伍,避免個體老師存在的局限性,通過集體的力量為會計學生就業和頂崗實習提供幫助,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另一方面,名師可以來自合作企業,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長期處于會計實踐的第一線,在給予學生就業指導和定崗實習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因此在名師打造過程中,學校可以邀請企業會計從業人員作為名師來指導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也可以在企業內部中對學校安排的實習學生進行點對點幫扶,通過幫帶作用,幫助學生盡快融入工作內容當中,對推動校企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總結
名師幫帶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指導是對職業教育傳統學生就業指導和實習指導的創新,響應了國家和教育部對高職學生及院校的改革要求,是對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的進一步發展,體現了職業教育未來發展方向,也對教師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敏.關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企業頂崗實習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8).
[2]梁艷.論會計專業實習問題[J].經濟師,2015(11).
[3]羅娟.高職會計專業頂崗實習檢驗控制程序分析與改進研究[J].商業會計,2018(7).
[4]許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會計專業學生的機遇和挑戰[J].科技視界,2016(23).
[5]王娟.依托產業基地實現會計專業產教一體化校企協同育人的做法及成效[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4):80-81.
作者簡介:
姚榮,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廣東東莞。
本文系廣東省高職教育財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17年度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實施名師幫帶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課題編號:CJ2017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