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平
關鍵詞:新課堂;心靈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075-01
“在中國的課堂,只見所有的孩子都是腰桿挺直,雙手背后,雙腳并齊。老師講課的時候,學生們鴉雀無聲;老師提問的時候,學生們無聲地舉手的姿勢都是統一規范的。這樣的場面猶如到了軍營一般。在讓人感到神圣與威嚴的同時,也讓人感到巨大的壓抑和束縛。”這是美國教育工作者看到我國教育現狀所講的話。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數學教育要從以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變為首先關注人的發展,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教育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這樣的新課堂,要求我們在觀念上應該考慮我們的教學是否注重了“生命體的發展”,是否思索過“我們今天的教學,將給孩子們明天留下什么?”所以,我們要努力創設新的學習環境,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尊嚴還給學生,把童趣還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新的課堂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活動本身給人帶來的快樂,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1.開發學習內容,給學生以放飛的心靈。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數學源于生活,學生身邊就蘊藏著許多熟悉的新奇有趣的內容,是數學教學的“活教材”。《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要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特點,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對數學的理解,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興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等,作為學生探索的對象或內容,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使數學教學具體、生動、直觀形象。如,捕捉“生活現象”引入新知:讓學生人人都來分物品(課前收集),要求分的一樣多……又如,聯系“生活畫面”探索新知:圍繞“今天我當家”這樣一個小主題,根據當家必須買菜、做飯、打掃衛生等具體事情,結合錢、時間、如何安排等具體情況,設計了一系列的數學方程應用題如何統籌安排買菜做飯的時間、買菜的時候用同樣的錢可以買哪些不同的菜……還可以設計“生活情景”、“實地考察”、“調查報告”等展開演示,練習。
將學生緊緊地束縛在課本當中,讓他們圍著課本團團轉的教學,只會讓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心靈受到制約。我們在依據教材的同時,更應沖破教材的束縛,引導學生進行開放式的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迸發了,學生的個性需要得到了滿足,學生的心靈得到了解放。
2.活躍教學形式,給學生充足的“陽光、空氣、水”
有一位教授曾指出:活躍、和諧、民主、平等、歡樂的課堂氛圍是學生潛能、創造性、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生長發展的“陽光、空氣和水”這就要求老師為學生創設活躍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新水乳交融,讓孩子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讓孩子在猜測、想象、探索問題的美好空間里,體現數學應用的成功。比如:在《角和直角》一課中,我這樣設計:找出下面圖形中的直角。學生匯報后,發現圓中沒有直角,師趁機引導:“那你能否在圓中創造出直角呢?”這時,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圓紙片,“折”,“畫”等方法呼之欲出,學生情緒高漲,哪怕是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樂意去發現,去探索,他們都能找回自信,臉上洋溢著成功的滿足和快樂。給了學生展示的舞臺,給了學生表現的機會,激發了他們的潛力,教學自然水道渠成了。
3.革新學習評價,讓學生在快樂的評價中更自信的成長
小學生數學學習評價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過去我們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全面,只重視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不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和成長,不重視學生情感和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我們可以把對學生的評價記錄下來,實現數學學習評價的過程就是學生成長的過程。通過教師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學生始終是評價的主體,我們要改變學生是被評價對象,教師是絕對評價者,家長是觀望者的評價狀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還采用了“可愛的我”、“小伙伴眼中的我”、“家長鼓勵我”和“教師的話”等多種形式,從不同角度為學生提供有關自己學習、發展的信息。這樣的評價,使學生自己、家長、教師都參與到評價中,促進了學生的成長。如在上完“百分數”這節課后,我說:“請同學結合教師給的三個詞條對你這節課的表現給予一個評價。”有的學生說:“這節課我快樂占98%,緊張占1%,遺憾占1%”。有的學生說:“我在這節課里是快樂占90%,緊張占5%,遺憾占5%。因為我有一個問題知道答案,但沒有舉手。下次我一定會勇敢的去表現自己的。”
參考文獻
[1]趙慧娟.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教育革新,2016(11)
[2]田鳳高,李國林.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思考[J].寧夏教育科研,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