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炎明 毛小娟
摘 ?要:傳統教學法在諸多因素影響下,難以使高中生的歷史價值觀培養落到實處。而體驗式教學能夠將歷史價值觀有機地融入課堂,是歷史價值觀形成的有效方法。體驗式教學是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學習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課堂“主角”,教學形式是體驗活動,教學目的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增加學生體驗情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以高中歷史教學為例,探究踐行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模式;高中歷史;教學途徑
就目前的高中歷史教學現狀而言,問題重重: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教師講授時間多,學生接納、吸收和思考的時間少;教師忽視探究、實踐、體驗活動的設置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工作經驗提出了以下幾條建議。
一、構建教學情景,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情景的建構是指用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生動的場景引起學生的情感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獲得成長。從其概念中得知,建構情景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這一課內容時,筆者在多媒體大屏幕上為學生們展示了黃宗羲反對君主專制,因此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顧炎武重視社會實際情況,提出經世致用的思想……讓學生自己在歷史資料中感受思想家風采。等到同學們對他們的思想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后,筆者建構了一個教學情景:假如你能見到這些思想家們,你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學生們若有所思,似乎有千言萬語要說,但主要還是與他們探究對儒學思想的批判繼承的意義和愛國主義情懷的含義,由此增加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境界。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建構了一個問題情景,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學習興致。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同學們能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客觀理解歷史,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二、重視體驗過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重視結果、忽視過程一直是我國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但是筆者卻認為體驗過程比學習結果更為重要,因為過程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既能從中發現同學們的“短板”,又能了解同學們取得的進步,其中就包括創新意識的培養。
如,筆者帶領學生學習《鴉片戰爭》這一課內容的過程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假如當時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取得了勝利,會在歷史產生什么影響?這個問題的提出具有新意,既與教材內容相聯系,又需要學生展開想象,拓展思維。兩分鐘后,同學們整理好思緒,組織好語言,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認為鴉片戰爭即便是獲得了勝利也實屬僥幸,因為腐朽落后的統治方式是導致清政府失敗的最大原因;有的同學認為如果清政府在鴉片戰爭取得勝利,那么清朝的統治時間就會增加,我們現在的生活可能比較落后;還有的學生認為正是因為鴉片戰爭的失敗,社會各階層為了救亡圖存開展各種形式的運動,促進了中國民主化進程……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高度重視學生的體驗過程,用問題考查大家階段性學習成果,從而幫助學生深化知識、創新思維,促進了自身綜合素養的發展。
三、加強教學實踐,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實踐活動少、體驗活動少等問題導致學生缺乏提升實踐能力的機會和環境。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筆者加強了探究活動,試圖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如,在學習《太平天國運動》這一課內容時,筆者要求學生自由結組開展自主學習活動,表現突出的小組將會得到一份神秘大禮。有了禮物的誘惑,學生們的學習興致得以高漲,他們快速地找到了合適的小組成員并商討選用的展示方式。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好,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筆者給學生們留下了充足的學習時間。等到時機成熟后,在筆者的鼓勵下,各個小組的成員展示了自己學習成果。有的小組利用微課課件展示了本課涉及的重難點內容,讓大家一目了然;有的小組截取了影視劇中的一段段視頻,展示了天平天國運動興衰全過程;還有的小組用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前的清朝的統治狀況、人民的生活情況、太平天國領袖的生平經歷史料,論證了該運動發生的必然性……無論學生們展示形式如何,都學到了新的知識,體會到了太平天國反抗精神。
體驗式教學能有效融合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課程資源整合,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效果。綜上,體驗式教學模式既在情景創設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在體驗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還在實踐活動中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從各個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顧福華.體驗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探究學[J].當代教研論叢,2016(11).
[2]朱德平.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實踐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16(16).
[3]何文婷. 體驗式教學在高中生歷史價值觀培養中的運用[D].福建師范大學,2017.
[4]楊玲.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四川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