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艷
(浙江中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溫州 325041)
溫州某醫院成立于1993年,距今已有26年多了。醫院早期只有一座六層樓(加半層夾層),醫療使用面積約4600平米。醫院早期設置開展科目有:預防保健科、內科、外科、婦科、產科、計劃生育科、兒科、口腔科、醫學美容科、耳鼻喉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X線診斷專業、超聲診斷專業、心電診斷專業、中西醫結合科等,設置床位55張。
目前,增建了一幢17層高,使用面積8300多平方米的醫療綜合樓,面積約530平方米作為醫院擴大升級發展的用房。并在衛健局和專家團驗收合格后開放運行,實現99張床位的醫療運營服務能力,實現門診相關科目的住院服務;同時增加開設:急診科,中醫科、中醫理療、康復科,醫學美容整形科的門診及住院醫療服務;完成NICU/ICU、重癥監護的規范達標配套建設;完成醫院營養食堂的標準建設及行政辦公區的裝修和配套建設。
所有產生污水點經PVC管重力作用下排至化糞池,廚房廢水經過地上不銹鋼隔油池預處理后排至化糞池,化糞池的污水經過污水收集管網排入污水收集池。
屋頂露臺平臺和屋面的雨水經雨水管網收集后匯總,統一一個排口排至城市市政雨水管網系統。
排水量計算
按日均污水量和變化系數確定污水處理設計水量,N< 100床的小型醫院,q= 250 L/ 床·d ~300L/ 床·d ,K d =2.5。每個床位產生污水0.3m3/天,時變化系數2.5,裕量宜取測算值的 10%。醫院的排水量為82噸/天。
設計進水水質
醫院綜合廢水進水指標:
序號 污染物名稱 原水水質1 pH值 7.0-8.5 2 COD 150-300mg/L 3 BOD5 80~150mg/L 4 SS 40~120mg/L 5 TP ~3.0mg/L 6 NH3-N 10~25mg/L 7大腸菌群數 10萬個/L以上
設計出水水質
本設計出水水質執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表2 預處理標準,如下表所示:
表1-2 廢水排放水質一覽表
治理工藝
非傳染病醫院污水,若處理出水排入終端已建有正常運行的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市污水管網時,可采用一級強化處理 +消毒工藝。為了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排放,本項目采用二級強化處理+消毒工藝。
水池大小計算:
格柵,在污水處理系統或提升水泵前應設置格柵,格柵井可與調節池合建,格柵應按最大時污水量設計,設計結構:鋼混砼結構,地埋式設計參數:粗格柵距:b =25mm;細格柵距:b =10mm;安裝傾角:α=60°;有效高度:H=0.6m;池體尺寸:L ×B×H=0.8×0.5×0.5(m);配套設備:格柵一套。
醫院污水處理系統調節池,連續運行時,其有效容積按日處理水量的 8小時計算,則調節池容積為28m3。結構形式:地下式鋼結構;規格尺寸:4200×2700×2500mm;
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2.5 h,容積為8.5m3結構形式為地下式鋼結構;規格尺寸為2000×1600×2500mm;配套設備:組合填料1套。
生物接觸氧化池,水力停留時間4 h,容積為14m3,規格尺寸為2000×2800×2500mm;配套設備:組合填料1套。
二沉池,沉淀時間區1.3h,表面水力負荷取1.0[m 3 /(m 2 ·h)],規格尺寸為2000×2000×2500mm;容積為4.0m3,配套設備:布水器1套。
接觸消毒池,的容積應滿足接觸時間和污泥沉積的要求,非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消毒時間不宜小于1.0 h,規格尺寸為2000×2000×2500mm;配套設備:二氧化氯發生器1套。
分為兩格,每格容積為總容積的一半。池內應設導流墻(板),避免短流。
設備操作間,面積規格尺寸為3000×5000×2500mm;15m2。
結構形式位磚混,內置控制柜及設備。
根據醫院污水處理指導意見,若處理出水排入終端已建有正常運行的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市污水管網時,可采用一級強化處理 +消毒工藝,即混凝沉淀+消毒工藝。混凝沉淀產生的污泥量大,改污泥屬于危險固廢,不僅要對污泥進行消毒而且儲存及運輸要求較高,采用A/O生化工藝,不僅減少污泥量的產生,而且能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濃度,使污水更穩定的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