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鳴,馮君,李蘭,李中新
基于高被引頻次的《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學術影響力分析
梁鳳鳴1,馮君2*,李蘭2,李中新2
1. 泰山學院學報編輯部, 山東 泰安 271000 2.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編輯部, 山東 泰安 271018
被引頻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論文學術影響力的大小,本文利用《中國引文數據庫》被引期刊查詢功能,檢索“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至2017年刊登論文共2092篇,結果顯示所有論文總被引16027次,篇均被引次數為7.66次,其中,前100篇高被引論文(占全部發文的4.78%)的總被引頻次為5080次,篇均50.8次(占總被引數的31.70%),也就是說,占全部發文4.78%的高被引論文產生了31.70%的被引頻次。我們對排名前100位的高被引頻次論文的欄目分布、時間分布、作者群、基金論文狀況以及研究主題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總結該刊高被引論文的選題特點,為今后期刊約稿組稿、加強重點欄目建設以及作者隊伍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高被引頻次; 學術影響力
期刊的影響力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該期刊所刊發的研究成果對與其相關的學術研究及應用所產生的作用,它會受期間內外界的認知水平、認同程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學術期刊所傳播的學術觀點、思想、理念、理論、方法、發現、發明、事實、情感等內容以及期刊的品牌,引發受眾關注、思考,取得其認同,甚至改變其思維、看法和行為的能力。通過對該期刊的影響力分析[1],可以有效地對其進行科學評價,同時有利于提高其內在學術水平和質量。高被引頻次論文是指學術論文被引用的頻次較高,而且被引用的周期較長[2]。由于一篇論文被引用的頻次從一定程度上是同一領域的研究者對其認同程度的體現。因此,有些科研評獎把被引頻次作為評價指標之一。而期刊被引頻次的高低則是期刊影響力的外在體現。一般而言,期刊的總被引頻次越高,受到的認可程度越高。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首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全國中文N/T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CSCI》、《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等國內外多家檢索機構及文摘數據庫列為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列為被引頻次最高的中國科技期刊500家之一,“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化資源系統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具有較高的辦刊水平和學術影響力,是農業科學領域重要的學術期刊。通過對其高被引論文的分析研究,可以為農業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熱點、發展現狀以及學報今后的選題方向提供數據支持。
本文的統計數據來源于“中國引文數據庫”,通過檢索“被引期刊”,在檢索項中輸入“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檢索時間段為2004年至2017年,檢索時間是2018年11月28日上午9時。結果顯示,該數據庫在檢索時間段內共收錄期刊2092篇,總被引16027次,篇均被引次數為7.66次,其中,前100篇高被引論文(占全部發文的4.78%)的總被引頻次為5080次,篇均50.8次(占總被引數的31.70%),也就是說,占全部發文4.78%的高被引論文產生了31.70%的被引頻次。我們通過對排名前100位的高被引頻次論文的欄目分布、時間分布、作者群、基金論文狀況以及研究主題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從而找到該刊高被引論文的選題特點,為今后創建優勢選題、重點欄目建設以及作者隊伍建設提供幫助。
中圖分類號是指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科技文獻進行主題分析,并依照文獻內容的學科屬性和特征,分門別類地組織文獻所獲取的分類代號。因此,按照中圖分類號對論文的主題進行分類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3]。提取高被引論文中排名前100位的論文的中圖分類號,對他們的研究主題進行分類、分析,限于篇幅,只列出有兩篇及兩篇以上的主題詞,見表1。

表 1 前100篇高被引論文主題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同一主題2篇以上的共有87篇,其中“園藝”占有較大的比重,共有23篇,其次是“林業”,共有10篇,再就是“農業基礎科學”和“植物保護”,分別有7篇,“植物生理學”6篇,包含高被引頻次論文比較多的這些研究主題,與該刊的辦刊宗旨相一致的,這些研究主題同時也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問題,因此,在今后的欄目設置上可以對這些的選題重點考量和重點建設。
選取被引頻次前100位的高被引頻次論文,具體發表時間分布情況見表2。

表 2 前100篇高被引論文發表年限分布
從表2中可以發現,高被引頻次論文集中是在2004-2008年間發表,其中,2004年最高達到27篇,2005年25篇,2006年12篇。為了分析每篇高被引頻次論文的被關注情況以及研究熱點問題,對每篇論文發表后的逐年被引情況進行分析,限于篇幅,在此列出前30篇的逐年被引情況(表3)。

表 3 高被引論文逐年被引頻次分析(前30篇)
注:為論文的總被引頻次;N為論文發表后第年被引次數,=0,1,2,3…,0為發表年,最近被引年為2017年;↙為截至符號,其前面數據對應于2017年的被引次數。
Note:was the total cited frequency; Ni was the cited frequency inyear after publication,=1,2,3,…,0. The last cited year was 2017; ↙ showed the end, its previous data were corresponding to the cited frequencies in 2017.
通過對單篇論文的逐年被引頻次分布可以發現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像《葉綠素含量動態變化的影響應用DPPH·法測定蘋果》、《基于ANSYS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三維實體建模技術探討》,被引頻次是呈鋸齒狀分布的,這種分布情況說明該論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關注,同時也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像《NaCl脅迫下黃櫨、紫荊的部分生理生化反應動態變化規律的研究》,它的被引頻次的分布呈拋物線的形狀,一般來說,這類論文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也就是說在出版后的3~8年是被引的高效期[2],過了這段時間之后,相應的關注度就會下降。
基金資助論文是指所刊發論文中有基金資助的論文與全部論文之間的比[4]。因為基金項目的申請需要有嚴格的申報和專家評審,是經過研究者申報和專家評審以及基金主管部門批準一系列嚴格的審查程序,因此,被準的項目一般都是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研究團隊和研究基礎,說明該課題的選題是要有一定價值的[5]。
通過對100篇高被引頻次論文基金項目資助的統計發現,有48篇的高被引論文被基金項目資助,占比48%,具有比較高的比例,接近每兩篇就有一篇是有基金項目資助的。究其原因,首先,基金項目在申請之初會有系統的研究和探索,在思想比較成熟的基礎上展開。其次,具有基金資助的選題具有科研團隊支撐,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學術論文寫作能力?;痦椖砍晒谋憩F形式之一就是基金資助論文[6]。因此,在學術水平相當的前提下,可以把基金項目資助作為錄用的優先條件。
通過對100篇高被引論文作者(多位作者的只選第一作者)職稱情況進行統計,可以看出,具有初級職稱(包括碩士研究生)有49篇,占比49%;中級(包括博士研究生)有23篇,占比23%;具有副高級職稱有13篇,占比13%;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共10篇,占比10%,還有5篇沒有提供作者的職稱情況,無法統計。具體可見表4。

表 4 高被引論文作者的職稱情況
通過對發文作者職稱的統計可以發現,《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并沒有把作者的職稱作為刊發論文的標準和限制條件,而是把學術水平的高低作為刊發錄用的重要條件。初級(碩士研究生)和講師(博士研究生)具有較高的學術需求和良好的研究狀態,也是最出成績的階段。
按照被引頻次的高低選取排名前100位的文章,通過對這些高被引頻次論文的主題、時間分布、逐年被引情況、基金論文比和作者職稱情況展開分析。
(1)同一主題2篇以上的共有87篇,其中“園藝”占有較大的比重,共有23篇,其次是“林業”,共有10篇,再就是“農業基礎科學”和“植物保護”,分別有7篇,“植物生理學”6篇,包含高被引頻次論文比較多的這些研究主題,與該刊的辦刊宗旨相一致的,這些研究主題同時也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問題,因此,在今后的欄目設置上可以對這些的選題重點考量和重點建設。
(2)高被引頻次論文集中是在2004-2008年間發表,其中,2004年最高達到27篇,2005年25篇,2006年12篇。由逐年被引頻次分布可以發現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被引頻次呈鋸齒狀分布的,這種分布情況說明該論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關注,同時也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還有一種情況是被引頻次的分布呈拋物線的形狀,一般來說,這類論文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也就是說在出版后的3~8年是被引的高效期[2,過了這段時間之后,相應的關注度就會下降。
(3)通過對100篇高被引頻次論文基金項目資助的統計發現,有48篇的高被引論文被基金項目資助,占比48%,具有比較高的比例,接近每兩篇就有一篇是有基金項目資助的。因此,在學術水平相當的前提下,可以把基金項目資助作為錄用的優先條件。
(4)通過對100篇高被引論文作者職稱情況進行統計,可以看出,具有初級職稱(包括碩士研究生)占有比例最高(49%),其次是中級(包括博士研究生)有23篇,占比23%??梢园l現,《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并沒有把作者的職稱作為刊發論文的標準和限制條件,而是把學術水平的高低作為刊發錄用的重要條件。
[1] 伍軍紅,肖宏.中國科技期刊的國際影響力統計分析[J].編輯學報,2013(5):507-510
[2] 韋忠明.《情報科學》高被引論文特征分析[J].情報科學,2013,31(2):97-101
[3] 韋忠明.2006-2009年《圖書館論壇》基金資助論文分析——基于1993—2005年該刊基金資助論文的再分析[J]. 圖書館論壇,2011(1):53
[4] 梁鳳鳴.學術期刊編學術研究現狀分析[J].濟寧學院學報,2018,39(2):105-108
[5] 嚴燕,顧冠華.“基金論文比”:一個學科學的期刊評價指標[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2011,13(6):122-125
[6] 裴光蘭.《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4-2017年發文基金論文比分析[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8,27(2):99-104
Academic Influence of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Based on High Cited Frequency
LIANG Feng-ming1, FENG Jun2*, LI Lan2, LI Zhong-xin2
1.271021,2.271018,
The citation frequency can reflect the academic influence to some extent. A total of 2,029 papers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from 2004 to 2017 were retrieved by the query function of cited journals in China citation datab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papers were cited 16027 times, the average citation quantity for each paper was 7.66 times. Among them, the total citation frequency of the first 100 highly cited papers (accounting for 4.78% of all published papers) was 5080 times, with an average of 50.8 times (31.70% of the total citations), that is, high cited papers (4.78% of all papers) produced 31.70% citation frequency. We conduct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column distribution, time distribution, author group, status of fund papers and research topics of the top 100 papers with high citation frequency,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lected topics of the highly cited papers in this journal,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rganizing and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of academic journals, strengthening the key academic journal columns and the author teams.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citation frequency;academic influence
G353.1
A
1000-2324(2019)04-0652-04
2018-11-12
2019-01-23
梁鳳鳴(1979-),女,編輯,主要從事期刊編輯研究工作. E-mail:liang-fengm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