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阿根廷農業部在當地時間周二宣布,中國將首次從阿根廷進口飼料豆粕,兩國官員周三將就豆粕首次進出口簽署協議。路透社稱,這份協議將把全球最大豆粕出口國和最大豆粕消費國連接起來。
報道稱,中國是最大的豆粕消費國,龐大的養豬業需要飼料豆粕。阿根廷則是全球最大的加工大豆出口國,多年來一直試圖進入中國市場,預計阿根廷今年總計向全球出口2600萬噸豆粕以及850萬噸生大豆。阿根廷總統馬克里稱,“現在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已向我們開放”。他表示,該協議將增加農業部門的就業機會,并為阿根廷農民創造更多機會。阿根廷植物油行業商會和谷物出口商會(CI?ARA-CEC)總裁阿爾伯特·羅德里格茲稱:“這是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不過他補充說,這筆交易仍需要工廠的授權和登記,可能需要花費數月時間。
豆粕是大豆榨油后的副產品,壓制成餅狀的又稱“豆餅”。豆粕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被廣泛用于飼料和食品工業等領域。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文深1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說,中國豆粕供應整體上是過剩的,從國外進口豆粕的數量一直比較少,且最近幾年進口量逐漸下降,只有在春節、國慶等需求旺季時少量從國外進口,以滿足市場高峰時的需求。中國豆粕進口主要國家是丹麥、印度和美國,而最近幾個月中國只從丹麥進口少量豆粕。“之所以打算從阿根廷進口,也是出于中美貿易戰短期內可能無法達成一致的考慮出發,萬一大豆進口有變,增加豆粕進口以備不時之需,畢竟中國對豆粕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王文深稱。
目前阿根廷正深陷經濟衰退困境,貨幣今年以來出現大幅貶值,預計今年通脹率將達到55%。中國打算從阿根廷進口豆粕的消息,對阿國經濟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王文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阿根廷在大豆壓榨產業當中的勞動力數量占比高達16%,“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就業市場,尤其是在阿根廷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增加豆粕對外出口,對于其下滑的經濟將起到非常重要的緩沖作用”。▲
環球時報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