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志剛
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多邊通商談判和打造有利于本國的區域一體化機制。無論《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還是中日韓自貿區、中歐經貿談判,涵蓋雙邊或布局多邊的自貿談判此起彼伏。這不僅折射了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進程不可阻擋,也反襯出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沉渣泛起沒有市場,更使上述深刻影響世界經濟乃至全球化未來的兩大類變量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中日兩國一直致力于推進構建區域多邊通商機制,并在多方協調與務實推進中發揮著相應的主導作用。但令人遺憾的是,在中國與眾多國家簽署自貿協定、日本也與不少國家締結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熱潮中,中日間的自貿機制構建卻因美日同盟的剛性、美國的戰略猜忌、韓日關系的曲折、俄日關系的走勢等諸多因素,一直落后于兩國經貿合作水平提升和雙邊關系改善的進度。
隨著最近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商工會議所及日中經濟協會組成的經濟界代表團訪華,與中方官產學界討論推進兩國自由貿易等問題,這個既老又新的話題重新進入兩國商務及民眾視野。
說是老話題,是因為從本世紀初以來,圍繞兩國開展自貿談判的議論及設想一直就沒停過,但都因兩國歷史恩怨與現實矛盾的曲折變化而未取得任何實質進展,經貿利益最終讓位給了地緣安全和外交博弈。而且,由于日本面臨來自歐美的通商談判等壓力相對較小,日本本身對推動構建中日自貿區的沖動并不是很強烈,加上多年潛藏心底的籌碼思維揮之不去,日本明顯缺乏主動。
說是新話題,是因為隨著中日關系跳躍式的改善,兩國關系進入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合作新時代,日本經濟界、尤其企業界看好中日自貿合作潛力,要求中日構建更高合作平臺的呼聲再次增大。而且,面對來自美國咄咄逼人的雙邊通商談判擠壓,日本主動發展對華自貿合作談判的內在動力正在由弱變強,形成官產學研用的共識。
其實,中日發展自由貿易是典型的施惠雙邊、造福多邊,既利己又利他、既釋疑又增信的舉措。首先,中日一旦簽署自貿協定,將有利于雙邊在現有基礎上擴大貿易規模,提升投資質量,夯實產業互補,推動金融合作,確立人文優勢,推動兩國整體合作朝著新機制、新模式、新領域和新未來切實邁進,將為中日拓展“一帶一路”沿線第三方市場合作等帶來通商制度上的競爭優勢。
其次,中日自貿機制一旦瓜熟蒂落,將對中日韓自貿區、RCEP等東北亞、東亞乃至亞太的多邊通商機制構建起到制度示范、經驗放大、架構參照、自我約束等作用,有利于探索建立具有亞洲特色的通商新機制。而且,中日推動自貿協定的努力將形成通商機制多邊合作的倒逼機制,加速區域內其他談判盡快完成,推動實現亞太區域自貿通商談判的遍地開花。
最后,中日一旦攜手打造自貿合作并取得務實成效,將等同于釋放維護自由貿易體制和構建東北亞自貿區的最強信號,形成遏制貿易保護主義等內顧傾向的強大穩定力量,有利于阻止逆全球化的進一步蔓延。
區域一體化和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中日兩大國作為引領亞洲區域發展、為世界經濟做表率的亞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責任也有義務依托先發和后發優勢,發揮在規模、市場、技術、人才等方面形成的核心和競爭優勢,攜手維護經貿自由化,推動區域一體化。從這個角度而言,中日在區域一體化和經貿自由化上做出任何嘗試不僅無可厚非,甚至可以說是不可或缺。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日關系改善符合彼此的戰略利益和核心利益,那么兩國若能再下一城,開啟摸索自由貿易合作的努力,無疑將更有利于增進彼此的繁榮發展與民生進步。▲
(作者是黑龍江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