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對學習的意義認識不足,對于學習行為的產生都是憑借自己對活動的好惡開展的。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教學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學習體驗。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主體
小學生積極性強,更期待通過主動參與的方式學習新知。但是,小學生又將教師看作是課堂中的權威,懼怕出錯也唯恐教師的批評,導致小學生在課堂中無法積極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也無法及時暴露自己學習中存在的錯誤。基于這種現狀,教師應當著力于構建活力課堂,凸顯學生主體、點燃學生動能,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一、 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民主和諧師生關系是高效教學的前提。在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環境下,學生不再懼怕教師、不再害怕出錯,而是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課堂教學中新知的生成量增多,課堂容量在活躍的氛圍中變得更加愉悅積極。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秉承以下教學原則,以促進活力課堂的構建。首先,教師要秉承尊重學生和信任學生的原則,相信學生在問題解決中的潛力、尊重學生對問題闡述的不同看法甚至是錯誤的觀點。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發表的觀點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啟發。針對學生的錯誤,教師更要秉承發展性的眼光看待,并通過悉心的指導和啟發,糾正學生的不足。例如,在《分數的除法》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學生往往對一些情境中的單位“1”認識不足,并且出現找錯相應單位“1”的情況。針對這一現狀,教師要認識到單位1這部分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相對抽象。此時,教師可以結合情境和直觀圖片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啟發。例如,在情境“某試驗田中,棉花的面積占所有試驗田總面積的2/5”中,教師可以通過Venn圖的方式幫助學生直觀呈現,利用好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并加以針對性的指導和糾正,從而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中敢于說、善于說,從而凸顯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主體性。其次,小學教師在語言的表述上,應當具有更高的親和力,講究語言的藝術性和技巧性,從而讓小學生在教師具有親和力的方式下開展學習活動。由以上民主高效師生關系的營造,幫會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點燃熱情、提升動能,進一步強化活力的課堂的構建。
二、 組織豐富的學習活動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直觀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對于事物的認識還需要直觀事物的啟發和引導,并通過主動地參與過程,經歷新知的產生過程,才能實現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學效果。對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規律的獲得,需要教師構建豐富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以深化學生理解,強化學生對新知的應用。例如,在《可能性》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驗證的方式開展學習。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拋擲一枚硬幣,將會出現哪些結果。結合學生的常識,學生知道:必然是正面或者背面兩種結果。并且兩種結果的可能性是一樣的,也就是1/2。基于這一認識,教師給學生提供紙質圓盤,圓盤中分別畫出面積不同的區域,其中紅色區域最大,黃色區域面積居中,藍色區域最小。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當圓盤轉動后,中間的指針指到哪個區域的可能性最大,指到哪個區域的可能性最小?隨后,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猜想。于是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驗證活動,引導學生分別通過轉動圓盤,記錄每一次圓盤轉動后最終指針所指的區域,分析其中可能的大小關系。通過學生的驗證過程,讓學生強化對可能性的理解。經過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方式,更便于學生積極性的提升,更便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 豐富教學評價性質
小學生對學習的意義認識不足,對于學習行為的產生都是憑借自己對活動的好惡開展的。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教學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學習體驗。一方面,教師要秉承激勵性教學評價的理念,善于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閃光點和潛能,鼓勵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行為,包括積極的學習態度、認真的學習活動、對課堂活動的積極參與抑或是在習題解決的準確度。另一方面,在評價時,教師要通過提高教學評價的豐富性和藝術性,提升學生對教師教學評價的期待性。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對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物教學的方式觀察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經過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到:長方體共有12個棱,共有6個面,并且對邊的四個棱是相等的,兩個相對的面的面積是相等的。而在正方體的分析中,幫助學生認識:正方體的各個棱是相等的,正方體的12個面也是相等的。當學生在觀察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和性質時,教師首先要認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觀察的準確性,即便是學生在學習中出現了錯誤,教師也要認可學生在學習中對活動的積極參與。通過教師善于發掘和積極評價的方式,課堂教學必然更加豐富、學生的活力被釋放,學生的思維就被激活,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
活力課堂的構建,是釋放學生潛能、發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熱情的重要基礎。在活力課堂的搭建中,教師首先需要與學生之間搭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提升自我的親和力,以減弱學生對錯誤的恐懼心理和對教師的畏懼;更要通過組織豐富的課堂活動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并提升學生對課堂參與的熱情,讓新穎的活動在課堂中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要注重教學評價這一工具的使用,讓豐富的教學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行為,塑造學生積極的學習品質,逐步優化教學設計和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袁瑤.興味盎然,打造小學數學活力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9):60.
[2]陸玉輝.聚焦有效對話 構建活力課堂——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為例[J].名師在線,2018(16):63-64.
作者簡介:
杜良葉,山東省濱州市,山東省無棣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