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明確要求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逐漸變成小學數學課堂的主人,素質教育重點強調的關鍵點之一就是在課堂教育中以學生為主體,目前衡量一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看小學生在這節課中主體性占比的多少,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起到輔助的作用,而讓學生作為課堂上教與學雙邊活動的主體,在培養小學生自身素養的同時也能夠極大的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主體性
一、 引言
新課程改革中有一條要求就是要大力的培養小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習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極大的提升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逐漸成長為課堂教學上的主人。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思想上進行解放,積極的引導小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一來提升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二來可以增加小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思想;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在教學的設計上以及課堂教學形式上積極創新,鼓勵這些小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提升他們在整個數學教學課堂內的參與度,主動思考,敢于質疑,敢于提問,直到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真正提高。
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一) 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在整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凸顯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應該只是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地創新教學模式,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法,創設出既符合教學內容,又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出小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積極參與的意識。目前在大多課堂教學中,教師毫無疑問占據著主導的地位,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實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絕對的主體地位,教師同時需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與同學間進行意見的討論,對于問題的獨立思考,與教師之間的問答和質疑等等,勇于在課堂上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應該設置好教學流程,一方面將需要提問的問題在課前都準備好,避免在課堂上即時提問的問題過于狹隘,另一方面在課堂上為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去討論和提問,積極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使得學生在課堂內可以完全發揮自己主體性的一面,在可以全面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最終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比如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中的一節課——條形統計圖,為了便于學生理解這一概念,教師可以在課前做一些相關的條形統計圖,這些信息要貼近生活,對小學生來說增加了興趣;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按照不同學習成績、不同性格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便于針對教師的問題進行討論回答,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統計各組同學的年齡、男女生數量、同學出生的月份等等,然后派出一個代表進行自己統計表的講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對敢于發言或者提問的學生進行鼓勵,也要對出現的錯誤及時的糾正,在這樣一個充滿互動、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凸顯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二) 采用科學的評價機制,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評價是對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一種評估,在學生對于數學的教學內容、基本知識和基礎應用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采用科學的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評估,這樣反過來會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數學的理論知識??茖W的評價機制一方面需要注重學生學習的效果,另一方面更加需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不但要考查學生對于課本內容的掌握程度,也要考察他們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構建多元化的評價目標,可以更多的發揮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也會使得學生在思考問題上更加的理性和條理化,增加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整個的教學活動評價中,主體一直是學生,通過這種科學的評價方式,在鼓勵中讓小學生增加對于數學學科學習的興趣,并且讓他們養成在以后的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時的沉著冷靜的性格。比如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平均數》這一節課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回答問題較為積極的學生要多給予表揚,對于敢回答問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學生多給予鼓勵,無論回答正確與否都要給學生參與教學的空間;教師在課堂教學后的時間,更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通過提問、測試等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教師可以將課本后面的習題印成小試卷進行課堂測試,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統計班級中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齡、每個班級的平均學生數等等,讓學生在學習完課堂數學知識后,也能夠進行實際問題的解決,然后對于做出結果的小組或個人進行表揚和獎勵。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學生一直占據著主體位置,在實施積極有效的評價方式后,激發出了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三、 結語
綜上所述,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探索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小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意識,同時建立科學的評價激勵機制,激發出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只有兩者互相結合,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高守才.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主體性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探析[J].好家長,2018(6).
[2]張金良.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思考[J].科普童話,2018(5).
作者簡介:曹霞,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通化縣快大茂鎮大都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