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摘? 要:內部控制在我國起步相對較晚,但提出以后也受到各行業的重視,并在各企事業單位內部得到推廣,各單位也有相應的內部控制體系。交通運輸單位作為我國經濟支柱之一也不例外,內部控制體系的引入對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和單位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雖然內部控制工作在我國企事業單位中取得一定成效,卻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本文主要以交通運輸單位為例分析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幾點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交通運輸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問題
交通運輸業關乎每個公民的日常出行和貨物流通,并且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其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為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對交通運輸單位進行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同時預防各種腐敗行為的滋生,為單位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環境。但是,交通運輸單位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受一些主客觀影響存在多種問題,不利于交通運輸事業單位的健康、穩定發展。為此,各單位應結合自身情況,實事求是對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改善措施,為交通運輸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一、交通運輸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交通運輸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
交通運輸業涉及到人們的日常出行和貨物流通,有其行業特殊性,內部控制更需要科學性強、針對性強的控制管理措施,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性有待提高。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可以分為內部控制建立、內部控制實施和內部控制信息化三個階段,一項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在全國范圍內,處于這三個階段的單位分別占總數的42.85%、31.86%和24.94%,數據表明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并不完善,執行力和信息化也不夠,無法很好地對各項財務工作進行系統全面的有效管理,造成部分財務工作處于無監管控制狀態,影響財務管理工作質量。以公路事業單位為例,公路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公路的路網規劃、改造建設、養護維修和日常管理工作,缺失的內部控制體系無法保證單位進行全面、全過程且全員參與的內部控制,嚴重阻礙著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交通運輸單位信息化建設相對落后
在“互聯網+” 橫掃各個行業的時代,信息化為交通運輸行業帶來便捷,信息化建設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需要。信息化建設可以固化業務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減少人力成本,也能實現業務全過程監控,但是全國范圍內各單位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除對資資金收支和資產管理業務的信息化建設外,其他方面信息化關注程度不夠如圖(1)。交通運輸業前段時間沒有完善的內控信息網絡系統,不能從根本上實現車輛、車主和貨主的全方面溝通和交流,信息系統的升級換代工作不及時也不能滿足現代運輸企業的發展需要。
(三)交通運輸單位財務風險控制不足
營改增工作在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獲得不錯的發展,運輸單位內部經營管理模式也進行了調整。信息時代為交通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也不可避免的滋生一些財務風險。財務風險輕則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影響單位前進腳步,重則為交通運輸單位帶來無法償還的債務問題,面臨財務危機, 使單位陷入九死一生的境地。運輸行業財務風險有不確定性、客觀性和系統性特征,如運輸天氣狀況、路面情況等,這些不可控的因素都會對行為結果造成未知性,產生一些風險。
二、交通運輸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優化措施
(一)加大內控宣傳,推行內控標準化管理考評
交通運輸單位應認真總結內控標準化管理工作在強化內部管理、推動工作落實、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作用,積極主動做好宣傳工作,進一步樹立交通運輸系統強責任、轉作風、優效率的良好形象。如湖南省經過一年多的宣傳探索實踐和推廣應用,在內控標準化管理方面取得明顯效果,在全廳上下形成抓內控、促落實、推工作的廣泛共識,基本實現了“內部感到有壓力、外部感到有效率、人人感到有動力”的預期目標,為改善行業形象,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還要進一步修改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充分運用考評結果將內控考評結果與單位和個人績效、評先評優、晉升晉級等管理進行掛鉤,推動機關工作效率、工作作風和行業形象進一步提升。
(二)不斷完善交通運輸單位內控標準化管理制度
為推動單位執行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掌握內部控制的實施情況,更好地發揮信息公開對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促進和監督作用,可成立內部控制工作領導小組直接領導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要負責組織學習內部控制管理相關規范和指導意見,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執行監督、成果運用等,起到深化內控理念、提高內控執行力的良好效果,并根據經濟業務需要細化內部控制工作流程,形成內部分工協作、相互監督制約的機制,建立較為完備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做好交通運輸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此外,對于工作中成效比較明顯的方法經驗要認真總結,形成標準并廣泛推行,還可以邀請專家對內控管理系統的流程、運行情況、制度規范等進行認真梳理,進一步總結提升完善,為內部建設添磚加瓦。
(三)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智能交通領域發展
交通運輸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揮作用,提高GPS等現代技術的應用范圍和領域,還要重視電算化在內部控制中的應用 ,提高會計軟件級別和范圍,全面實現信息化內控管理。交通運輸部門要強化大數據思維,增強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我市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水平的認識,重視依靠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和服務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有效促進交通運輸行業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天津市在這方面近幾年取得不錯的成績,先后開展了智能交通一期、二期工程,重點建設大數據分析應用系統和信息化業務系統,實現了本市交通信息化建設的“從弱到強”, 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通過信息化建設與實際應用的緊密結合,重點提升交通發展態勢的預測、預判、預警功能,全面實現事前預警、事中研判、事后追溯,同時還更為廣泛地滿足百姓高品質、多樣化、差異化出行需求,服務百姓便利快捷安全出行,人工智能技術加快實現交通運輸行業與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引領智慧交通未來方向。
(四)加強交通運輸單位財務風險防范工作
財務風險產生原因來自多方面,主是包括單位自身內部系統的不完善,如缺少合理的資金分配,還有就是外部環境,如運輸市場日益熾熱的競爭。單位的發展必須重視財務風險問題,做好風險的把控,降低風險發生機率,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是一個重要課題。為此,各運輸單位應加強財務風險宣傳教育工作、執行監督、評價等,利用風險預警系統掌控和化解財務風險,確保內控執行力的良好效果,把交通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推向更高層次,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特別是營改增后,各部門應相互配合,齊心協力,以營改增為依據,完善財務工作各個環節,尤其是風險較高的環節,使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規范、科學,以降低運營成本和風險帶來的不必要損失,從而保證交通運輸單位緊跟國家發展步伐運行在正常經營軌道,并得到持續發展。
總結:
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交通運輸單位任務重,責任大,日常管理和運營直接影響人們出行和經濟發展,在單位內部加強內部控制是發展的需要。為此,各單位應健全內控制度,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評價機制,加強預算管理和內部審計,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順應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發展趨勢,推動互聯網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拓展應用,培育交通發展新動能、促進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金彩霞,交通運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分析及完善建議,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年09期。
2. 金稱心,交通運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分析,納稅,2019年14期。
3. 王廣東,加強交通運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問題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 2018(22)。
4. 曹陽,廖華麗,淺析交通運輸部門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對策,時代經貿,201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