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幾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課程標準以及目標都變化較大,其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本文根據新課改要求,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對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合作學習效果的應對策略,力求讓廣大教師更好地對合作學習的應用價值有充分的認識。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英語;教學
一、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國際地位不斷上升,進而英語對人們工作以及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英語新課程的標準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不僅需要對詞匯以及語法進行教授,還需要對學生語言應用以及表達能力進行著重培養。利用合作學習方法,能夠更好地對學生情感態度以及思維意識進行培養,進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水平。所以,利用合作學習方式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提高學生合作精神。但是,受傳統教育的制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需要針對具體問題提出提高合作學習效果的應對策略,力求讓廣大教師更好地對合作學習的應用價值有充分的認識。
二、 初中英語教學應用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 合作學習太過形式化
對于合作學習來說,一些初中英語教師對其理解不透徹。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過程當中僅僅是應付而已。合作學習主要強調的是學生參與,并且利用合作學習讓學生得到一定的啟示。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許多語法應用往往讓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同時教師提問也比較簡單,并沒有真正意義的合作學習,也不能收到對學生思維進行啟發的效果。
(二) 合作學習比較單一化
合作學習能夠利用多種形式來進行展開,然而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手段比較單一,教師通常僅僅安排同桌以及前后排的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然而,一些情況下班級是根據成績來進行排座,進而將會讓這些學生間的水平接近,不利于收到理想的討論效果。這種合作學習方法缺少對學生整體情況的考量,發揮不出最大的作用。
(三) 合作學習的參與度差
不管是課堂提問還是在課堂當中進行就近安排的小組學習,都缺少考慮課堂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在應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參與度較差。以就近安排小組討論為例,學生對小組學習的目標以及角色都缺少認識,在小組當中分工不夠明確。通常情況下,在小組當中僅僅含有一兩個學生發揮主要作用,不能有效地起到相互啟發的效果,利用合作學習不能實現培養溝通協作精神的目標。
三、 提高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效果的應對策略
(一) 有效劃分學習小組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應用合作學習能夠利用多種方式來進行,然而都需要對合作小組進行劃分。不一樣的合作學習內容需要劃分不同規模的學習小組。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劃分學習小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英語水平以及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每個小組都需要有成績差的學生以及成績好的學生來參與。但是,各學習小組的整體水平需要有效地進行平衡,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成績差的學生進行努力學習,讓成績好的學生吸取更多知識。利用合作學習可以實現互幫互助,并且培養自身合作精神。
(二) 教師要重視合作學習的設計
對于合作教學來說,英語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當中的重要性,并且充分做好合作學習教學的設計。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充分貫徹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主動地進行參與和交流。在對合作學習教學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下面兩個方面:第一,制定規則,明確小組內的學生分工,讓所有學生都明白自己的職責。在后續階段,教師還需要按照學生變化來調整學生的分工,讓各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不同的分工角色。第二,教師巡視監督合作學習的過程。由于安排合作學習問題并不簡單,對學生而言,能夠利用合作學習來得到挑戰樂趣以及成就感。所以,在合作學習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進行必要的巡視。
(三) 構建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合作學習的應用和開展是更好的有助于學生知識能力的提高,實現班級的整體水平。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開展合作學習,還需要有效地評價合作學習效果。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充分獲得合作學習的成果,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合作學習評價機制能夠含有多種評價方式,比如:小組間的評論、合作學習小組內的評價以及教師的評價等等。
四、 結論
初中是我國義務教育的最后時期。在初中階段,不僅增加了許多課程內容,學習方式也出現了比較大的改變。這不但給學生帶來了巨大考驗,還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挑戰。本文在對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應用過程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合作學習效果的應對策略,力求讓廣大教師更好地對合作學習應用價值有充分的認識,從而更加有效地利用。
參考文獻:
[1]張向東.淺談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J].祖國:教育版,2014(2).
[2]馬紅梅.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案例分析[J].課外閱讀旬刊,2013(1).
作者簡介:
王海巖,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