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保險公司數量增加和外資引進,保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引入全面預算管理思想、加強內部資金管控,成為保險公司在市場競爭下生存的必然手段。而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公司戰略決策重要支持體系,不僅僅局限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分解,更是貫穿企業經營與風險管控的各個層面,使公司戰略與日常經營有效鏈接,最終達成公司戰略目標。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保險公司在全面預算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對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策略加以探討。
關鍵詞: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策略
伴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保險行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雖然各保險公司都已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但在市場經濟下,大部分保險公司依然陷入發展困境。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保險公司必須通過全面預算管理與風險控制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一、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中的突出問題
(一)管理者認知有誤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公司戰略決策重要支持體系,不僅僅局限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分解,更是貫穿企業經營與風險管控的各個層面。
而大多保險公司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知主要局限于基于保費收入、市場規模的控制,忽視了人力資源的管理。而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對保險公司的發展水平產生直接影響。所以打造人才梯隊、培養復合型人才、建立具有競爭性的薪酬體系,將成為保險行業有效建立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重要條件。
(二)保費收入預算管理不合理
保費收入是保險公司的重要經濟收入。業內人士普遍把相關銷售業績列為職工及部門的考核指標,但卻忽視了成本管控和行業對標。對于保險從業而言,過快增長的銷售業績目標必然無法管控風險和改善服務,導致保險公司經營風險的堆積和客戶的流失。
(三)預算執行較差
保險公司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通常以保費收入的特定比例為編制預算的依據,此方法雖然簡單有效,但是,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具有階段性、季節性特點,如果保險公司未根據行業對標、政策調整、競爭策略等系數對預算目標進行及時調整,則會產生實際收入與預算不符的現象,從而導致預算偏差過大。
(四)缺乏完善的預算考核體系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對健康、養老問題更加關注,很多人選擇投保相應的保險公司,保險公司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有的公司為了爭奪市場,私自擴大保險范圍,新增業務,忽視了成本控制。使保險公司在最終核算時,成本費用高出預算,制定的預算考核體系和公司經濟效益產生較大偏差。另外,公司為了增加市場占有率,一般會選擇加大市場開拓的前線投資,忽視對后勤、其他部門的預算考核,資金浪費現象嚴重。
(五)組織結構不完善
公司為了制訂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應建立相應的組織部門,例如:各相關部門組成的預算管理委員會。然而,大部分公司的預算管理均由財務部統一規劃、管理及監督。加之,預算管理中難免存在工作量大、業財不融合,使得公司財務管理質量降低。缺少科學的編制及對應組織機構,預算管理制度難以落實。
二、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的應對策略
(一)建立健全預算管理體系
在建立預算管理體系時,先應成立完善的預算管理組織部門,一般在保險公司的預算管理委員會下,設置相應的審批、管理、執行及監督部門,以便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各環節進行嚴格地監控,實現預算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工作的對接。而且,所有部門為平級,工作中應增強協調性。公司還需要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配套制度,通過流程設計、崗位職責、權力分配、工作手冊、績效考核等手段,提高預算管理的執行效率。
(二)樹立科學的預算管理思想
第一,保險公司在制定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時,應明確“全員都是預算的管理者,全員都是風險的把控者”的原則,通過內外部培訓、復合型人才培養、考核牽引等引導員工積極地參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第二,強化各部門的有效溝通與聯系,加大預算管理的宣傳力度,按照公司制定的發展戰略,對內部資源進行優化配置。
(三)構建有效的保費收入預算體系
建立保費收入預算體系時,相關管理者應充分地結合公司的經營戰略,加強市場調研,深入了解市場發展動態,結合宏觀經濟分析(GDP情況、保險密度、汽車保有量、年度投資規模、產業結構、項目規劃等)、發展速度(公司發展速度、市場平均速度等)、市場份額、機構或隊伍建設情況、產能因素(人均產能、團隊產能、機構產能等)、產品結構等方面,科學地確定保費的收入量,構建合理的保費收入預算體系。另外,公司可以每個月/季度進行一次整體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工作,需要對變動數據展開詳細分析,了解預算目標是否符合實際,以免存在執行不到位的現象。
(四)優化預算考核體系
第一,公司應強化預算管理的有效考核,設置全面、科學的考核指標。
隨著客戶保險意識的增強和法律法規的引導,保險公司面對的市場競爭不僅僅是行業內經營主體的數量增加帶來的市場份額的競爭,更是具有不同優勢的投資者的進入帶來的競爭,甚至是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市場需求的產品競爭,更甚者是保險公司生存能力的競爭。
在此競爭態勢下,保險公司的預算考評體系不應再拘泥于預算指標的達成情況,更應關注于全面預算目標的制訂、執行、調整各階段對市場信息的收集與分析、競爭策略的選擇與調整、經營風險的管控、資金的管理等。
第二,一旦查出預算目標與實際不符,則要及時對預算方法加以改進。
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加強內部職工的績效考核,提升工作效率。不僅針對一線銷售職工,對其他部門的職工也要制定相應的考核目標。
單純由人力部門或財務部門制訂的預算考評體系已不能滿足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的需要。由多部門聯合,在既定流程中對權力分配、崗位職責、KPI指標選擇等加以明確,通過制度制訂、跨部門績效考評、溝通渠道多樣化等方式對全面預算執行階段的風險進行把控,將成為完善預算考評體系的必然。
(五)提高預算執行力
預算管理制度是否在保險公司內部得到有效地落實,主要與制度的權威性以及配套性設施完善與否有關。所以,公司管理人員既要加強人員的調動,又要加強對各個經營環節的監督,要求每個部門認真依據預算方法完成相應的任務。對于不達標的項目,一律不可通過審批,加強各個部門工作檢查,提升預算管理的執行力。
結束語:
總之,全面預算管理是公司戰略目標的量化體現,建立與公司戰略目標相聯系的預算體系是保險公司健康發展,持續經營的重要工具,也是公司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為此,相關管理者必須對此保持高度重視,樹立科學的預算管理思想,充分考慮公司的業務性質,加強各個部門職工熱情的調動,不斷提升職工的執行力,推動保險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效剛.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9(16):75+77.
[2]潘博.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管理觀察,2018(13):177-179.
[3]蔡麗蓉.淺析保險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02):37+42.
[4]陳堅堅.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公司研究,2014(10):69-70.
作者簡介:
徐? 濤(1977.6-),女,漢,山東省濰坊市,會計師,碩士,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