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燕燕
摘 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國家領導人系列重要講話中,在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責任教育勢在必行。亟須找到正確的教育途徑,保證小學生能夠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闡述了家校攜手,培養小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夠發揮出校園和家庭的作用,為小學生未來的良好成長和進步作出貢獻。
關鍵詞:家校攜手;小學生;社會責任感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抓住這一黃金時期,使其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我們側重于在學校生活中培養學生對自己負責、對做事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等方面的責任感。小學階段的教育,不僅需要發揮出校園的作用,家庭也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環,而家校攜手是打開校門、融合力量、共同推進教育發展的重大舉措,所以本文提出家校攜手對小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夠為學生健康成長做保障。
一、小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原因
著名的教育學家曾經表示,培養人類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眾多問題的教育手段。如果沒有責任感,就不能夠真正地在工作中發揮作用。所以,教師也需要關注學生責任感的培養,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人生走向。小學校園中,學生責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小學生都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以及長輩對于孩子的寵溺和引導等,導致小學生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再加上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期望值存在著一定的偏差,經常會誤導孩子的思想,這些都導致現階段的小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而校園教學工作中,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也影響了學生良好的成長和進步。
二、家校攜手培養小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途徑
(一)在集體生活中激發學生的責任感
責任感是需要在實際活動中進行鍛煉才能最終培養出來的,想要保證每一個學生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就需要教師能夠發揮出班集體的作用。我們可以在班級中建立起評比制度,讓學生樹立起榜樣,發揮榜樣的作用。例如:確立“班級小主人管理”的思想,教育方法上實行崗位責任制,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負責一定的崗位,把班級的工作分工到每一個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責任。如,班級的衛生區,就可以分給相應的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天或者一個星期,細化到專人負責,并且隨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地進行記錄和改善。這樣的評比制度,能夠讓學生逐漸地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也能夠在班級實際工作中做到人人動手,保證環境整潔,從而培養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學校還可以開展主題校會、主題班會,開展責任之星、溫馨課室、文明家庭等的評比,讓學生學習承擔社會責任的方法和技能,從而從知、情、意三個方面提高社會責任感。
(二)在家庭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家庭是一個孩子成長和進步非常重要的場所,是孩子生活主要的出發點和歸宿,他們在家里的時間要多于在學校的時間,因此要發揮出家長的作用,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首先家長需要轉變教育觀念,不能認為孩子年齡較小,生怕孩子累著、受傷,或者以學習為第一要務,就什么都不讓孩子做。實際上,可以把家里的一些小事交給孩子,家長從旁協助,為孩子提出一定的建議,以此發揮孩子在家中小主人的作用,使其在班集體中,乃至走進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如,在家中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拾,房間要自己打掃,甚至穿臟了的襪子都需要自己洗,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等。教師可以安排家長每周發一到兩個孩子承擔家庭責任的視頻,以激勵督促孩子。除了在家里外,老師還可以布置家長帶孩子走出社區,參加公益志愿活動,比如獻愛心義賣、捐贈活動、環保小調查等活動,來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三)在家校合作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親身示范,對孩子的教育意義也是巨大的。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通過一系列的親子活動,家長和孩子相互影響,積極為班級服務,為班級爭榮譽,在親子合作中培養社會責任感。比如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讓家長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走進課堂講學,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帶領孩子學習校園里學不到的知識,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豐富孩子的實踐體驗,在各種實踐體驗中增強社會責任感。
家校合作培養小學生社會責任感將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通過家校攜手,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李娓.中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
[2]趙亞輝,張玲,許鋒華.小學生責任感的比較分析及培養策略:以武漢市首義路小學為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30(12):18-21.
[3]楊紅娟.論小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J].考試周刊(教育教學研究),2014.
[4]郭智芳,陳罕.“95后”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4(9):28-3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