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明
公民教育一般指的是培養(yǎng)公民意識、引導公民行為,造就良好公民的教育。因人是具有社會關系的,公民的身份需要通過社會關系來體現(xiàn)。所以,公民教育又促進國家與公民,政府與公民,社會與公民以及公民與公民之間相互作用??梢哉f公民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文化基礎。著名公民教育專家檀傳寶說,公民教育無疑是當代中國教育領域最最重要的主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等偉大目標能否真正實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體國民是否為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識和行為能力的“合格公民”。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目前公民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公民教育活動探索出的六步操作法,大多數(shù)實驗教師只是了解大體步驟和流程,那么具體每個階段的課堂教學到底怎樣落實,卻是很大的空白;學生在公民教育實踐活動中無章法和規(guī)律,隨意性較大,活動效率較低下。建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型”,是探求并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一新增課程獨特個性的本質需求,更是小學公民教育實施的有效策略,基于這些思考,我們提出了“小學公民教育‘三階段六課型教學模式的研究”這一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重點
本課題研究的重點是,在初步實現(xiàn)公民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研究性學習有機整合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小學公民教育課堂教學指導策略,構建中小學公民教育實踐活動模式,進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公民教育實踐活動教育體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公民素養(yǎng)。我們期望通過課題研究將小學公民教育實踐活動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將原有的公民教育固定的六個規(guī)定步驟“發(fā)現(xiàn)問題—選擇問題—收集信息—編制方案—模擬聽證—總結反思”,提煉為公民教育的三個階段,六個課型,力求探索每個階段的課堂教學模式及課堂教學策略,從而使小學公民教育有效高效地落實開展。
三、課題研究的過程
本課題經(jīng)過3年的研究周期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論證與啟動階段。成立課題小組,完成課題研究前的分析與研討工作,進行責任分工,制定出課題研究方案與各子課題研究計劃。為課題的開展做好理論與方法的培訓,召開課題開題會議,強化責任意識,提高思想認識。
第二階段:研究與實施階段。制定出詳細的研究方案,進行文獻研究和行動研究。定期與不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對課題的研究進行分析研討,及時修正研究方案。并及時總結課題成果,邊研究邊實施。
第三階段:總結與提煉階段。本階段對課題的研究工作進行匯總整理,做好課題的結題報告。
四、課題研究的成果
經(jīng)過近三年的研究,我們在小學公民教育三個階段的課堂教學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共研究出六個課型的教學模式,分別是:
主題確立指導課,該課型的主要課堂任務是幫助學生建立責任、權利、公正等公民基本概念,提出、明確、選擇出社區(qū)公共問題,并為資料收集做好準備。
資料收集指導課,該課型的主要課堂任務是探索信息來源渠道。引導學生思想,可以從哪些渠道獲取資料呢?(社區(qū)居民,現(xiàn)代媒體,政府部門,學校管理……)
方案制定指導課,該課型的課堂主要任務,一是遴選收集來的政策法規(guī),分析政策的優(yōu)缺點,明確提交方案的部門,明確方案制定的要求、合作制定方案。
行動推進指導課,該課型的課堂主要任務是結合前期制定的活動方案,對行動計劃進行回顧梳理,交流方案的落實情況及遇到的問題,對方案落實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想辦法解決并詳細交流。小組合作完善方案后,在全班展示新方案,并指導方案更好地落實。
模擬聽證指導課,該課型的課堂主要任務,一是現(xiàn)場模擬,每個小組在4分鐘內(nèi)完成小組陳述的內(nèi)容,用6分鐘來回答聽證員的提問;二是分組準備,籌劃聽證會,籌劃各組需要的物資,需要參加的人員,籌劃會議的時間、地點、邀請人員方式等。
反思評價指導課,該課型的課堂主要任務是,回顧整個研究的過程、出示評價的范疇、討論制定評價標準、各組展示推介、分組評價,從個人與小組兩個層面同步展開。
綜合以上課型我們提出小學公民教育“三階段六課型”的教學模式為:
1.主題確立指導課:典型案例引領—分層確定主題—班級選擇主題—達成研究共識。
2.資料收集指導課:分析信息來源—探尋信息渠道—制訂收集計劃—模擬實踐指導。
3.方案制定指導課:遴選政策法規(guī)—分析政策優(yōu)劣—明確提交部門—合作制定方案。
4.行動推進指導課:交流實施困惑—會診突破難點—形成班級策略—制訂推進計劃。
5.模擬聽證指導課:觀摩成功案例—分析聽證步驟—明確環(huán)節(jié)要求—策劃模擬聽證。
6.反思評價指導課:回顧探究歷程—出示評價范疇—研制評價標準—多維評價激勵。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不斷探索,課題組進行了兩次公民教育項目活動。分別是《關于“限塑令”名存實亡問題的研究》和《海陽亞沙會場館全民健身問題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注重問題的課堂教學指導,把公民教育的“選題論證、調研行動、聽證展示”三個階段的六種課型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論證。在參加煙臺市首屆多彩實踐節(jié)活動展示中《海陽亞沙會場館全民健身問題的研究》獲得考察探究領域的二等獎??傊?,小學公民教育“三階段六課型”教學模式的研究,對公民教育的開展更加規(guī)范,更加具有時代特點,真正做到課外去實踐,課堂來指導,更主要的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引領公民教育的深化,將公民教育真正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中。
參考文獻:
王東虓.關于公民教育基本內(nèi)涵的思考[A].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2006.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