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技術自誕生就受到各行各業人士的青睞,將多媒體運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現實的時代需求性。從應用意義與應用措施兩方面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學生需求的改變,如何將新時代下的多媒體技術靈活應用于小學閱讀教學中是每一位相關教育者所應考慮與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1.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若是將小學語文閱讀比作在大海中暢游,則教師便應讓學生的興趣作為其前行的小舟,讓學生駕舟航行,使其真正感受到語文之海的深邃魅力,體驗到語文閱讀的美妙之處。多媒體技術是現今普遍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利用此等方式可便捷地將閱讀中的學生興趣點挖掘出來,在增大學生學習動力的同時,提升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
2.增強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教學普遍性的陷入“填鴨式”的沼澤之中,長期以來,沒有較好的方式能夠讓語文教學脫離出低效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利用新興的多媒體技術能夠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小學生活潑好動,認知能力較弱,對于枯燥性、抽象性的語文閱讀內容,往往不能長期專心致志地對其進行系統學習,這時便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內容以優美音樂、繽紛色彩、有趣視頻、形象圖畫的方式進行展示,緩解小學語文教學中所遇到的這種困境,從而增強語文閱讀對于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有效性。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以學生為本位
若想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用,語文教師就應摒除傳統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本位,弱化教材與教學技術的功用,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教學使用品,還是自身,都不能喧賓奪主,要使教學品在學生閱讀學習中扮演著輔助性的角色,使自己成為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引導者、服務者。同時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時,不能為了使用而使用,應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前提下,對多媒體技術進行靈活應用,認識到學生、書本、多媒體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合理把握使用方式與力度[1]。如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的講述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學生已經提前搜集好的雙龍洞的信息、照片等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之上,并讓學生展開討論,告訴老師與其他同學自己是通過什么方法得到的,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按照實際需求使用多媒體。
2.有機融合,實現最大功用
作為效果性較強、便捷性較大的新型教學技術,多媒體技術在使用中應當與教學內容保持一致性,教師在使用中應憑借自身經驗與理論知識,將二者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多媒體技術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積極效果得到充分正確性的發揮。在語文閱讀中,首要的便是讀,只有經過反復、多方式的讀,才能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乃至語文素養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多方位地展示所要學習文章的閱讀方法,依靠不同方式產生不同的閱讀效果,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
3.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更加豐富的教學情境
創設真實、有趣教學情境已成為各科教師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將多媒體技術與其進行結合能夠創設出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提升情境式教學法的積極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從網上得到眾多樣式新穎的教學資源,如音頻、視頻、動圖等,將其作為情境式教學的基本素材,充分調動學生課堂上的五感,使學生對閱讀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如在學習《伯牙絕弦》一課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音頻將《高山流水》這一曲伯牙與子期友誼之作的曠世絕曲播放給學生聽,將學生帶至伯牙與子期情感與曲藝交流的那個絕美場景之中,讓學生對中國傳統精神與文化有深切感知,讓學生感受到古文的絕妙魅力,同時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4.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重點、難點簡單化
在語文閱讀中,總會出現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重點與難點,在實際教學中雖然傳統教學下通過反復講解、復習的方式也能夠完成閱讀課程中的目標,但是若將多媒體技術引入難點、重點的講解中,將會大大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與教師的教學負擔。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抽象知識點轉化為具象化的圖片、視頻等,將難、重點輕易地傳輸到學生的腦海中[2]。如在進行《威尼斯的小艇》這一文章的教授中,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全面展現威尼斯這座城市與威尼斯小艇的真實樣貌,讓學生對這篇文章展現的異國文化有真正了解,而不至于讓長期生活在國內的認知能力有限的小朋友對外國情境難以想象,最終使得本篇文章的講授目標得不到完美實現。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雖然能夠大大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但是教師在使用時應當對其的使用與內容進行與課程目標和學生需求的匹配性擇選,這樣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多媒體在教育中的有效功用。
參考文獻:
[1]萬乾香.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性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25):38-39.
[2]李洪興.多媒體技術讓閱讀更精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67-68.
作者簡介:劉洋(1991.10—),女,就職于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那丹伯鎮中心小學,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編輯 王彥清